2月20日至4月20日,天水市工商系統深入開展“春季農資打假保春耕行動”,大力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 保障農資商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了全市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經營主體 責任與義務公開承諾
對全市農資經營戶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在全面建立經濟戶口的基礎上,嚴格落實“兩帳兩票一書一卡”制度。各縣、分局制作臺帳樣品和質量信譽卡3000多份,發放到了經營戶手中。全市603戶農資經營戶與轄區工商部門均簽訂了質量承諾責任書,對出現假冒偽劣農資后經營者所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進行了公開承諾。
農資質量 銷售與留樣同步備案
全市工商系統實行農資留樣抽檢備案公示制,要求所有農資經營戶在農資商品上柜銷售之前,須持有效的進貨憑證、質量檢測證明、進(銷)貨格式合同等有關票據、證明到轄區工商所進行備案,工商所進行查驗、登記后方準予上市銷售。同時,要求農資經營戶必需將每個批次、每個品牌的農資產品保留樣品和原包裝,留樣的種子、化肥等農資商品由經營單位和工商所分別專柜保留,工商所對備案的情況進行公示,以備出現質量問題進行跟蹤鑒定。
專項行動 監管與追責相互配套
各級工商機關將“無證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行為,生產、銷售國家禁用或未經審定、批準的農資產品經營行為,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行為,農資產品虛假標識、標識不清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農資經營中的商業賄賂行為,制作、發布虛假農資廣告行為”列為重點監管范圍,開展了集中整治。各基層工商所按照市局的要求根據轄區的實際情況,以巡查區域為范圍,將行政村劃分為具體責任區,不留盲區和空白點,每個責任區責任人和所長簽訂責任書,明確了監管責任。
截至目前,全市系統共發放紅盾護農宣傳資料12000余份;檢查農資經營戶1832戶(次)、市場51個(次);檢查化肥251個批次621個品種、種子32個批次72個品種,檢查農藥171個品種;向全國供銷總社農資檢驗中心抽樣送檢化肥16個品種,鑒定不合格7種。立案查處違法經營農資案件100起,罰沒17.69萬元;查處取締農資無照經營戶21戶;沒收不合格化肥21.2噸,過期變質種子231袋、農藥542瓶。從當前農資市場狀況看,市場供應充足,名優產品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農資銷售保持了良好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