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牟新生帶領的調研組在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張忠敬的陪同下,來我市就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運行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調研組一行10日下午在天水賓館召開座談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郭奇若就我市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運行情況做了匯報。座談會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柴金詳主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永出席座談會。
“十一五”以來,在國家和省上的支持下,通過市與縣區的共同努力,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基本建立,通過上級轉移支付增加了縣區級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控制和降低了基本債務風險,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促進了縣區財政管理水平的提高。郭奇若說,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運行良好,縣區大口徑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6.19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8.74億元,增長364.3%;一般預算收入由2005年的2.9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2.23億元,增長318.84%,年均遞增26.96%。通過6年來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和增加收入等措施,基本達到“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目標。
郭奇若在座談會上做表態并建議,國家和省上進一步加強縣區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制度化建設,適當調增保障標準,合理規劃縣級事權并實行動態管理,不斷完善保障范圍,對中央地方共同事務范圍和各自支出的分擔比例加以明確,提高上級轉移支付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建議分類考核體系和獎補標準;減免部分地方政府性債務;建議取消縣區項目配套等要求。
調研組對我市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工作給予了初步肯定。調研組指出,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提高縣級政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緩解縣級財政困難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效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調研組表示,對我市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將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爭取得到國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