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輯在我市調研時指出
深度挖掘資源優勢 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340234f7eae3ad2f.jpg)
(在甘谷縣秦劇團調研)
5月30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就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等工作進行調研。連輯要求,要依托傳統文化資源優勢,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促進文化體制改革;要以新思路、新舉措、謀劃文化產業發展,努力把天水文化這張厚重的名片越擦越亮,使之成為建設文化大市、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撐。
市委書記馬世忠,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鴻嘉陪同調研。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3a53bbf3d67573c0.jpg)
(在甘谷縣秦劇團調研)
當日,連輯一行首先來到甘谷縣秦劇團。甘谷縣秦劇團為甘谷縣文化廣播影視局所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近年來,縣秦劇團積極開展“千臺大戲送農村”戰役,先后創編了歷史秦腔劇《睢陽魂》、《姜維》等劇目,其中《睢陽魂》獲得省級表演一等獎,劇目二等獎等19個獎項。目前,按照省、市、縣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方案》精神,甘谷縣秦劇團由財政定額補貼事業單位轉制為國有文化企業,更名為甘谷縣冀興秦劇團。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b80d5a185932b97d.jpg)
(在甘谷縣秦劇團調研)
在劇團,連輯和負責人及劇組人員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劇團的經營、管理、工資待遇等方面的情況,并饒有興致的聆聽了劇組人員現場表演的秦腔片斷。連輯對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省上對文藝院團改革、文化執法隊伍組建、文化行政主體合并、電影公司改制、廣電網絡、非時政類報刊改革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5月底必須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天水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措施得力,效果明顯,走在了全省前列。
連輯強調,要借助文化體制改革這一手段,充分運用市場化的推動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能量。市上要把藝術研究機構和人才聚集起來,為市縣級院團提供技術、產品研發方面的支撐。改制后的院團要繼續保證孵化市場,提升市場的占有率和份額。政府可以通過投資等方式,鼓勵院團多出精品劇目,全力找尋市場陣地,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81f395e0483d2e32.jpg)
(在冀城廣場調研)
為了進一步完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和區域文化環境,擬在甘谷縣城西區五里鋪大像山腳下,大、小沙溝之間,316國道南側,建設甘谷縣大像山文化主題公園。公園規劃總占地面積268畝,其中綠化率達到89%(含水面110畝),以建設山水相映、風格獨具、功能完善的文化主題公園為主。連輯在認真聽取匯報后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像山石窟的考古、挖掘,運用市場和產業手段對其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傳承和發展。要通過積極爭取項目,逐步完善對佛像的保護和景區的開發工作,全面提升景區旅游綜合服務能力,帶動沿線服務業等相關產業有序配套發展。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563b38886d756792.jpg)
(在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調研)
甘谷縣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麻鞋、麻編工藝制品研發、生產的出口型企業之一。主要產品有麻底休閑鞋、麻涼鞋、麻托鞋及各種鞋墊等上百個品種,1995年率先打入國際市場,90%以上的產品遠銷歐美、日本、香港、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輯在一一看過所有的展品并詳細了解相關生產經營情況后指出,大漠行麻編鞋業的運營模式作為一個產業鏈條延伸的成功案例,市場定位和商業盈利模式準確科學。相關單位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做好產前、產中和產后的結構調整,全力做到文化企業發展和旅游產品研發的有效結合。在立足甘谷和天水豐富的旅游資源的基礎上,積極提供優質的旅游產品,全面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增收。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65e68bbb8120295a.jpg)
(在甘谷縣秦劇團調研)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1c6c52291a1a0474.jpg)
(在甘谷縣秦劇團調研后合影留念)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6879f7951131173c.jpg)
(在大像山調研)
![](/Files233/BeyondPic/2012-6/1/1205302157514c1c48bed09b4f.jpg)
(在大像山調研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