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全力構建聯村聯戶“連心工程”
![](/Files232/BeyondPic/2012-4/5/2_20120310204526260wJ7.jpg)
如何進一步推進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天水市所做的是:以送政策、送技術、送文化、送項目、送信息、送溫暖為載體,扎實開展幫扶行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努力將聯村聯戶行動打造成幫扶單位干部聯村聯戶又連心,為民富民真惠民的 “連心工程”。
![](/Files232/BeyondPic/2012-3/18/1203172220b9e9e4ef63bedc53.jpg)
一、 圍繞“聯”字,著力在全面推進覆蓋上下功夫
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天水市委、市政府認為,必須把“聯”作為傾聽百姓呼聲,增進人民福祉,密切黨同廣大群眾血肉聯系的有效途徑,才能夠建起連接黨心民心的橋梁。
一是全面推進廣泛“聯”。根據天水市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的實際,按照單位聯村,干部聯戶的原則,確定了4萬名干部聯系4萬名特困戶。其中5位省級領導聯系天水市6縣區6鄉鎮6個行政村22戶特困戶,省級55個單位聯系天水市158個行政村3950戶特困戶,38位市級領導聯系76個貧困村228戶特困戶,314個市級部門、企事業單位、部隊7182名干部聯系326個貧困村8150戶特困戶,兩區五縣849個單位、鄉鎮、部隊25632名干部聯系1093個貧困村、27552個特困戶。做到了每一個貧困村都有單位聯系,每一戶貧困戶都有干部聯系的全面覆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員參與、全面覆蓋的工作格局。
二是扎根農戶深入“聯”。各級干部深入聯系點了解情況、分析致貧原因、尋找致富出路,真心與困難群眾結對子、交朋友、同勞動,真情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意愿,真誠關心群眾生活。截止3月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省政協主席馮健身,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省政協副主席張津梁等省級領導,先后深入天水市4個縣區5個聯系村帶頭開展調研幫扶,同17戶聯系對象入戶對接;市委書記馬世忠,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柴金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銳,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楊維俊等38名市級領導先后深入76個聯系村,與228戶特困戶進行了對接。省、市、縣區、鄉鎮有1031個單位、31036名干部,深入1228個貧困村開展了調研,與31713戶特困戶進行了對接。各級部門單位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廣泛深入地進行聯系幫扶。省委政策研究室干部分期分批,自帶被褥住在聯系村,同群眾一起生活,一起勞動,傾聽群眾意見和訴求,并根據貧困戶多的實際,將原定聯系特困戶數量擴大到廳級干部聯系6戶、處級干部聯系4戶,其他干部聯系2戶,堅持蹲點村戶開展幫扶工作。清水縣要求黨員領導干部開展以“聽民聲、訪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憂、暖民心”為主題的縣級干部進十村訪百戶“六民”活動,編印了《為民服務手冊》和《清水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知識100問》各70000余冊,分發到干部和農戶手里。目前,清水縣直106個單位和18個鄉鎮3797名干部與8493戶特困戶進行了對接幫扶,通過深入走訪,客觀、規范地填寫了《貧困村調查表》254份,《貧困戶調查表》8633份,《民意調查表》8633份,發放干部《民情連心卡》32000余張,實現了一戶一卡。
![](/Files232/BeyondPic/2012-4/5/2_201204022205085QaMb.jpg)
二、圍繞“富”字,著力在探索奔小康上下功夫
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天水市把“富”作為改變貧困面貌、改善群眾生活、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根本措施,努力走出一條貧困山區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
一是“富”在于改善基礎條件。天水市貧困村大都位于偏遠山區,農民群眾住房難、看病難、吃水難、行路難、讀書難等實際問題相對突出,各級幫扶單位將改善基礎條件作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突破口,積極爭取項目支持,下功夫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難題。武山縣馬力鎮為每個村安排了環衛人員,關停了河道非法采砂場,對武漳公路沿線及垃圾聚集區進行集中清理,啟動了概算總投資1000萬元的濱河大道、沙河3號大橋及沙河堤防工程,同時加快了蔬菜園區產業路、榜沙河中型灌區北順至付門段渠道春灌清淤、北順蔬菜批發市場及冷庫、自然村和田間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省政協幫扶清水縣秦亭鎮趙堯村重點新建趙堯組、蒲溝組人畜飲水工程1處;新修二坊至下曹河河堤1000米;新建二坊、趙堯、曹河3個便民橋;新建400平方米標準化村陣地和400平方米文化廣場1處;新修趙堯村至莜麥嶺梁3000米產業路1條。省水利廳幫扶武山縣山丹鄉實施車家岸渠渠首引水樞紐工程及干渠改線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灌溉面積由不足萬畝將擴大到2萬畝,兩個鄉鎮9個村的近2萬人受益。
二是“富”在于培育重點產業。天水市幫扶單位、部門立足村情實際,因地制宜,與村干部一起制定真正適宜聯系村經濟發展的路子,幫助聯系村培育發展果品、養殖、蔬菜、畜牧等重點產業。全市組織協調農業、果業、農機、畜牧等涉農部門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一線、田間地頭,講解科學種糧、果樹管理、農技推廣、病蟲草害防治、畜禽疫病防治等科技知識,用科學武裝群眾頭腦,以技術引領產業培育。秦安縣600名農業科技人員分赴到各鄉鎮的農業示范點和產業基地,結合春耕生產,采取集中授課、現場培訓、示范講解、發送技術資料等方式,對農民開展大規模培訓,至目前,已舉辦果樹春季管理培訓班36期,培訓9500人(次),開展專業人員及果農外地培訓50人(次);各類畜牧養殖實用技術、動物疫病防治與村級防疫員、動物衛生監督和法律法規培訓班8期(次),發放各類培訓材料1.1萬份(冊),培訓農民900人(次),培訓村級防疫員326名以上,養殖大戶75名。全市開展了養老保險、勞務輸轉、農村低保、新農合等強農惠農政策和重點產業發展技術培訓1000場次,受教育群眾2萬多人。
三是“富”在于增加農民收入。天水市針對貧困村和貧困戶的實際,突出重點,多在農民增收致富上想辦法、探路子,著眼于增強貧困鄉村和農戶的“造血”功能。市委政法委動員每名干部捐款500元,購買了12000株優質“紅富士”蘋果樹苗發放給甘谷縣安遠鎮老莊村的34戶貧困戶,并幫助他們義務栽植。市委辦公室干部將361袋1805斤價值14440元的玉米種籽分別送到聯系點趙崖村283戶、楊成村78戶農戶手中。市委農工部堅持蹲點指導組織動員幫扶干部出資1.3萬余元購買了1000株優質核桃樹苗,分發到了聯系困難戶手中,并協調市農科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幫助聯系戶栽植。市財政局幫扶干部向132戶貧困戶送溫暖捐款500元,共計捐款6.6萬元。目前,全市結合春季農業生產,為貧困戶捐款114.9萬元,送農膜1278.3噸、化肥30581噸,開展頂凌覆膜15.01萬畝,新建果園4萬畝,規劃新建養殖小區45個,舉辦各類培訓595期,切實增強了農民群眾的致富能力和信心。
![](/Files232/BeyondPic/2012-4/5/9_201203182213157nfFs.jpg)
三、圍繞“為”字,著力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
在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天水市把 “為”作為體現根本宗旨,彰顯執政理念,保障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具體實踐,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是“為”在于反映民意。,天水市各級干部深入聯系點一線,撲下身子走訪困難群眾,與基層干部群眾座談,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了解民生疾苦,調查政策落實,及時反饋社情民意。緊緊依靠群眾,麥積區實行 “三問”,即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各單位干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全面準確掌握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想所愿,通過與貧困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心,做到聯系對象家庭情況清、致貧原因清、就業技能清、幫扶需求清。武山縣開展以“結親戚、交朋友”為主的連心行動,要求每個單位至少和3個村組結為親戚,每位干部至少和10名群眾交為朋友,在結親戚中問計問需于民,在交朋友中感知百姓冷暖,在下基層中增進干群感情。武山縣要求全體干部做到“三走進、三下沉、三主動”(走進村里、走進家里、走進地里,沉下心思談心交心結民心、沉下身子排憂解難暖民心、沉下力氣真心幫扶安民心,主動訪民情、主動交朋友、主動幫民富)和“五必到、五必訪”(村里有重要會議必到、有突發事件必到、有重要活動必到、鄉鎮安排工作必到、重要節日必到,群眾婚喪嫁娶必訪、思想有情緒波動必訪、生活有困難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鄰里發生糾紛必訪),強化干部在幫扶工作中的作風保障。
二是“為”在于求真務實。天水市要求各級黨委和各級部門把“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之風、艱苦奮斗之風、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加強對各級干部的群眾觀教育,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辦好事。各級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做好扶貧幫困、助農增收、化解矛盾、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工作。按照一次確定聯系對象、分期分批進村入戶的辦法,建立了幫扶單位、干部與貧困村、貧困戶之間的雙向聯系溝通渠道,做到了雙向無縫對接,真幫實聯,務求實效。各級干部堅持量力而行,講求實效,通過為幫扶群眾“提出切實可行的產業發展措施、扶持一個增收項目、化解排除一些矛盾糾紛”等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切實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秦安縣黨員干部主動和聯幫對象交窮友、結窮親,發放民情連心卡1.2萬多份,互通姓名電話,加強溝通聯系,隨時幫解困難問題,同時共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257件,已成功調處化解254件,調處成功率為98.8%,有力地維護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市教育局機關干部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100多名,分批分期深入麥積區三岔鄉和元龍鎮的8個村127戶農戶家中走訪調研,撲下身子傾聽民意,扎扎實實開展幫扶工作,共發放慰問金、農資2萬多元。三岔鄉黃龍村農民王天倉專門發來短信,對教育局領導兩次入戶調研幫扶表示感謝。
三是“為”在于狠抓落實。為了把省委聯村聯戶行動這一重大決策落到實處,把這一為民富民惠民的政策落到實處,解決一批制約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突出問題,促進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天水市制定了嚴格的單位聯村、干部聯戶考核辦法,把聯村聯戶行動作為基層黨委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務、衡量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改變機關作風的重要平臺、考核使用干部的根本依據,確保聯村聯戶中密切關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科學制定扶貧規劃,扎實開展幫扶工作。為了推進聯村聯戶行動,市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兩個督查組,深入全市五縣兩區29個鄉鎮47個村152戶特困戶,利用10余天時間,對全市聯村聯戶行動開展情況認真細致地進行了全面督查,掌握和分析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下發了督查通報,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縣區也組成了20個督查組都定期不定期的進行了督促檢查,確保了各項幫扶對接行動及時落實到村到戶。
![](/Files232/BeyondPic/2012-4/5/35551_201204030911493rr0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