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層去 和群眾在一起
中辦機關第二批赴天水掛職干部工作紀實
(2011年4月16日,甘肅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吳德剛赴天水看望慰問中央辦公廳在天水掛職的10名干部,并與他們座談交流。)
(2011年9月2日,天水市委書記馬世忠看望中央辦公廳在天水掛職的10位干部,與他們座談交流,傾聽他們的感受、意見和建議。)
2011年2月,中央辦公廳派出第二批到甘肅掛職的10名干部奔赴天水市。他們深入最基層,和群眾在一起,在基層錘煉作風,在廣泛參與中增長才干,取得了扎實成效,并和當地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
從辦公室邁向村頭、企業車間,年輕的機關干部帶著對基層群眾的深厚感情,飽含激情投入掛職工作
2011年2月22日,10名掛職干部剛剛抵達天水,就開始了掛職工作“第一課”:熟悉市情。他們到企業車間、技術示范園區等進行調研,然后分赴各自崗位報到,開始到各鄉鎮走訪,有的干部在第一周就走遍了所在縣的18個鄉鎮。
在清水縣紅堡鎮賈灣村新農村建設一線、在張家川縣恭門鎮付川村……掛任秦安縣信訪局副局長的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干部金曉冬一個上午走訪了掛職地3個自然村,檢查集中式果窖30多座。
掛職期間,掛職干部還通過集中學習、集體調研等形式,盡快熟悉掛職工作情況。他們通過與基層干部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一線調研,迅速實現了工作角色從辦公室到村頭、炕頭的轉變,飽含激情地投入工作。
“來這里,我們首先要端正態度,當好小學生。”掛任秦州區委常委的中辦機要局商秘辦專控經營管理處副處長彭洪說。
為了讓掛職干部更好地熟悉工作,天水市委先后組織了11次集體調研活動,赴天水所屬26個鄉鎮、其他市州所屬48個縣區以及陜西咸陽等地走訪考察。這些活動,絕大多數利用的是休息日和節假日。
2011年3月19日到20日,掛職干部利用雙休日時間考察了天水市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和當地新農村建設情況。7月,掛職干部到河西考察了酒泉風電基地、金昌新材料產業、張掖和武威現代農業。天水花牛蘋果產業發展對農民增收以及提升當地知名度的影響,漂亮的樓房、整潔的硬化路面和村容村貌,河西五市經濟社會發展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讓掛職干部獲得了從文件材料中難以得到的親身感受,倍感振奮。
在了解基層情況的同時,掛職干部毫不放松理論學習。有的干部搜集整理了幾十萬字的民政信訪工作政策業務資料,有的干部摘抄了9萬多字的業務知識和心得筆記。同時,掛職小組建立了每月1次的集體學習交流制度,及時交流工作體會和學習心得,先后開展集體學習、座談討論11次,幫助大家理清了思路、掌握了政策、學會了方法。
隨著對掛職崗位工作的熟悉,掛職干部對掛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一份數據表明,全體掛職干部累計赴鄉鎮村所調研1300余次,參加各類會議920余場,深入走訪農戶1520余家,處理群眾來信359件,接待上訪群眾450余批3500余人次。
把掛職當考驗,掛職干部對省情、市情認識不斷提升,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廣泛的實踐參與相結合,帶來了更多深入思索
基層有大學問,基層是大課堂。
掛任麥積區委常委的中辦機要交通局收發處副處長許強說,掛職的過程,是能力提升的過程,更是認識升華的過程。掛職干部把掛職鍛煉作為對黨性的一次考驗,以對組織、對事業和對個人高度負責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到掛職工作中,開闊了眼界,砥礪了品質,增長了才干,錘煉了作風,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隨著工作的深入,掛職干部對于主要承擔的民政、信訪和扶貧等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深深地感到,民政、扶貧、信訪工作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是開展群眾工作的最佳平臺,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最佳窗口,是提高政策理論水平的最佳途徑,是密切聯系基層干部群眾的最佳橋梁,是青年干部鍛煉成長的最佳崗位。
為了扎實做好民政等領域專項課題調研,掛職干部進行了多市州的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和座談交流。在2011年5月初,課題組還專門赴省民政廳進行學習交流,并確定由省市兩級民政部門和掛職干部小組共同開展課題調研。為此,掛職干部還先后到蘭州、臨夏等市州進行考察。
最終,結合掛職以來的實踐和思考,掛職干部推出了《關于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思考——以甘肅省天水市城鄉低保工作為例》和《推進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甘肅省天水市養老服務工作的啟示》等兩份專題報告。報告以翔實的數據為支撐,對當前社會救助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律、特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掌握天水市經濟發展脈絡,掛職干部在2011年6月下旬還集體趕赴陜西咸陽等地進行考察。咸陽和天水同屬關中-天水經濟區,歷史相通,文化相近,經濟聯系緊密。掛職干部通過對當地特色工業、農業等發展情況的考察,深化了對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認識。
掛任天水市委副秘書長兼市信訪督查專員的中直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張彤結合在當地掛職工作的實際,發表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思考》,將在北京工作期間準確的政策把握、基層工作中的深入實踐結合起來,對社會組織黨建的規律和特點以及如何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感受到掛職地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的 同時,掛職干部也通過工作、調研特別是對當地一些利益糾紛、矛盾糾紛的調處,對當前城鄉大發展、大變革帶來的深刻利益格局調整有了更加深切的認識。
基層干部群眾工作和生活實際,深深打動了掛職干部,成為對他們最善意的滋養,結下的深厚情誼必將延續
一年來,掛職干部堅持以甘肅為家,以天水為家,撲下身子,深入一線,進鄉村、訪農戶、入企業、走社區,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真心幫助干部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努力和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迅速完成了從“京官”到地方干部、從陌生人到知心人、從門外漢向內行人的轉變。掛職干部懷著對基層干部群眾的深厚感情,從基層工作中獲得了善意滋養,并在工作中給予基層干部群眾熱情的回報。
中辦機要局普通密碼管理處副調研員樊成勇在秦安縣掛職。他說,一年的掛職鍛煉,切身感受的鄉情民意,使自己在貫徹中央政策部署、為基層和人民群眾服務時多了一份自覺、多了一些領悟。
秦州區七里墩街道辦事處羅玉一社區是當地最大的社區,有近2300戶6800多人。社區主任李莉一大早就忙起來,每天能夠預計到的工作安排就近十項。這讓掛職干部深受觸動。國家保密局秘書行政司行政處副調研員牛力強等干部們對“上面千斤擔,下面一肩挑”有了更加深切的認識。
張彤曾記錄了自己3天的工作。在這3天時間里,他到麥積區花牛鎮董家塬村看望五保戶,在高集村、趙集村看望貧困小學生并實地到他們家中了解貧困情況,在黨川鄉冒雨同當地干部了解林區基層干部、群眾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幾個月時間以來,時常被一些基層群眾的艱難生活觸動,對基層群眾的感情從來沒有現在這樣真摯,責任感和使命感從來沒有今天這樣強烈。”掛任清水縣委常委的中直機關管理局經費審計處副處長李世哲說。
在負責信訪工作時,金曉冬敞開辦公室的門隨時接待群眾。當地楊何村村民楊根祥的孫子不到一歲就腦積水,手術后又出現反復,家庭生活非常困難。金曉冬幫他申請了3500元臨時性救助款,并幫助其求醫問藥、聯系農產品銷路。看到楊根祥生活得到改善,他自己也享受到了為民服務的快樂。
基層環境艱苦復雜,基層干部工作量多、壓力大。深受觸動的掛職干部在積極參與工作的同時,把掛職當作對自身黨性和作風的考驗,專門制定了《中辦機關赴甘肅天水掛職鍛煉干部小組紀律規定》,從15個方面對掛職干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提出了明確要求,努力和干部群眾打成一片,真正和基層干部群眾建立了友誼,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