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2月19日,《經濟日報》刊發中共天水市委書記馬世忠署名文章。
發揮比較優勢 促進天水跨越發展
中共天水市委書記 馬世忠
甘肅省天水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天水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下大氣力改善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有力促進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天水市重點文化產業單位已發展到809家,文化產業增加值由“十五”末的1.73億元上升至2.55億元。
然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天水市文化建設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文藝院團轉企改制困難較多,文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缺乏,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引進困難。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天水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搶抓歷史機遇,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文化立市,突出改革創新,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文化資源優勢向現實經濟優勢轉化,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開創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把天水建設成為甘肅省特色文化大市、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天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藝術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等文化特色鮮明,這是天水的獨特優勢和最大優勢。我們將把“文化立市”擺在戰略位置,保護、開發、利用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扶持飛天雕漆、漢唐陶藝、大漠行麻鞋、天水新華印刷廠等文化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培育發展一批新的特色文化企業,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力爭到2015年,天水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達25%以上,使文化產業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天水城鄉文化發展差距還比較大,農民群眾在文化方面享有的公共服務還比較少。為此,我們將在進一步完善城區文化基礎設施的同時,把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重點向農村基層傾斜,全力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15年,天水市建設完成12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體站和2490個行政村文體室、農家書屋等工程,實現廣播電視由“村村通”到“戶戶通”,基本形成電影院線網絡覆蓋各縣區,實現“三下鄉”、“千臺大戲送農村”等文化惠民活動的經常化。
堅持科技帶動,推進文化技術創新,是天水市面臨的新課題。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天水將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企業文化創新機制,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為文化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加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科技投入,加快對傳統優勢文化產業以及服務組織的數字化、信息化改造,提高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務行業的文化含量;充分運用高新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文化傳播網絡,增強文化的傳播力和感染力;加強廣播電視有線網絡資源整合,加快數字化升級改造,推進“三網融合”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