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優勢 突出重點
天水旅游經濟呈現跨越發展的強勁態勢
自2006年12月天水市第五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天水市堅定不移地實施 “旅游富市”戰略,認真貫徹國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對發展旅游業作出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和政策措施,始終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商貿活市的引擎,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來部署,以深入創建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為抓手,以打造麥積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兩大旅游品牌為核心,以主攻關中、兼顧周邊的市場營銷策略為引導,以實施重大旅游建設項目為支撐,以推進旅游行業“四化”(標準化建設、科學化管理、規范化運營、人性化服務)為保障,全市旅游產業呈現跨越發展的強勁態勢,為全市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五年來,全市累計接待旅游人數為221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0.05億元,年均增速分別為24.3%和25.7%,旅游綜合收入相當于全市GDP中的比重由2006年的5.4%上升到2010年的12.4%,提高了7.02個百分點。目前,全市現有A級景區19處(其中5A1處,4A3處,2A15處);星級旅游飯店30家(其中四星4家,三星14家,二星2家,擬申報五星的1家);星級旅游廁所51座(其中四星2座,三星42座,二星7座);旅行社和旅游分公司29家;持證導游480人;旅游汽車運輸公司2家;旅游商品企業53家,共開發30余大類兩百多種旅游商品和紀念品;農家樂300家,星級農家樂38家;旅游行業直接從業人員5萬多人。
科學規劃 有序開發
力促天水旅游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歷屆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規劃在旅游業開發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市五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在確立“旅游富市”作為全市“五大戰略”的基礎上,又把制定一部既能適合天水實際,又能帶動全市旅游業加快發展的專項規劃納入了全市“十大”重點發展規劃之一,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建立了市級、縣域、景區三級旅游規劃體系,促進了全市旅游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天水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編制完成并順利實施。天水為編制一部科學性、前瞻性、指導性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專門成立了《天水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編制小組,聘請國內和省內部分知名規劃專家參與規劃制定,經過近三年數易其稿的編制和修改完善,《天水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先后通過專家評審和市政府批準啟動實施。同時還制定了《天水市“十二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天水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旅游規劃實施方案》、《天水市城鄉旅游一體化發展規劃》、《全市旅游人才開發規劃》等專項規劃。近年來,天水旅游人次和綜合收入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關鍵就是市委、市政府堅持規劃引領,遵守規劃的嚴肅性,嚴格按照產業規劃發展旅游業,在確保旅游資源科學有序開發的同時,極大地促進了全市旅游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縣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展順利。市委、市政府在《天水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的指導下,迅速啟動了縣域旅游規劃的編制工作,狠抓市、縣兩級旅游發展規劃的落實,清水、秦安、張家川、武山等縣域旅游發展規劃先后制定完成并啟動實施,其他縣區旅游發展規劃也在抓緊制定當中。
三是重點景區開發建設規劃逐步推進。天水市先后啟動了A級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規劃,制定了《麥積山創建百萬人次景區方案》、《隴東南生態休閑旅游圈規劃》、《天水市自駕車營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專項規劃,特別是麥積山創建百萬人次景區目標已經實現,其他A級旅游景區的專項規劃也都在加緊制定。
牽住“項目”牛鼻子
促進天水旅游業大發展
近年來,天水市圍繞“旅游富市”戰略和創建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目標,切實把旅游項目牢牢抓在手中,加強旅游項目論證和儲備,加大旅游項目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重大旅游項目建設進度,多渠道籌措旅游項目建設資金,以旅游項目帶動旅游經濟的大發展,為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改善天水旅游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天水市共實施1000元以上的重點旅游項目48個,投資達15.8億元;投入旅游大交通方面的資金近200億元。
一是景區開發建設提升了旅游產品質量。近年來,天水先后實施了總投資1.8億元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世行貸款二期文化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項目,投資7000萬元的伏羲廟擴建項目一、二、三期工程建設項目,投資3500萬元的南北宅子古民居保護維修項目,投資1.1億元的清水溫泉度假村建設項目,投資1200萬元的水簾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重大旅游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旅游品質,增強了景區的發展后勁。
二是賓館飯店成為民間資本投資旅游業的一大熱點。近年來,天水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先后投資建成和改造了凱悅大酒店、天辰大酒店、名遠大酒店、山水苑、華天電子賓館、地質大酒店等一批賓館飯店,新增了清水溫泉度假村、綠島大酒店等5家旅游星級飯店,投資2.02億元建成了蘭州飯店和諧園(按5星級賓館進行建設)、投資2530萬元建成了華天電子賓館,目前,由北京盛達華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95億元的麥積山景區溫泉度假村綜合開發項目正在加緊實施。天水賓館飯店業的蓬勃興起,不僅使天水旅游六要素中的“住”得到進一步完善,而且還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了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三是農家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游在天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之一。近年來,天水通過發放農村婦女小額貸款,扶持農戶興辦農家樂,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為切實把麥積鎮打造成為全省農家樂旅游的樣板,今年天水市委、市政府多方籌資,投資3100萬元對農家樂比較集中的麥積鎮后川村進行農家樂整體提升改造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實施。五年來,全市已發展風景游覽型、農家休閑型、農家體驗型、生態觀光型農家樂(山莊)300多戶,評定星級農家樂38家,已累計接待游客368萬人次,綜合收入1.1億元,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000多人。
四是星級旅游廁所提升城市品位。廁所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征。近年來,天水市積極爭取省、市財政資金,先后共投入2000多萬元在我市A級旅游景區新建星級旅游廁所33座,改造星級旅游廁所18座,并制定了《星級旅游廁所管理辦法》,加強對星級旅游廁所的監督管理。同時,為加大“創佳”力度,天水又在人流集聚區設置水沖式或循環式環保旅游廁所40余個,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改善了城市旅游形象。
五是交通建設為旅游業發展提速。近年來,隨著投資87.5億元的天定高速公路,投資66.9億元的寶天高速公路,投資22.2億元的寶天高速公路城區過境段,投資4250萬元的天水機場改造等項目的建成通車通航,天水旅游交通通而不暢的交通瓶頸被徹底打破,為來天水旅游的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同時,近年來又累計投資28.4億元實施了一批城區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通了一些景區長期存在的斷頭路,使我市旅游的大交通環境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