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哞羊歡畜滿圈
——天水市五次黨代會以來畜牧業發展綜述
![](/Files172/BeyondPic/2007-8/23/20070823_de923a65b008a3f436924EEHysuG4QMo.jpg)
秋天的張家川大地,牧草旺盛,牛肥羊壯,映入眼簾的是山坡上悠閑吃草的、露天飼養的、暖棚喂養的一幅牛哞羊歡的畜牧圖景…… 這是市五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大力發展畜牧經濟的一個縮影。
市五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發展現代畜牧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實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已成為主流,畜牧業結構、質量、效益趨于同步,已成為天水市農村經濟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對保障天水市畜產品有效供給、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市標準化養殖小區達到351個、新建或擴建龍頭企業77個、規模養殖場有1032個;養殖專業村達到633個、規模養殖戶有9.3萬戶,規模飼養量占全市總飼養量的57%以上。全市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847萬頭只,較“十五末”增長104.8%;畜牧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分別為21.69億元、876元,較“十五”末分別增長128.56%、75.2%。)
![](/Files227/BeyondPic/2011-9/14/110906205969b1609a5b85dbe4.jpg)
天水維亞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維亞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公司基本建設起點很高,突出以生物安全控制為主線,運用現代技術處理廢棄物,沼氣綜合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調節車間環境等生產硬件配置,達到保護環境要求。采用現代養豬SEW先進工藝流程,采用計算機管理及標準化現代企業管理技術,實現養豬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跨越和持續發展。
![](/Files224/BeyondPic/2011-4/19/110417223448d65a6d0582d3c3.jpg)
市五次黨代會以來,我市堅持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牧業實現了由傳統、分散、低效養殖向現代化、規模化養殖和標準化養殖的轉變。目前,全市養殖小區已形成五種模式,按照“畜禽良種化、圈舍設施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安全化、環境生態化”的要求,通過良種、良料、良法、良醫、良舍等五良配套,一批現代化、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場)相繼建成投產,形成了政府引導型、企業帶動型、協會牽頭型、項目推動型、農戶聯建型等五種模式。涌現出了以天水維亞萬頭豬場、天水九龍山禽業有限公司等標準化養殖企業。今年上半年,全市畜牧業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市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363.04萬頭只,同比增長3.9%,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2.12萬噸,同比增長7.8%。牛、羊、豬等家禽存欄、出欄分別為616.08萬只和398.43萬只,同比分別增長4.3%和3.6%。同時,全市今年新建和續建的規模較大、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亮點工程主要有,甘谷新興鎮三合村千頭奶牛場、天水興勝公司6萬只標準化蛋雞示范場、清水縣萬頭肉牛養殖示范園區二期工程等。這些養殖小區、養殖企業的建成投產,將極大地提升全市畜牧業現代化水平。
![](/Files227/2011091409314515462.jpg)
市畜牧局總畜牧獸醫師霍稱芳告訴記者,市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市畜牧業堅持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發展,狠抓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全市畜牧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止2010年,全市畜禽飼養總量、畜禽產品總量、畜牧業總產值連續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按照“突出發展肉牛產業,加速提升豬雞產業,積極發展特種養殖”的總體思路,建設好四大養殖基地,即以張川、清水為主的肉牛基地,以甘谷、武山為主的養豬基地,以秦州、麥積、秦安為主的養雞基地和以秦州、麥積為主的奶牛基地。力爭十二五末全市規模化養殖率達到70%以上,努力將天水建成全省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
![](/Files210/BeyondPic/2009-7/3/11832_200907031136011xfQ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