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話劇《鄧寶珊將軍》系列報道之一
看肝膽相照 頌浩然正氣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話劇《鄧寶珊將軍》在我市首演
8月16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話劇《鄧寶珊將軍》在秦州大劇院隆重首演。
熱情追捧,一票難求。該劇反映的是發生在共和國誕生前后,鄧寶珊將軍的真實故事,也是中國近代發展史上的一段縮影和寫照。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暨辛亥革命勝利100周年之際上演,正如久旱的大地遇細雨一樣,適逢其時。
劇情簡介
鄧寶珊將軍在天水可以說家喻戶曉,他出生于天水。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他是一位彪炳史冊的愛國將領和民主人士。
市歌舞團團長吳治中介紹,鄧寶珊將軍14歲時從軍,74歲病逝。一生中先后參加了伊犁起義、討袁戰爭、護法運動、北伐戰爭。八年抗戰中,他支撐抗日北線,駐守榆林,三到延安,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接見;解放戰爭中,他反對內戰,促成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后,他主政甘肅,為首任省政府主席,他勤政愛民,政績卓著。《鄧寶珊將軍》正是通過這一真實歷史而創作。該劇以弘揚和歌頌愛國統一戰線為基調,運用新穎的時空轉換手法,再現了鄧寶珊將軍這段令人難忘的歷史,真實反映了他致力于追求民主、進步和祖國光明前途的不平凡一生。
主創團隊
《鄧寶珊將軍》由市委宣傳部策劃,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市歌舞團創排,是一部好看又叫座的話劇,是市歌舞團與上海話劇中心精誠合作,聯合打造的精品力作。
該劇是在已故作家劉超的《邊塞將軍》,作家姚春曉、張天元的《鄧寶珊將軍》基礎上,多次修改而成。該劇邀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滕學坤導演改編并執導,由著名演員曹毅主演鄧寶珊將軍。
導演滕學坤執導有話劇《青春之歌》等多部舞臺劇。主演鄧寶珊將軍的曹毅是國家二級演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他參演過話劇《一個人一個夢》,電視劇《相親相愛》等,獲得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最佳演員獎等。另外,舞美設計羅琳,服裝設計師馮玫,化妝造型馮敏浩,發型制作邵蘭英,音效師丁毅等都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該劇中的主創成員。其他演員由市歌舞團精英傾心演出。
精心創作
吳治中說,《鄧寶珊將軍》是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點文化產品之一,王光慶等市領導多次指導該劇的創作和編排,開創了天水歌舞團與一流話劇中心合作的先例。
全劇從排練到演出僅僅一個月時間,在全國同類話劇創作中罕見,這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與市歌舞團聯合打造的精品。劇本在原基礎上,請蘭州和上海有關專家多次進行討論和修改,引入了最新的話劇舞臺理念。在排練中,除邀請上海創作團隊外,還從社會上聘請優秀話劇演員,補充了演員不足的困難。上海導演和演員吃苦耐勞,積極工作的敬業精神,為我市演員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帶來了先進的話劇創作經驗。
大型話劇《鄧寶珊將軍》系列報道之二
煮酒論英雄 傾心鑄精品
——《鄧寶珊將軍》演職人員訪談
如果說中國戲曲宛若一位古典佳人,伴著唐風宋韻的高嘆低吟,沿著南戲、元曲的歷史軌跡,一路蓮步輕移而來,形成了喜愛的秦腔、京劇等。中國話劇則是1907年(清光緒)先后,從歐洲吹來,于是大家看到了熟悉的《雷雨》、《茶館》等。
8月16日晚,當大型話劇《鄧寶珊將軍》在秦州大劇院亮相時,讓許多觀眾眼前一亮。其宏大的場面、變幻的舞臺燈光藝術和布景,強大的演員陣容,震撼了現場觀眾。連日來,記者探班該劇排練現場,采訪了部分演職人員,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部話劇的演出?
曹毅:鄧寶珊的扮演者 熟悉中的精彩
“熟悉、精彩!”這是天水觀眾對《鄧寶珊將軍》主演曹毅的評價。說熟悉,是大家已經在電視劇和網絡上看過許多他的作品,一眼便認出了這位話劇大腕。說精彩,是對他表演的稱贊。
高個子、大臉龐,平易而隨和。這是8月15日,記者探班該劇排練時,對曹毅的第一印象。從藝23年,從上海話劇大舞臺,來到天水小舞臺,他一絲不茍的表演,讓觀眾對他熟悉中還多了一份熱愛。他對記者說:“沒有想到在西安和蘭州之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天水,還有如此喜歡話劇的眾多戲迷!”
曹毅說,接手該劇后,自己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做得最好。天水人熱情好客,促使自己演好每場戲。大家對話劇感興趣說明文化素養高。始終保持這種熱情,要不斷的學習和觀看。感謝天水的粉絲,希望加強互動和交流。
辛麗芳:鄧夫人的扮演者 學習中充滿自信
“認真閱讀劇本,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讓我對話劇《鄧寶珊將軍》的歷史故事有了新的認識。鄧寶珊是天水人,因此,自己演出鄧夫人時感到親切而充滿了自信!
辛麗芳說,自己是舞臺主持人,第一次演話劇“女一號”,本身來說就是一個挑戰。在導演和主演的辛勤指導和幫助下,才逐步掌握了話劇演出要求,能夠與其他演員一道,完成這一光榮任務。通過演出鄧夫人,自己也學到了不少歷史知識。特別是閱讀有關撰寫鄧寶珊的書籍后,能夠從人物的內心把握演出時的心情。
一個好的劇團,就應當有好的創作班子以及演職隊伍。這次與上海話劇中心合作,全方位提高了我市演員的水平。自己是天水演員,有責任和義務把天水歷史人物演好,也有信心與其他演員一起,把鄧寶珊全家演好。
馬京園:高軍長的扮演者 活到老學到老
市歌舞團演話劇,既是鍛煉也是全新的嘗試。為了解決演員不足,歌舞團從社會上聘請了多名演員,其中演出高雙成軍長的馬京園就是其中一位,“寶刀不老,精益求精”是這位老演員的口頭禪。
馬京園老師說,他雖然離開了舞臺,但是演出《鄧寶珊將軍》是天水演員多年的夢想。對于鄧寶珊的歷史故事,大家熟悉,所以在演出中自然能夠順暢!盎畹嚼蠈W到老”,才能把劇演好。
滕學坤:導演 用話劇詮釋歷史
“題材好,演出班子好,天水人好。于是,我執導了《鄧寶珊將軍》!弊蛉,記者采訪該劇導演滕學坤時如是說。
被中國話劇界稱為“新生代導演”的滕導,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在該劇中,他用大量變幻的燈光,個性化的裝飾,鮮艷的舞臺色彩,實現了時空轉換,凸顯了主人公鄧寶珊的形象,讓人過目難忘。他是一位有思想、有修養,能運籌帷幄的導演。
滕導說,天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要把如此豐厚的資源變成經濟發展的動力,運用現代文化載體,諸如影視、戲劇、文學作品加以推介,讓天水走向全國,讓全國了解天水。
(演出劇照)
劉濤:制作人 雷厲風行干工作
“快言快語,說干就干。”這是市歌舞團副團長、《鄧寶珊將軍》制作人劉濤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記者一邊聆聽劉濤的小提琴獨奏CD音樂,一邊聽他介紹:“只有鄧公家鄉的天水人更懂他,市歌舞團用話劇把他的故事完整搬上舞臺,第一次實行制片人制度,這是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建設文化大市的成果。該劇首演成功是全體演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用幾幕話劇,要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反映主人公的一生,同時跨越多個重要歷史時期,難度可想而知。劉濤認為,該劇從劇本開始到舞臺創作,都是立足全國一流話劇的目標創作。因此,該劇起點高,故事真實,導演和主演名氣大,藝術性強,聯合打造,實現了天水話劇的跨越式發展。
(演出劇照)
姚春曉:編劇之一 用心寫偉人
劇本的創作是《鄧寶珊將軍》的第一步,這其中包含了眾多作者和改編者的心血。該劇演出之際,記者采訪了作者之一的姚春曉先生。
姚春曉先生說:“去年7月,按照市委宣傳部的新要求,我與張天元先生開始了新的創作。經過大量的工作,先后三易其稿,才寫成了話劇《鄧寶珊將軍》。其中,第一稿因為有關天水內容太多,進行了二次創作;稿樣在蘭州請省文化廳有關專家研討后,又出了三稿。起初,該劇以‘民以食為天’的主題進行創作,歷史以鄧寶珊活動過的榆林和蘭州兩地為主。今年5月,導演滕學坤從上海來天水考察后,對劇本進行了再次修改,將歌頌愛國統一戰線定為基調,又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了再次放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演出稿。”
(演出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