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府第九次全體會上的
講 話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柴金祥
(2011年7月22日)
今年是我市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力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加快實施“1135”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至關重要。今年以來,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正確分析和判斷形勢,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突出抓項目建設、城鄉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道路交通建設、國土資源管理等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在重大項目建設的有力拉動下,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的態勢。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總抓手,認真分析研究中央政策和投資導向,繼續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政策,進一步落實領導包抓項目責任制,加大項目爭取和實施力度,在一批重大建設項目的拉動下,固定資產投資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的態勢。
全市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3.09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1.52億元,同比增長48.6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0.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0.72億元,同比增長52.08%;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3.48億元,增長27.31%。全市397個擴大內需項目全部開工,竣工327項,竣工率達82%;累計完成投資37.26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81%。落實部分重建資金的1287個項目已開工1283項,占總任務的99.69%;完工1265項,占總項目的98.29%;完成投資70.76億元,占總投資的99.23%。全市7.58萬戶農村住房災后重建任務全部完成。全市在建和即將開工建設的94個交通運輸項目,總投資達54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0億元。
重大項目建設及前期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天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寶天高速公路城區過境段即將建成通車,中衛至貴陽天然氣輸氣管道天水段、天平鐵路、天水至莊浪二級公路加快建設,市中心客運站主體已封頂;投資13億元的亞行貸款天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功簽約,部分工程已開工建設;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即將開工建設,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渭河流域土地整理項目、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華能天水2×350MW熱電聯產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積極謀劃“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建立健全項目庫,全市儲備“十二五”規劃項目2384個,總投資5053億元。
嚴格落實項目管理“四制”,健全領導責任制,完善項目管理程序,加強督查和指導,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確保了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進度。
(二)一批城市重點項目的實施,有效增強了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
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目標,以“三城聯創”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城市輻射帶動能力。
2011年,全市實施城市重點建設項目36個,概算投資53.9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12.56億元,已完成投資5.45億元。秦州南河溝新水源地工程、麥積慕灘水源地應急調水工程、渭濱北路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馬跑泉大道、黨校南路市政工程、麥積污水處理工程、藉河南路西段景觀工程、渭濱北路東延段景觀工程基本建成;市商務中心3#樓、天河廣場D座樓主體已封頂;成紀大道及藉河防洪綜合治理、麥積新城路網、社棠渭河大橋、赤峪路市政道路、麥積橋南片區排水改造、城中村改造、秦州區古民居修繕保護等工程,已完成初設審查,8月份以后將開工建設。曲溪城鄉供水工程、羅峪河城區段綜合整治、紀信祠片區改造、藉河城區段下游景觀蓄水工程、岷山廠片區基礎設施項目已完成方案初審,前期工作進度加快。
縣城和重點鎮的改造步 伐加快,完成了一批以道路、給排水、亮化、綠化、供熱、垃圾、污水處理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加大了對16個試點鎮的政策指導、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重點鎮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深入開展“三城聯創”活動,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和凈化工程,加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秩序、衛生狀況得到進一步改觀,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三)《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全市上下將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作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的中心任務,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規劃》實施取得重要進展。今年,省委、省政府調整了省級《規劃》實施領導小組,由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任領導小組組長;出臺了實施《規劃》年度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試行辦法和年度工作意見;相繼召開了《規劃》實施領導小組會議、全省工作會議、甘肅東部四市聯席會議;與陜西省及關中有關城市簽訂了一批合作協議;省人社廳、水利廳、商務廳、國土廳相繼出臺了支持經濟區建設的各項優惠政策,省直其他相關部門也在抓緊制定落實《規劃》的具體意見和措施。我市的20個專項方案和7縣區實施方案編制完成;與關中及隴東南城市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與經濟區城市共同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建立了關中—天水經濟區市長聯席會議制度;企業之間的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成功簽訂了一批合作項目;規劃中的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的進展;規劃實施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天水在省內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四)國土和礦產資源保護工作的規范運行,為全市經濟和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以構建國土資源管理新機制為切入點,積極轉變資源管理和利用方式,大力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嚴格規范管理,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一是耕地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加強土地綜合整治,確保耕地占補平衡。全市耕地保有量穩定在51.46萬公頃,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40.67萬公頃;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22個,總投資1.17億元,總規模93483.9畝,可新增耕地13541.3畝。二是土地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嚴格按規劃、權限及程序報批土地,堅決杜絕計劃外項目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和市場管理,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和民生工程用地。上半年,保障性住房用地達到住房用地供應總量的70%。三是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災害應急能力不斷提升。科學依法管理礦產資源,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加快礦業權市場建設步伐,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定了《天水市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申報了8個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對突發性地質災害及時妥善處理,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國土資源管理秩序進一步規范。建立完善違法違規用地預防機制,認真組織開展衛片執法檢查,截止目前,全市636個違法用地圖斑均已立案查處,已結案12個。加大違法違規用地清理力度,重點對秦州、麥積兩區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用地進行了逐宗清理,對清理出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了嚴肅處理。
(五)城鄉就業、社會保障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統籌推進,為改善民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統籌推進城鄉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重點民生工程,有效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
一是城鄉就業保持良好勢頭。全面啟動了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計劃,選拔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相關項目順利完成筆試,即將公示錄取。加大城鎮就業困難群體扶持力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6250人,完成年任務的66.8%;城鎮登記失業率3.54%,低于4.0%的控制指標;新增小額擔保貸款16411萬元、新增小額貸款擔保基金1539萬元,分別完成年任務的63.1%和77%;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5740人,完成年任務的111.48%。大力提高勞務經濟發展水平,全市輸轉務工人員56.1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0.89億元,分別完成年任務的89.1%和53.3%,其中有組織輸轉33.67萬人,占輸轉總人數的60%。
二是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大力開展《社會保險法》宣傳培訓,不斷完善養老保險政策體系,逐步提高醫療保險待遇水平,妥善解決“五七工、家屬工”參保遺留問題。全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2.67萬人、14.95萬人、57.48萬人、9.94萬人和8.9萬人。城鎮失業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繳費人數增長率分別為41.38%、18.33%、126.48%、78%和104.49%,高于年任務34.88、15.53、124.48、71.5和94.49個百分點;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6%;新農保試點地區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6.05萬人,參保率84.03%。
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房價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將住房保障工作作為當前最大的民生工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制定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資金、土地、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確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順利實施。今年全市計劃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162.3萬平方米、21942套。截止目前,各類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128.3萬平方米、17498套,開工率79.7%。其中,廉租住房已開工4800套,開工率100%;經濟適用房已開工5693套,開工率100%;限價商品房已開工2090套,開工率48%;公共租賃住房已開工364套,開工率84.7%;實施棚戶區改造4551套,開工率68.24%。全市16000戶農村危舊房改造任務已開工6730戶,開工率42.06%。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進一步加大,出臺了《關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了12條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建立健全了房地產市場調控責任制,有效控制了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上半年,全市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每平方米4340元,環比上漲0.46%,同比上漲7.12%,控制在8%的指標內。
另外,依法行政、公安、司法、信訪、城市規劃、消防、人防、市場建設、公安交通等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基本完成了目標管理責任書的階段性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看,上半年,分管工作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基礎。但是,對照目標管理責任書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宏觀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發展壓力加大。物價上漲較快,影響了城鄉人民生活。個別部門工作創新意識還不強,標準不夠高,致使一些工作安排和部署不能夠有效貫徹落實,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望存在較大的差距。個別部門缺乏狠抓項目的意識,政策分析研究不夠,在項目的爭取、實施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一些項目的前期工作不夠扎實、準備不充分、手續不齊備、上下對接不夠及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實施;項目建設資金緊缺,征地拆遷難度大,部分工程因征地影響不能按期開工,特別是保障性住房建設受市、縣(區)兩級財政困難的制約,地方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個別項目遲遲不能開工,進展緩慢。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各類信訪案件居高不下,群訪案件增多,群眾訴求提高,解決難度增大。社會治安形勢不容樂觀,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仍然突出。
對分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縣區和部門應高度重視,正確判斷形勢,采取有力措施,認真解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下半年的重點工作
下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更加突出,壓力將進一步加劇。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貫徹胡錦濤同志“七一”講話精神為契機,認真落實市委五屆十三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市政府第九次全體會議要求,創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措施,全力抓好重點工作落實,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一)全力抓好項目工作,繼續以項目建設帶動發展。
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嚴格落實項目工作責任制,按照“四個一批”的總體要求,搶抓政策機遇,認真做好項目的爭取和實施工作。繼續加強項目的儲備,加快與國家、省上的銜接,找準國家政策支持領域和重點,及時捕捉信息,篩選、論證、儲備一批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健全和完善項目庫,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上投資計劃。后半年將重點抓好天水機場遷建、天水至平涼高速公路、天水至十堰高速公路、天水至武都鐵路、寶蘭客運專線、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華能天水2×350MW熱電聯產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做好天平鐵路、寶天高速公路城區過境段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實施好領導包抓的50個重大建設項目,力爭全部開工建設,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進一步完善項目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項目監管,統籌安排,合理調度,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二)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重點抓好道路改擴建、集中供熱、城市供水、垃圾污水處理和環境綜合治理等工程,完善城市綠化、供排水、環衛、公廁等公用設施,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