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較“十五”末實現翻番。全市上下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深入實施“10強50戶工程”和振興裝備制造業“12341”行動計劃,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4.1億元、銷售收入1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30%,按同口徑分別比“十五”末增長1.4倍和1.5倍。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發展到24戶,較“十五”末增加12戶,星火公司和華天集團銷售收入均突破13億元。同時,全市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市工信委榮獲2010年全省信息產業發展先進單位。
二、由三大骨干企業引領的“三大產業園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總投資36億元的天水華天電子科技產業園和總投資20億元的星火機床工業園項目建設正在實施,總投資10億元的長城電工天水電工電器產業園已經簽約并將啟動實施。“三大產業園區”建設將極大地提升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層次和水平,為實現全市“十二五”期間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科學發展奠定基礎。
三、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有效推進。堅持把園區建設作為加快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平臺,以基礎設施和骨干項目建設為重點,引導、扶持工業園區和工業聚集區穩步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共建設各類工業園區26家,其中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入駐開發區,對壯大工業經濟規模、提升工業經濟總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工業招商引強和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果。市縣區高度重視工業招商引強和“引大引強入天”工作,不斷加強與20多家中央直屬企業、大型企業集團和科研院所的戰略聯合,項目合作取得有效進展。天水中材200萬噸水泥生產線二期工程、甘谷祁連山12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天虹化工年產4800噸塑料管材生產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西電合金高壓電工觸頭生產基地、娃哈哈超凈熱罐裝生產線、酒鋼西部重工與天水鍛壓合作的制管基地、長開公司與俄羅斯合作的126千伏全封閉組合電器、西飛公司與中航天水飛機公司合作的大運輸機艙門、奔馬啤酒10萬噸啤酒生產線、上海匯慈豐原生物等合作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風動公司石油鉆桿和液壓支護設備生產線、鍛壓公司25萬噸大直縫埋弧焊管全自動生產線及系列擺式剪板折彎機高品位生產線開發、星火公司精密數控機床產業化、華天集團集成電路高端封裝產業化、國家高低壓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二期工程、海林公司重型機械軸承、鐵路電纜高技術產業化等重點技改項目進展順利。2010年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56個,總投資182億元,預計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96億元,成為我市近些年實施工業項目最多、完成投資效果最好的一年。市工信委被授予“十一五”全省工業投資管理先進單位。
五、全市國有企業改革攻堅任務基本完成。2001年至2010年底,全市463戶國有、集體企業基本完成以企業產權制度和用工制度為核心的新一輪國企改革, 10.61萬名職工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其中32戶政策性破產重組大中型工業企業核銷各類債務約44億元,爭取國家和省上補助資金10.01億元,這些補助資金在職工安置中起到關鍵作用,有26所廠辦學校整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通過國企改革,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工業經濟整體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六、工業系統爭取中央和省上扶持項目和資金13383萬元。工業系統緊抓國家擴大內需、支持甘肅發展、“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等歷史機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全年共為50戶工業企業71個重點項目爭取到中央和省上補助資金13383萬元,其中34個項目爭取到中央預算補助資金11440萬元,37個項目爭取到省上專項補助資金1943萬元,對進一步加快我市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七、技術創新能力和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2010年全市共有55項新產品、新技術通過省級鑒定,其中21項新產品、新技術被鑒定為國際先進以上水平,15戶企業的24項新產品、新技術榮獲省級優秀新產品、新技術獎,占全省評定總數的40%。華天、長開、電纜、星火4戶企業的4件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14件商標榮獲甘肅著名商標,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至此,全市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5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10家;省級以上名牌產品39件,其中中國名牌1件;中國馳名商標8件,甘肅著名商標45件。我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名牌產品和馳名著名商標爭創在全省14個市州名列前茅,均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振興裝備制造業的“12341”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我市被評為“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
八、循環經濟發展取得新進展。堅持把發展循環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建設、節能降耗、技術創新、技術改造相結合,制定出臺并啟動實施《天水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及《天水市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方案》。以《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對天水定位的“裝備制造循環經濟基地”建設為主線,快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共有54個項目獲得國家和省上扶持資金6694萬元。市工信委榮獲2010年全省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
九、工業節能降耗及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完成年度任務。堅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加快節能項目建設進度,總投資11.59億元的26個重點節能和循環經濟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6.3億元。其中,長開公司工業鍋爐及電機系統節能技改等5個項目已完工,并通過國發改委和財政部的終審,可實現年節能折標煤8.45萬噸。先后關停落后產能企業15戶,關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27戶。
十、天水工業企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組建運營。為探索國有資產監管運營和保值增值的新途徑,市上組建了“天水市工業企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的啟動運行,對加強國有資產經營和管理,解決國有企業改制后的遺留問題,提高全市工業企業發展配套服務能力,進行重點工業企業或重點項目投資、參股,促進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