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8/BeyondPic/2010-8/30/001372ac8ac30de59a4258.jpg)
外國游客愛心簽名
8月28日,“祈福中國,愛傳百城”發起者祈福女孩李姍殷及志愿者一行人抵達甘肅境內,在麥積山下與國內愛心游客一起舉行了愛心大簽名,呼吁社會各界共同保護我們偉大的文明遺跡。
四大名窟之一
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麥積區麥積山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5平方公里,包括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四大景區和街亭古鎮,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巖,其山勢陡然起獨峰,最初有許多天然之巖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現存佛教窟龕194個,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畫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龕開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東、西兩崖。東崖現存54個洞窟,西崖現存140個洞窟。由于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巖,石質結構松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于世,絕大部分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于后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Files218/BeyondPic/2010-8/30/001372ac8ac30de59a575a.jpg)
眾人愛心大簽名
保護文物的意義
李姍殷表示:文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藝術.精神.研究.欣賞.歷史價值。文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金錢買不到的。經過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和戰亂,流傳至今的文物相對來說已經不多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留傳于世的文物會越來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貴。日用品壞了,可以再生產制造,文物卻不同,它不能再生產,再生產出的東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贗品,是沒有任何文物價值的。文物一旦損壞,就永遠不能復原。沒有眾多的文物史跡,文明古國也就名存實亡,失去其傳統的風采和內涵。
外國友人贊賞李姍殷行為
李姍殷與志愿者們在麥積山下舉行愛心大簽名活動,游客紛紛參加,國外友人表示:對李姍殷的行為大大贊賞,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有著璀璨的歷史,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就是為了欣賞下中國的古代文明遺跡,這是全人類的財富。對李姍殷的事跡很欣賞和支持,他們回到自己所在國家后將告訴他們的朋友們,告訴他們在中國的愉快經歷。
對于生長在我們有著如此燦爛文明的國度,我們每個華夏子孫都應感到驕傲,保護好我國的文物,這是中華民族的傳承。
![](/Files218/BeyondPic/2010-8/30/001372ac8ac30de59a4759.jpg)
李姍殷與外國友人合影
相關資料:
李姍殷年僅13歲,卻開始了一個許多大人都不能想象的志愿活動——“祈禱中國 愛傳百城”。李姍殷說,今年5月份,她與媽媽一起去了汶川,看了許多災后重建的地方,之后就有了走遍中國100個城市,傳遞愛心的活動,“剛開始也只是有一個想法,但沒想自己在網上發出帖子后能引起那么多人的關注。”今年7月份,李姍殷從北京出發,她計劃用半年的時間實現“愛傳百城”的愿望。每到一城她都會與當地的志愿者一起去看望一些殘疾兒童,或者組織義演募捐,并把募捐到的錢捐給同齡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