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17/BeyondPic/2010-8/9/10080913560d6673529d01a2c6.jpg)
(蘭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朱清益在天水機場接受記者采訪)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黎云、劉繼紅)首批116幅1米分辨率彩色圖像航拍圖片,經過一夜緊張后期處理后,9日上午送達位于甘肅天水的救災前方指揮部和位于北京的解放軍應急辦、空軍應急辦。從空中航攝圖片影像來看,舟曲泥石流災情比較嚴重。
據總參謀部測繪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掌握舟曲災區的泥石流災害情況,高效指揮救災工作,總參8日急命空軍航測團一架“運八”型專用航測飛機,對災區150平方公里的地面情況進行了航拍,共獲取了首批116張航片,并連夜送至總參某測繪信息技術總站進行數據分析和后期處理,形成了數據影像地圖。總參還將根據救災工作的需要,決定是否安排再次航攝。
這位負責人說,從影像上看,舟曲地形地貌有比較大的改變,縣城內房屋受損嚴重,多處橋梁、道路喪失通行功能,河道內淤積嚴重,堰塞湖上下水位形成落差。
![](/Files217/BeyondPic/2010-8/9/1008091356babb9e50bfc43a33.jpg)
航攝飛機通俗地說就是一個“會飛的相機”,它是通過雷達發射微波,遇到目標后,散射的返回脈沖在顯示器上掃描成像,產生了雷達圖像并記錄在膠片上。測繪信息技術部門進行后期數據處理后,最終還原成肉眼可以讀判的數據影像地圖。
在汶川抗震救災中,解放軍也曾利用由中型運輸機改裝而成的航攝飛機,拍攝到了重災區珍貴的實時地形地貌。總參測繪局隨即制作成各型實時地圖提供給各抗震指揮部,為科學準確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