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在深圳向各界發出誠摯邀請
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
第二十一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宣傳推介會在深舉行
天水日報深圳電(記者王若冰)5月15日上午10時,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宣傳推廣會在深圳迎賓館舉行。推介會由甘肅省委外宣辦主任、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主任梁和平主持。
本次宣傳推介會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領導小組辦公室、天水市人民政府主辦,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管鈺年,省文化廳副廳長王蘭玲、張明,天水市委副書記張應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光慶,前來深圳參加蘭州軍區老將軍書畫展的老將軍張臣剛、蘭仲杰、石新貴、楊耀春參加宣傳推介活動。
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光慶向各位媒體記者及嘉賓介紹了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的情況。
天水市委副書記張應華介紹了天水市情及社會發展情況。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新聞單位駐深圳記者,香港大公報、香港商報以及深圳特區報、深圳電視臺、南方報業集團等深圳及廣州新聞單位記者,各界嘉賓120余人參加了推介會。張應華、王光慶還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悉,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將于6月22日(農歷五月十一日)在天水市秦州區伏羲廣場舉行。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甘肅省文化廳、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甘肅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甘肅省旅游局協辦,中國僑聯、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為支持單位。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梁和平(左)主持會議。
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
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情況介紹
甘肅省天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王光慶
(2010年5月15日)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宣傳推介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有關情況向各位作一簡要介紹。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紀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并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琴瑟,創作了樂曲,制歷法,嘗百藥,立九部,設六佐……他的活動,標志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本源文化和共同文化信仰。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創造、奉獻、和諧的基本特征,使它具有很強的民族認同性,從來都是中華民族最為可貴的民族品質。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弘揚伏羲文化,倡導伏羲文化的創造、奉獻、和諧基因,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民族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懷,促進祖國統一,建設和諧中國,文化中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華民族歷來崇敬人文始祖伏羲,尊稱他們為中華人文始祖。如同西方文化中的亞當、夏娃創造西方文明一樣,伏羲、女媧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有關伏羲的記載在中華史籍中多有記載,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尚書》、《易經》等。唐代史學家司馬貞在《補史記•三皇本記》中對伏羲的出生、姓氏、功績曾這樣描述:“太昊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記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司馬貞在對伏羲的功績進行高度概括的同時,也指出了伏羲的出生地,就是今天的甘肅省天水市,為我們留下了探究中華文明源頭的伏筆。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境內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遺存。自古以來天水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早在春秋時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禮祭祀伏羲。自秦漢至明清,伏羲作為三皇之首,祭祀不斷,相沿成習。明代的時候,天水伏羲祭祀形成定制,分為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祭文由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1988年“羲皇故里”天水在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恢復了歷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禮,并開始舉辦一年一屆的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1992年,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如今,每年一屆的公祭伏羲大典和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已成為海內外華人朝覲祖先的盛會,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重大文化節會之一。
天水市自1988年開始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2005年開始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二十屆。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對提升甘肅及天水知名度,擴大對外合作交流,加強文化建設,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前,天水正在加快實施甘肅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發展戰略和國務院批準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天水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 “1135”區域發展戰略。舉辦2010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天水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伏羲文化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潛力、最具影響的重要文化品牌。舉辦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是弘揚、宣傳、推介伏羲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將天水打造成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的有效形式。通過舉辦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將樹立天水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進而推動天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緊緊圍繞“弘揚伏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凝聚全球華人、打造祭祖圣地”這一主題,堅持“突出重點、體現特色、隆重嚴謹、節儉務實”的原則,將于6月22日(農歷五月十一日)上午9:50在天水市秦州區伏羲廣場舉行。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甘肅省文化廳、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甘肅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甘肅省旅游局協辦,中國僑聯、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為支持單位。
公祭伏羲大典祭祀議程為:奏樂、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敬獻花籃、瞻仰圣像。屆時出席儀式的有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甘肅省四大組織、省直部門領導,關中—天水經濟區六市一區和我省平涼、慶陽、隴南等市州、天水友好城市、世界各地著名華人社團組織、部分知名專家學者、有關企業、新聞媒體、參展企業、旅游團體和各界代表約5000人參加祭祀活動。同時,6月20日至6月24日在天水市秦州區舉辦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主要活動內容有:伏羲文化講座,第三屆中國旅游電視藝術周活動,關中—天水經濟區旅游合作與發展系列活動,關中—天水經濟區和平涼、慶陽、隴南市旅游商品展示展銷暨旅游推介會,民間祭祀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儀式,羲皇故里民俗文化展演,天水名優特新商品及循環經濟成果展,天水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成果展,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招商引資系列活動等。
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將按照“高規格、小規模”的原則,擬邀請來賓約1000人,主要是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省四大組織、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及世界各地著名華人社團組織、部分知名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等方面代表。
辦好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了加強對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工作的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天水市成立了2010(庚寅)年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組委會,組委會下設組委會辦公室、伏羲大典及文體活動部、旅游活動部、商務活動部、新聞宣傳部、安全保衛部、接待交通部。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各位來賓、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六月的天水,風光秀美、瓜果飄香。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是一次國際性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們將以最周密的組織、最熱情周到的服務、最良好的城市文明形象,努力為全國人民及海外華人華僑奉獻出一場高規格、高質量、精彩、難忘的文化盛會。在此,我誠懇邀請大家屆時來天水參加公祭伏羲大典,祭拜先圣、研討伏羲文化、觀光旅游、洽談貿易。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繼續關注宣傳公祭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