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三期村干部赴山東學習取經系列報道之八:
天水市村干部赴山東學習第三期學員開展大討論活動
![](/Files215/BeyondPic/2010-4/25/1004252253d2d5ec737656a46b.jpg)
天水在線山東濰坊報道 4月25日晚,天水市第三期村黨支部書記農業產業化專題培訓班的學員們不顧一天的參觀勞累,深入開展學習大討論活動。
來自甘谷縣白家灣鄉蔣家灣村的村黨支部書記蔣文海說,通過這次學習和實地考察,感受非常深,盡管我們的自然條件與濰坊不能相提并論,但濰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以前我們眼光短淺,小富即安,思想保守,蘋果種的多了擔心賣不出去,看了壽光的蔬菜幾百萬畝的規模都不愁賣,我們的膽子一下大了。
![](/Files215/BeyondPic/2010-4/25/100425224146bb93e62f797ecf.jpg)
新莊村大學生村官馬順虎說,我們村有1800多畝花牛蘋果,曾于2008年代表天水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昌平蘋果擂臺賽”上獲得金獎,并榮獲“中華名果”稱號。但是我們的蘋果賣不上好價錢,昨天刁家連博士說人家的蘋果一顆就買6元錢,我們的最好的一斤才賣兩塊多,這就是差距。通過學習參觀,我認為現在關鍵是沒有形成產業化經營模式,產業鏈條不健全,回去以后要進一步發揮大學生村官信息靈、視野寬的優勢,積極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做大做強蘋果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Files215/BeyondPic/2010-4/25/10042522419807ded314c3b70d.jpg)
白家灣鄉的梁家莊村有112戶517人,近幾年已發展一個760畝的核桃基地,兩個養豬場。支部書記胡小軍說,以前只知道種植、生產,從不管銷售的事,通過學習,現在才知道產業化發展的概念,回去以后一定要搞好后續發展,做好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
通過討論,大家普遍認為,這次學習收獲很大,確實是一次對思想的大解放,既開闊了眼界,又鼓足了信心,回去后,一是要向廣大村民宣傳好濰坊的產業化發展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結合實際,狠抓產業,在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上下功夫;二是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放眼長遠,樹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意識,謀劃好本村的發展思路,真抓實干,將這次考察學習的收獲體現在發展成果上,不辜負市縣領導寄予的希望。
![](/Files215/BeyondPic/2010-4/25/1004252049d488ab4d0677410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