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圣伏羲人文始祖 巍巍龍征華夏同宗
2009伏羲文化北京論壇隆重舉行
【天水在線北京電】深秋的北京,萬象肅穆,千年古都海納四海賓朋。11月8日至9日,由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臺灣中華伏羲協會主辦的2009伏羲文化北京論壇在北京飛天大廈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伏羲文化專家、學者及熱愛、關心伏羲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120多人參加了會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參加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志良宣讀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給論壇發來的賀信。
論壇開幕式由原全國政協常委、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周宜興主持。老干部楊耀春、張臣綱、石新貴,臺灣中華伏羲協會會長張安樂,全國政協委員任遠征、董良翚、趙滿堂,天水市領導張景輝、李文卿、王光慶、郭奇若、蔣曉強、安志宏出席了會議。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代表市四大組織致賀辭。
本次論壇的主旨是:探討伏羲和伏羲文化歷史遺存的真實,確立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起源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的核心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樹立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信仰。根據這一主題,兩岸伏羲文化研究會確定自本次北京論壇開始,今后將每年輪流在海峽兩岸不同的城市,舉行一次論壇,以不斷強化伏羲文化的認知。
張梅穎在講話中指出,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以伏羲為代表的中華先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遠古文明,為中華各族兒女留下豐富的精神遺產。兩岸同根同源,一脈相連,研究伏羲文化,弘揚伏羲的創造精神,對于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要認真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著力研究伏羲文化的深厚思想價值,著力研究伏羲文化對中華文明傳統的意義,著力研究伏羲文化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借鑒作用,以科學、系統的方法研究伏羲文化,使伏羲文化研究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志良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給論壇發來的賀信)
(許嘉璐 資料圖片)
許嘉璐在賀信中對論壇的舉行表示由衷的祝賀。他指出,確立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文化信仰、將伏羲時代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向全世界傳播,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研究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解放文化生產力,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們共同的歷史責任。
張景輝對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他指出,伏羲為“三皇之首”,是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們就致力于伏羲文化的宣傳、研究、開發等工作。通過恢復公祭伏羲大典和堅持每年舉辦一屆伏羲文化旅游節,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舉辦數屆伏羲文化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加大了對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力度,使伏羲文化在海內外的影響不斷擴大,產生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天水已經成為全國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和中華兒女拜謁“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
在論壇會上,周宜興作了題為《伏羲文化研究的新視點》的報告,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馬名駒的《伏羲八卦太極的哲學意義》、天水市政協副主席安志宏的《伏羲觀物取象與天水卦臺山》、國務院《文化產業》編輯部總編陳忱的《伏羲文化產業化發展前景》、臺灣學者的《首圣伏羲,巍巍龍征》、胡伯虎的《易理源于實踐,伏羲總結而成》、孟繁仁的《伏羲“畫卦”和黃河“河圖”》、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程曉鐘的《大地灣遺址考古新成果》等專題演講觀點新穎,主題鮮明,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反響。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文卿出席會議)
在9日的閉幕式上,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奇若進行了總結講話,他指出,這次“論壇”是一次高層次、高質量的研討活動。有15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發言,并進行了自由發言討論。經過研討,大家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達成了共識:一、伏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二、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的核心。三、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文化信仰。四、多學科并舉是研究伏羲文化的重要方法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此外,論壇還就大地灣原始部落文化與伏羲文化的“同脈性”作了探討,把伏羲和伏羲時代所創造的眾多文明成果與大地灣地下挖掘的實物資料,作了對比研究,其成果是可信可用的。
同時,本次北京論壇經商議決定,下屆伏羲文化論壇將于明年11月在羊城廣州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