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09/BeyondPic/2009-6/13/09061310246b742deda9705712.jpg)
6月11日下午,天水市人民政府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專程看望了天水籍在疆著名回族書法家馬肇先生。看望中,疆辦負責人介紹了近年來,家鄉(xiāng)的可喜變化及辦事處今年以來工作開展的情況,并向馬肇先生贈送了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品。
馬肇在新疆,是那種“實”大于“名”的書法家。沒有顯赫的職務(wù),沒有耀眼的頭銜,沒有驚人的言語,馬肇以他的書法作品、人生追求及藝術(shù)理念,常常使接觸他的同事、同仁、朋友敬重和感動。而這種敬重和感動,源于他雄渾有力的書法藝術(shù),淡泊謙和的人生姿態(tài)。
年界花甲的馬肇,上世紀六十年代從甘肅天水來到新疆塔城,先后擔任過縣、地書協(xié)主席、副主席等職,退休前供職于額敏縣紀委。
![](/Files209/BeyondPic/2009-6/13/09061310268b04bb696003b23b.jpg)
馬肇自幼酷愛書畫,多年潛心研習,其書取法唐晉,擷取現(xiàn)代,諸體皆擅,尤工行隸。他的隸書剛毅粗放、有棱有角,但又干凈利索。這種“凈”、“剛”合一的風格,是他書藝成熟的一種象征,也是他渴望追尋的精神魅力的標志。從他的隸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不驕不躁的處世風格,以及對《石門頌》、《華山碑》等名碑名帖的取法和繼承。在弘揚和節(jié)制之間,馬肇的隸書把握了一種“度”,一種中正和中庸之道。在狂傲與謙卑之間,同樣把握了一種“度”,留傲骨而去傲氣,有一種方圓結(jié)合的清正風骨。
生活中更多的人喜歡馬肇的行書。一方面是因他的書體雅俗兼具,人人都能欣賞;另一方面,這種富有激情的揮毫潑墨,悟其神韻,味其情趣,每每都給人心靈的撞擊。他的行書取法王羲之、米芾、唐寅等大家書藝之精華,又吸收了顏體的寬博、宋徽宗瘦金體的精干。觀馬肇行書運筆、章法、氣韻,揮筆迅疾而勁健,盡心盡勢盡力。通篇,重墨處若塊壘沉雄,淡墨飛白如薄沙輕煙。其書作大至中堂,小至尺牘、題跋,都顯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令觀者心曠神怡。以他的條屏草書《諸葛亮誡子書》為例,通篇秀逸飄飛、氣韻貫通、干凈利落,有一瀉千里之勢,觀此書而知諸葛孔明人生閱歷之豐富、胸懷之博大,愛國愛家拳拳之心。
馬肇認為,書法是情緒的反映,書為心意,寫字者,寫志也;書體選擇、筆畫字句的聯(lián)系、變化,要與所寫內(nèi)容相互照應(yīng);作書要有身臨其境之心態(tài),寄性情于筆端完成整幅作品。他在生活中探索書法,在書法中感悟人生。
書法是書法家學問、才氣、志向的綜合寫照,是書法家人格力量的外在顯現(xiàn),書品即人品。馬肇喜歡撰寫處世待人的詩詞警句,也喜歡把名言警句作為書寫內(nèi)容,鞭策自己,激勵朋友,努力實現(xiàn)書法藝術(shù)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jié)合。“人生自重貴涵養(yǎng),何必與世論短長;抽空多習大手筆,得閑精讀好文章;積學儲寶濟己窮,酌理富才圖自強;但愿一技能利民,躬耕無須計勞傷。”馬肇做詩自勉,厚積而薄發(fā),他的作品被數(shù)十次參加國內(nèi)外大賽、大展,許多作品被黨政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和藝術(shù)社館收藏,2000年被文化部文藝人才中心授予“中國當代優(yōu)秀書畫藝術(shù)人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