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科學發展觀 節約保護水資源
□天水市政府副市長 彭鴻嘉
![](/Files208/BeyondPic/2009-3/22/090322204148814eb10deb888b.jpg)
1993年聯合國確定3月22日為世界水日,1994年水利部確定3月22日至28日為中國水周。今年水利部確定中國水周的主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保護水資源”,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突出主題是關于民生和科學發展的問題,充分說明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事關民生利益的水資源問題的高度重視。
![](/Files208/BeyondPic/2009-3/22/0903222042e13a50bb5b84925f.jpg)
一、改善民生需要水利加快發展、科學發展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自然資源、戰略性經濟資源和公共性社會資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的保障。
溫家寶總理指出,要積極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與民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飲食安全、健康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民生,維護健康,必須發展水利。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水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質量的生活不僅需要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還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需要衣食無憂,還需要藍天碧水。因此,水利不僅要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要為改善民生發揮重要作用。
我市的水資源形勢非常嚴峻,水資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我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5.46億立方米, 畝均水資源占有量270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436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1/5,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136個缺水情況嚴重,我市就是其一。而且,從我市水資源現狀看,水污染形勢比較嚴峻,全市沒有大的調蓄工程,城市用水均為地下水,淺層地下水污染超標面積逐年擴大,直接威脅著飲用水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農村仍有120萬人飲用高氟水、苦咸水或污染水,水生態環境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多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用水主要靠采用地下水來維持,造成嚴重的水生態問題,有些地方的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加之近年來持續干旱,我市的葫蘆河、散渡河、藉河等河道,基本上常年處于斷流狀態,河流功能逐步退化,河灘濕地基本消失,水資源調蓄能力和水體自凈能力不斷下降,加劇了河流水質的惡化。同時由于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劇水生態環境惡化。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不合理、不科學的資源開發和生產建設活動,破壞了地表植被,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資源自身條件的限制,也有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忽視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等人為因素。
以上情況表明,我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市人民的密切關注。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安全的要求更高,對水資源的需求更大。可以說,水資源的問題解決的好不好,直接關系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如期實現。因此,我們要冷靜分析現狀,既要看到這些年來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取得的成績,更要看到存在的問題,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自覺性,認真研究解決水資源的問題,推進我市水利事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Files208/BeyondPic/2009-3/22/0903222041f891991de16ff90d.jpg)
二、努力確保我市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新時期治水新思路,積極開展水水資源開發、管理和保護工作,興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開展了飲水解困工程建設、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推廣各類節水新技術,發展節水灌溉,推進工業和城市節水,全面實施取水許可制度,開展水質監測和涉水工程的管理,防治水土流失等,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還面臨著十分艱巨的任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水資源的管理,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努力做到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使水資源的利用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斷改善水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規劃,合理利用。要遵循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新理念,按照節水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重視非傳統水源的開發,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基本思路,抓緊編制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強化規劃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為加快實現全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導。要認真執行水資源規劃,合理地開發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特別要鼓勵再生水、雨水、洪水等非傳統水源的開發利用,加快中水立法,將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作為開拓城市水源的重要措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逐步建成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網相匹配的城市供排水管網體系。要加強城市雨水和雨洪資源利用課題的研究,依靠非傳統水源利用擴大開源,以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的局面。要加強農業節水、人畜飲水、農村水電、水土保持等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提高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能力,更好地為農民增收服務。
要加強水污染治理,做好水資源保護。當前要全面推進水功能區制度的實施,加強地下水管理和保護,啟動地下水超采區生態治理保護工程,控制超采、防止污染。要合理確定河流水體的納污總量,加強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有效的總量控制,逐步修復水生態系統。要加強城市河湖水系綜合整治,搞好水生態建設,美化城鎮人居環境。要把控制污染作為保護水環境的關鍵性措施,堅持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防治轉變,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文明村建設。
![](/Files208/BeyondPic/2009-3/22/090322204125d0e4eefebc4b52.jpg)
三、依法治水,加強水資源管理
依法治水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水和諧的重要保障。要依法治水,必須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要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國務院《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對城區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實行統一取水許可管理,實施實時監測。根據城市發展需求,由水資源管理部門統一規劃,限制年度開采量,嚴格執行計劃取用水制度。要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批制度,對未進行水資源論證及未辦理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手續的已建和在建設項目進行認真梳理,限期補辦,特別是今后市列建設項目,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對未辦理水資源論證審批手續的,一律不予立項,堅決制止因無序開發而建造成的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和生態環境進一步破壞的現象,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各縣區要切實加強水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加大水法規的貫徹實施,特別是《天水市河道采砂管理辦法》和《天水市河道采砂收費管理實施細則》的貫徹落實,整頓和規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活動和河道設障行為,有效遏止亂挖濫采現象,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保護好我們現有的水源地。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以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為核心,加快建立水權制度,切實完善水資源論證制度,對建設項目的節水設施實行“三同時”制度,按照行業用水定額,積極推廣先進實用又節水的新工藝、設施,總結推廣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取得的經驗,以強化依法治水管水,促進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