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服務功能 穩步推進社區衛生工作
□天水市衛生局局長 史俊清
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是當前城市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社區服務網絡已初步建成,社區衛生人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在社區得到廣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在市民生活中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的需求、國家確定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進一步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目前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統一思想,進一步認識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效舉措;是加強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作用的知曉率,引導社區居民增強“小病找社區,大病進醫院”的意識。
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體系。
調整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緊密結合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主體,以診所、醫務所(室)等其他基層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合理配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保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最基本的工作需要。
采取措施,加強衛生服務隊伍建設和全科醫生培訓。
一是建立全科醫師、公共衛生醫師和社區護士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開展全方位、分層次的專業培訓。二是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吸引優秀人才合理流向社區。三是嚴格社區衛生服務準入管理。通過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和技術的準入制度,嚴禁不符合資質要求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社區衛生服務活動,對違反規定的依法取消其執業資格。
健全制度,形成社區衛生服務規范化格局。
社區衛生服務的范圍廣泛,服務環境不同于醫院,管理上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各項管理制度和基本服務規范,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做到管理科學化,著力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通過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創新服務模式和服務方式,逐步實現服務對象由少數病人向多數居民轉變、工作職責由單純治病向保障健康轉變,服務方式由坐堂行醫向送醫上門轉變。
健全雙向轉診制度,引導和組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城鄉綜合性醫院建立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按照雙向轉診流程和處理規范,綜合醫院一方面要為社區衛生機構轉來的患者及時提供相關醫療服務,另一方面應將康復期患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轉回社區,由社區衛生機構提供連續的跟蹤服務。在雙向轉診中真正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城鄉綜合性醫療機構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