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卿調研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建設時指出
發揮園區帶動示范展示孵化作用推動“三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Files204/BeyondPic/2008-10/7/200810071456477069.jpg)
【本報訊】(記者 楊璟)10月6日,市長李文卿帶領市農業局、發改委、財政局、統計局、旅游局等部門負責人和秦州、麥積兩區黨政主要領導深入到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三陽川農業產業規劃區及麥積區有關鄉鎮,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展開調研并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園區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李文卿來到山東威龍集團三陽川六萬畝優質鮮食葡萄基地,詳細了解了基地建設進展情況,對三陽川農業產業規劃給予高度關注,要求把產業規劃、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高度統一起來,解決好農業集約用地、工業化生產、市場化開發與城鎮化轉型的新型關系問題,以點帶面,探討新型農業產業化路子。在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李文卿先后視察了眾興菌業、嘉信畜牧、隴豐養殖、維亞養殖等農業產業基地,仔細向農科人員、企業負責人詢問、了解產業發展、市場營銷情況;走訪并查看了麥積區中灘鎮張白村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情況,詳細聽取了示范區管委會、龍頭企業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李文卿對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建設工作感到滿意,給予了充分肯定。針對示范園區建設中工作實際,李文卿主持召開會議,現場辦公,協調解決目前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Files204/BeyondPic/2008-10/7/2008100714560058204.jpg)
李文卿指出,農業科技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建設,是省、市重點扶持項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的建設。通過省、市、區的共同努力,目前,示范園區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李文卿強調,加強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以點帶面,對帶動我市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換代、增加農民收入以及對五縣兩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快速、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管委會、園區建設業主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農業示范園區是現代農業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同時是促進廣大農民立足農村創業致富的需要的重大意義,努力把園區建設成具有隴東南乃至西北地區區域特色、科技脫貧致富型高效農業產業化龍頭基地,優勢、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出口創匯基地,農業高新技術展示、交流與培訓基地。要大力引進人才、資金、新技術和優良品種,積極研究示范區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的運行機制、管理機制。在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的建設上,要突出龍頭帶動、科技示范、展示特色、孵化高效企業的功能,同時要兼顧農業科技培訓和旅游功能,通過堅持不懈努力,真正把示范園區建成集旅游觀光、科技示范與現代農業于一體的觀光勝地。通過農業高新科技示范園區的示范、輻射作用,讓廣大農民看到科技帶來的效益,帶動全市農業科技的推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Files204/BeyondPic/2008-10/7/2008100714544992559.jpg)
李文卿要求,市、區兩級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全力支持農業技術示范區的建設,為示范園區的建設創造良好條件。要通過加強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使示范園區成為展示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工藝的窗口,成為農業科技產業的孵化器,農業商品信息和技術信息的交流中心,農業科技企業和農業科技及管理人才的培訓中心,農業技術和農業技術產品的輻射源,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同時示范園區要率先實現包括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機制創新和市場創新在內的社會創新體系建設,為全市農業技術進步和技術與經濟的結合提供“科技載體”、“加工載體”和“流通載體”。
市長助理彭鴻嘉、市政府秘書長安永陪同調研。市政府研究室、市農業局、發改委、財政局、統計局、旅游局及秦州、麥積區負責人結合各自職能,就進一步支持好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建設,推動“三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作了發言,并對推動示范區建設、發展提出了良好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