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火炬昨日在蘭州傳遞
天水火炬手母親河畔傳遞夢想
![](/Files203/BeyondPic/2008-7/8/2_200807071918041oKTy.jpg)
天水火炬手甘肅昊峰集團董事長程俊峰在蘭州傳遞圣火(配圖:天水在線)
【本報蘭州電】7月7日上午,金城蘭州中山鐵橋“將軍柱”廣場鼓樂喧天,旗幟飄揚,北京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蘭州市起跑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天水市的19名火炬手在母親河畔和來自隴原大地的其他火炬手一起,共同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為北京加油,為中國加油。
修建于1907年,至今仍在通行的蘭州中山橋,是5464公里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鋼架公路橋,橋身長約233米,寬8米多,原稱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蘭州中山橋。當日上午,這座百年老橋與黃河古渡一起見證了奧運圣火的光芒與中華民族的光榮。
在全場為在“5·12”大地震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遇難同胞默哀后,圣火在護衛人員護送下于8時18分進入“將軍柱”廣場,隨后,北京奧組委圣火使者屠名德點燃第一支火炬,并交給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當第一名火炬手、甘肅省抗震救災英模代表田宇接受象征和平、友誼與夢想的北京奧運會火炬并開始傳遞后,全場歡呼聲響徹云霄,“北京加油,中國加油”的口號聲如黃河浪濤,此起彼伏。
![](/Files203/BeyondPic/2008-7/8/U179P4T8D1304365F107DT20080707140530.jpg)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奧組委助理、北京奧組委圣火使者屠名德,省委副書記劉偉平,省政協副主席、蘭州市市長張津粱出席起跑儀式,陸浩、張津粱先后致辭。起跑儀式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勵小捷主持。
在圍繞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的火炬傳遞路線上,316名火炬手通過手手相傳的方式,高舉奧林匹克圣火途經南北濱河路“黃河母親”城雕廣場、銀灘大橋、安寧庭院、龍源、白塔山下、音樂噴泉等景點,傳遞約27公里,其中汽車轉場7.2公里,火炬手傳遞19.8公里,平均每名火炬手傳遞62米,總運行時間為5小時,其中傳遞時間4小時20分鐘,最終抵達蘭州水車博覽園,并在這里舉行了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蘭州傳遞結束儀式。
![](/Files203/BeyondPic/2008-7/8/U179P4T8D1304363F107DT20080707140530.jpg)
中午12時許,最后一名火炬手、中央電視臺甘肅籍節目主持人朱軍到達火炬接力結束儀式現場
蘭州水車博覽園點燃“圣火盆”。在蘭州太平鼓激昂的鼓點聲中,結束了甘肅的傳遞。
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省政協副主席、蘭州市市長張津粱,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奧組委助理、北京奧組委圣火使者屠名德先后在儀式上致辭。圣火使者屠名德向蘭州市人民政府贈送火炬和傳遞城市證書。火炬接力結束儀式由省委常委、副省長馮健身主持。(年葆東)
![](/Files203/BeyondPic/2008-7/8/res04_attpic_brief.jpg) |
7月7日,火炬手魏海鷹(右)與下一棒火炬手汪國富在“生命之源”水景雕塑前交接。
當日,北京奧運圣火在甘肅蘭州傳遞。 |
![](/Files203/BeyondPic/2008-7/8/9_2008070801035418Myie.jpg)
火炬手天水市政協主席馮沙駝在傳遞圣火
![](/Files203/BeyondPic/2008-7/8/9_2008070801035415gtAA.jpg)
火炬手天水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杜松奇在傳遞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