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 靠實責任
全力以赴抓好抗震救災和恢復建設工作
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景輝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多次余震波及我市全境,造成我市部分山體滑坡,房屋倒塌,交通受阻,通訊中斷,人畜傷亡,人民生命財產受到不同程度損害,是建國以來我市震級最強、范圍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災害。這次地震,造成我市10人死亡,1613人受傷,各類直接經濟損失約52.24億元,相當于我市去年地方財政收入的5倍。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反應,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應急預案,精心部署、統籌安排,全力以赴開展抗震搶險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同時保障支援隴南等重災區物資轉運工作,全市抗震救災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目前,我市抗震救災工作已由搶險應急轉入到恢復重建的階段。搞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是市委、市政府面臨的最緊迫的重大任務,也是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的嚴峻考驗。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與要求,堅持一手抓恢復重建工作,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正確處理好恢復重建和各項正常工作的關系,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關系,充分認識災后恢復重建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精心組織,按照國家關于“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分步實施、自力更生、國家支持、社會幫扶”的災后恢復建設方針,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以人為本,繼續做好救災安置和次生災害預防工作
各級黨委政府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進一步核實評估災情的前提下,切實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活,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妥善安排好災區五保戶、低保戶和因災造成的“三無戶”、“三孤”人員生活,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切實做到村無漏戶、戶無漏人。要加強災區臨時安置點建設,確保受災群眾暫時有住處。全面加強衛生防疫工作,實行醫療救治與衛生防疫相結合,充實衛生防疫力量,確保大災之后無疫情。要嚴防次生災害的發生,把防止大面積山體滑坡和大型受損公共設施、學校、企業和城鄉居民住宅建筑作為監測的重點,及時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排除隱患。
二、堅持科學規劃,切實抓好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工作
搞好災后建設規劃是抗震救災、恢復重建的基礎性工作。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統籌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妥善處理災后恢復重建與長遠發展的關系,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抓住當前建設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災后恢復重建。要優先恢復建設居民群眾的住房,把災民住房建設同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人居環境建設、整村推進和生態移民等工作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災民的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政府扶持和鼓勵群眾自建互幫相結合,確保受災群眾在入冬前有房住。要優先恢復建設涉及群眾直接利益的學校、醫療、人飲供水等公益性設施。各縣區和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啟動受災校舍重建工作,統籌規劃,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完善程序,盡快開工。要優先恢復建設災區必需的水利、交通、電力、通訊等生命線設施,加強管理維護,確保功能完好,為開展生產自救、恢復重建提供保障。
三、堅持統籌兼顧,全力抓好當前各項重點工作
我們要把災后恢復重建同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做到“兩不誤、兩促進”。要抓好當前的農業生產,積極組織廣大農民搶收搶種和防汛抗旱,保障“三夏”農資供應,確保農業在大災之年不減產。要抓好工業企業的改制改組和生產經營,引導企業特別是受災企業克服困難,合理調整生產計劃和進度,有關部門要認真協調解決好煤、油、運緊張的問題,確保工業經濟指標任務的完成。要抓好旅游經濟的恢復發展,各縣區和旅游部門要加大外宣力度,多渠道組織海內外客源,改進旅游接待服務,確保全市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要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切實排除地震災害造成的影響,搶抓當前的發展機遇,繼續堅持領導干部包抓項目責任制,積極引大引強入天。對今年確定的42個重點項目和14件惠民實事,要加強協調,加快實施,確保完成任務。要抓好商貿流通工作,積極組織事關群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市場供給,加強市場監管,保持正常的市場秩序,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要加大對重點工作推進的力度,明確目標責任,加強考核,全力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
四、堅持厲行節約,千方百計保障災后恢復重建資金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在組織生產自救和互助互濟,積極爭取國家、省上支持的基礎上,廣開融資渠道,采取政府投入、對口支援、社會募集、市場運作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災后重建資金。全市上下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市委、市政府決定公用經費壓縮5%,購車費、出國經費從6月1日實行零支出,嚴格控制慶典、展覽,禁止各種形式的評比和達標活動,暫停審批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堅決貫徹執行省上關于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監督檢查通知精神,對監督檢查的14項重點內容,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大力度,開展監督檢查,對資金使用和救災物資的發放一定要公開透明,不得截留挪用,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查處、嚴肅處理,確保每一筆資金和物資的安全有效使用。
五、堅持科學防震,全力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為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震情分析。加強余震監測預報,做好群眾宣傳工作,防震不能影響交通、不能污染環境、不能損壞公共設施。要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為災后重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隨著震情變化,及時引導組織群眾盡快拆除搭建的臨時帳篷。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明紀律、嚴格考核,干部職工要堅守工作崗位,按時上下班,不能因防震脫崗溜崗、遲到早退,保證正常的工作秩序。各類工業、商業企業,特別是商店、市場、餐飲、銀行、電信、景點等都要正常生產、正常經營。各級政法部門要加強社會面的控制,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穩定。
六、堅持改進作風,加強對恢復重建工作的組織領導
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任務重,難度大,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統一思想,明確認識,高度重視災后重建工作。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到抗震救災第一線,靠前指揮,加強督查,及時協調解決恢復重建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市縣區災后重建機構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領導,靠實責任,搞好協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恢復重建的強大合力。市縣區領導干部要落實包鄉、包企業和聯系點的制度,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切實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和恢復重建工作,確保整個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成效地進行。
目前,我們面臨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任務,時間緊迫,困難較多,責任重大。各級領導干部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堅定信心,團結一致,苦干實干,全力抓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