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悲慘世界》中有一句話:“人并不是一個圓心的圓圈,它是由兩個焦點構成的橢圓形,事物是一個焦點,思想是另一個焦點!蔽以趩碳掖笤褐锌吹搅艘粋事物焦點,就是這座大院。一直想尋找另外一個點——思想的焦點在什么地方?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展品中體現出的這個家族的精神力量是什么?這也許就是當年家庭的一個縮影。也許時間太久遠,在這個院子中看到的佛家的、儒家的、民俗的東西太多太亂,讓我有點眼花繚亂,一直找不到這個思想的焦點。接待我們的山西朋友很認真,老怕我在人群中被擠掉隊,總是招呼著讓我跟上大隊伍聽導游小姐的講解。導游小姐很多,她們把導游詞也背得很熟練,基本上都能達到倒背如流的地步,每個導游小姐手中都拿著一個大喇叭,聲音都開到最大的音量,我建議給我們領隊的導游小姐能不能不用大喇叭。她說,我的聲音小,怕大家聽不清。于是,一個小小的房間里好幾個導游小姐的大喇叭一起在比賽似的看誰的聲音大,各種嘈雜聲真讓人有點受不了。
在我看來,喬家大院就是中國幾百年封建社會在建筑上的一個縮影,一個樣板。但也有人不這樣看,參觀時我就聽到人群中有這樣的感嘆:“你看人家舊社會修的房子多好!規劃得多好!現在管城市規劃的這幫人真差勁,真沒有眼光!”我心里想,幸虧他沒有認出我是房地產發展商,否則對我的意見就更大了。如果真的像這位老兄說的,按封建地主宅院的方式去建設和規劃我們現代的城市,那一定是死路一條。今天的中國有好些城市建設也就是按這種封建的土圍子規劃來建設的,把過去在這座城市中留下的任何建筑和文物全都拆除干凈,按照自己的封建思想和土財主的審美觀,用今天新的材料、設備、建了一座又一座模仿古建筑的假古董。
我想我們在規劃城市時應該保留好的東西,不要破壞歷史給我們傳承下來的財富,同時對于新建設的城市和房子應該用今天的思想、這個時代的精神和先進的材料、設備去建設,這才是有價值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將我們這個時代的財富繼續傳承給子孫后代。
孫中山給閻錫山的題詞
閻家的正房
閻家五姑娘住過的房子
在閻家的房頂上遠看
喬家的西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