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臨夏訊(記者張海泳 張蔚波)2005年,對臨夏市的35萬農民來說是個豐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198元,實現了7%的較快增長,創歷史新高,達到3037元。
據臨夏市統計部門分析,去年該市農民收入之所以能實現較快增長,主要是各種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使農副產品價格一直穩定在較高的價位上,刺激和帶動了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去年,臨夏市嚴格落實兌現了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等支農惠農政策,免征了農業稅,使全市農民享受的政策性補助大幅增加,促進了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顯著增加。據統計,去年臨夏市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比上年增長了11.5%。
去年,臨夏市加大了對畜牧養殖的支持力度,落實了世界銀行畜牧綜合發展項目貸款42萬元,調進良種荷斯坦奶牛50頭,為畜牧養殖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年畜牧業總產值累計完成1.1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4.9%。
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大幅增高,農民工的勞動報酬相應提高。至去年底,該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15元,同比凈增257元,增幅達到39.1%,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