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些群眾不能打擊報復,如果發生類似情況,要嚴格處理;第二要通過媒體的介入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曝光,媒體的嗅覺是敏銳的,只要是客觀如實的報道,我們都是支持的;第三,我們要修正我們監管體制,真正的對這部分“一把手”進行監督管理,對不能如實反映監督管理職能的單位要進行嚴肅處理,達到層層監管、環環監管、橫向監管、縱向監管的立體式監管體系,讓單位“一把手”和手握職權的行政單位領導真正的感覺到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人民的監督管理之下的,是公開的、透明的,這樣他們才不想貪、不敢貪;
第四,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要樹立群眾利益高于個人得益,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正確對待群眾所提出和反映的問題,實事求事的為人民辦事。綜上所述是我對這篇文章的總的一個看法,貧困縣為什么能受賄1500萬,我覺得一方面有縣委書記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有問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我國的監管不力,近期發生的“牛肉膏、毒奶粉事件”無一不反映出我國監管體制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反思為什么我們總是在出現問題之后才會有所行動,“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古人尚且如此,我們這些監管部門的領導干部更應該如此了,為人民服務是你們的宗旨,請認真的履行你們的職責,因為你們是維護社會公平的使者,是創建社會主和和諧社會的守護者!張明
貪官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特別是但他們輕而易舉的得到不勞而獲的東西。他們會肆無忌憚的貪污。首先應該加強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就是加強監管力度。現在省里的紀檢委也不能對省里的一把手進行監管。因為畢竟是他的下屬。應該提高紀檢委的級別,縣里的應該比縣委書記高半格。以此類推。使紀檢部門發揮他們的作用。劉飛
“一把手”幾乎壟斷了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人事、資源、紀檢、司法、財政的所有大權,真是一方諸侯,大權在握了。如此的大權,失去監控,失去制約,不但貪腐是一個遲早的問題,損失的更是一方百姓的溫飽與幸福,百姓對政府及黨政干部的公信力,助推了社會道德的滑坡。近年來的一個個省部級、縣市級乃至于科局級重大特權腐敗,及其窩案,給出了我國民主政治體制改革確實滯后的實證。讓人欣慰的是,目前在少數地方開始施行鄉鎮主要領導干部直選,盼望大力推廣,給社會風氣好轉一個真實的信號。栗彥卿
群眾民主意識淡泊,官員政治、經濟、文化一手抓,缺乏監管,這是偏遠地區存在的一個普遍現像,政府每年都在加大扶貧力度,為什么有些地方還是那么窮,政府的扶貧款項到底進了誰的口袋,可想而之。政府應加強監管辦度,不給那些貪官可乘之機,加強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徐文
再貧瘠的土壤也能開出腐敗之花,要根除,惟有除根。林冉冉
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官員的選拔并非唯能是舉。民主集中制在部分地區并未完全體現出,集中倒是非常明顯。根深蒂固的關系網絡,權傾一方的肆無忌憚,他貪的不是贓,是百姓的血。張俊
絕對權力只會帶來絕對腐敗。在現存體制下,紀委歸同級黨委管,坐了一把手的莊就能一手遮天。楊菁
有這樣的蛀蟲,這個地方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才奇怪呢!龍在天
可見貧困地區最迫切需要的不是資金支援,而是切實的制度保障。小王
當官的為何搞政績?搞政績就以為這工程多,工程多了自然可以從中撈取好處。于明濤
這些貪官,往往都是有能力的人,他們也曾經為一方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只是在成就面前,他們可能因為沒有得到認可或者是他們認為的回報,所以心理失衡了,扭曲了;也可能是在整個大環境下,他們不得不去同流合污,畢竟一個人在團體中,很渺小的!江琰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為一個地方的父母官想的不是千方百計為人民謀福祉,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謀利益,說明他毫無黨性可言,貪婪之極。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了我們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監督不到位。從此案例得到的教訓是,中央應加大懲治腐敗的力度和決心,進一步完善監督制度,分算一把手的權利。王新
廣州之行,談到東莞的KTV、酒吧、迪廳文化,突然有人說認識一個被包養的情婦,她在東莞有2套房子,4個商鋪。都是包養她的男人給她的。而這個男人只是街道辦事處主任。我感嘆有錢的地方賺錢多容易,官員撈錢都恐怖?戳诉@個受賄1500萬。我的感想是:無論哪里的官都是有油水可撈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汝,莫我肯德!迸岁棵
像這樣的案例(或大或。┛峙挛覀兌家呀浻悬c點司空見慣了。一說到這里民眾都很氣憤,但是卻沒見幾個出面敢言敢怒啊,真的是民眾都愚鈍嗎??那為什么中國有這么多的高學歷,而且都多的沒地方消耗?然而我們每次聽到的官方說法是體制機制不夠完善,人民的監督意思不強,如此。這些話是不是聽得都有點起耳繭了。眾所周知,我黨我國一貫是主張民主集中的領導機制,但是我們經?吹降亩际羌,對集中的是敬畏多重,如何也見不到民主之光。大家都說要拓寬群眾的話語權,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等的渠道,也有政府大勢宣傳,如火如荼,可謂是驚天動的,廣散其民主之科學,民主之先進,但是民眾還是民眾,領導還是領導,井水犯不上河水,汾為汾,渭為渭,而政績是沖沖的往上漲!陳子龍
欲望是與生俱來的,伴隨每個人赤條條來去,古往今來,無論你是誰,概莫能外。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暫。于是,人總是往高處走的。因為歷史需要前進,社會需要發展,個人也要進步,只不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低調、有的人張揚,有的人掛在嘴上、有的人寫在臉上,有的人憤青、有的人斂財,有的人來去匆匆、有的人閑庭信步,有的人會流芳百世、有的人則遺臭萬年?
欲無止境,清朝時代有詩云:“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無田少根基;門前買下田千頃,又思出門少馬騎;廄里買回千匹馬,又思無官被人欺;做個縣官還嫌小,要到朝中掛紫衣?”
改革開放的今天,高樓大廈,香車美女、美酒佳肴、股票別墅、工資待遇,等等無不在誘惑著每個人的欲望。然而也正是這種欲望給整個社會帶來生機與活力,讓我們懂得生命的意義,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但同時有的人卻放縱了自己,不知道欲海難填,最后只剩下對生命的欲望,甚至連想象的機會也沒有了。這位縣太爺正是如此。侯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