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捷報頻傳
災情發生后,8月13日,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楊映祥緊急趕赴成縣,深入搶險現場指揮施工,并組織國省干線項目辦和我市交通運輸局、隴南公路總段300余名干部職工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詠中于8月15日到達成縣災區,先后察看了國道316線天水至江洛、江洛至徽縣以及國道205線江洛至成縣公路受災情況,先后三次在成縣召開了現場會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會后,市交通、公路等部門組織大型挖掘機、推土機、應急保障通訊車等設備迅速趕赴災區。
武罐高速、蘭渝鐵路、國省道干線災后重建項目部組織應急搶險人員和挖掘機、裝載機、翻斗車等應急搶險設備支援成縣、徽縣重災區。
8月15日下午,市交通局緊急抽調的市公路工程總公司、宏遠工程公司、興朝工程公司、興團工程公司、隴南昭通工程公司、蘭渝鐵路項目辦中交二工局工程隊等六支隊伍,共有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輛等施工機械46臺,施工人員352名已全部到位。
從15日下午開始,施工隊伍本著分秒必爭的抗洪救災精神,人員輪換機械不停,通過晝夜奮戰,至16日晚12時,已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交通部門、重大項目工程隊、沿線受災群眾等在大災來臨之時,形成了應急處置的巨大合力,聚集成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國道316線通了!國道212線通了!青黃縣鄉公路通了!
14日,當聽到國道316線全線打通的消息后,正在隴南指導救災工作的副省長石軍對市交通部門的工作非常滿意,他說:“沒想到公路毀壞到如此嚴重的程度,在交通部門的連夜奮戰下,兩天時間就搶通了,你們不負重望,令人感動!
16日,專程趕赴成縣黃渚察看災情的省委書記陸浩,看到通往災區的道路在大面積毀壞的情況下,恢復通行,對交通部門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
通往黃渚災區的路通了,黃渚不再是“孤島“,一批批滯留在公路邊的攜帶重型裝備的解放軍官兵,沿著剛剛開通的路段緩緩向前開進。一輛輛拉運救災物資的車輛通過生命線將藥品、食品送到了災民的手里。
黃渚這邊的路通了,一些偏僻鄉村的道路還在中斷,交通部門的干部職工顧不上休整,又轉戰新的戰場。
馳援舟曲鄰里情深
在全力搶通隴南暴洪災害中受損路段之前,隴南交通部門已在相鄰的舟曲縣奮戰了4個晝夜。
8月7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害發生后,隴南市交通運輸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迅速行動起來,及時協調、調集各方面力量,緊急馳援舟曲搶險救災。
災情發生第一時刻,隴南市交通運輸局即本著就近救援的原則,組織宕昌縣交通局救援隊,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積極參與搶險。宕昌縣交通局副局長劉軍1小時內調集裝載機4臺、運輸車2輛,冒著大雨和落石,連夜出發,先后打通被泥石流沖毀的國道212線化馬神泉段、清水子段,奮戰4小時后,于8日凌晨8時搶通了國道212線。隨后,救援隊采取邊推進邊搶修的辦法,迅速向舟曲推進,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修,打通安子坪溝泥石流段,于上午10時搶通了通往舟曲的道路。為武警官兵搶險救災人員及時通行提供了保障。
與此同時,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鄭作棟第一時間趕到一線,全力組織搶險救災工作,并調集大型工程設備挖掘機、裝載機32臺、工程技術人員、駕駛人員、民工等80多人;組織應急客運車10輛,應急貨運車5輛赴舟曲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從8月9日開始,集中力量在縣城主干街道實施封堵工作,通過機械挖砂清淤,運砂填堵、砂袋封口等工程措施,9日下午6時許,成功封堵了白龍江進入舟曲縣城主干街道的洪水涌入口。同時,動用工程機械,開辟臨時停車場3處,保證了救援機械、車輛的停放和救援物資的裝卸堆放。
搶險救災期間,隴南市交通運輸搶險救援隊發揚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精神,住帳篷、啃干糧、喝涼水、戰酷暑,冒險實施救援,共投入搶險人員1500多人,大型設備50多臺次,清除街道淤泥300米,封堵砂袋1000多個,挖運泥石流300多立方米,運送設備20多趟,運送過往群眾和救災人員1000多人次。
8月11日,隴南市交通運輸局全體干部職工為舟曲災區捐款9100元,表達了隴南交通運輸局對災區人民的慰問之情。8月12日,應蘭州軍區第21集團軍何軍長要求,隴南市交通運輸局及時調配翻斗車15臺、挖掘機2臺、裝載機1臺運抵舟曲后,配合21軍管官兵開展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共清理淤泥、石塊、堵塞物共計700多立方米,為加快舟曲抗洪搶險救災進度,排除城區險情贏得了時間。
8月2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甘肅省總工會組織了“搶險救災‘工人先鋒號’”評選活動;顒又校捎陔]南市交通運輸系統在這次援舟搶險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在這場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面前,隴南交通人用鋼鐵般的意志筑起了一條條摧不垮的堅實大道,用壓不垮的脊梁支撐起通往災區的一條條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