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生命線”的暢通
——隴南市交通部門全力搶通暴洪災害受損路段紀實
成縣告急!黃渚告急!
316線中斷!205線受阻!
8月12日,一場特大暴洪沖斷了隴南境內多條交通要道,隴南交通設施遭受嚴重破壞。
國道212線宕昌至沙灣段、省道205線江武路、國道316線江天路等多條國省干線公路均不同程度出現水毀、泥石流和塌方,交通中斷。
成縣、徽縣、西和縣、禮縣等縣的16條縣道473公里、10條鄉道172公里、297條通村公路2729公里因暴洪、滑坡、泥石流中斷,34座橋梁受損或被沖垮。
尤其是青河沿至黃渚公路多處垮塌,道路完全中斷,黃渚成了一座孤鎮。
暴洪發生后,受災群眾期待著交通早一分鐘通暢,各級領導等待著道路搶通的消息,緊急轉移群眾、迅速運送物資等一系列刻不容緩的救災任務急切地需要交通的承載,一時間搶通道路成了焦點。“快!快!快!以最快的速度打通生命線!”
在巨大災害面前,市、縣交通部門立即啟動應急方案,沉著應對,科學決策,全力以赴投入搶通第一線。
困難再大決不退縮
交通中斷!進入災區、關注災區、支援災區的步伐被生生阻斷,早一秒搶通就多一份希望。
災情就是命令。8月12日上午,市委書記王璽玉、市長許文海等領導、分管交通的副市長崔景瑜和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第一時間前往洪災現場察看災情。當時,國道316線水毀嚴重,螞蟥溝段已被無情的洪水攔腰斬斷,根本無法通行。通往重災區黃渚的道路多處中斷,救援人員無法進入,黃渚鎮被困的1萬多名群眾的生命正在遭受威脅。“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退縮,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打通通往災區的生命線,保證救災部隊和車輛的進入,為抗洪救災贏得時間。”隴南交通人信心堅定。
市交通部門迅速組織的搶修隊全速挺進,盡管行進的沿路塌方、泥石流隨時發生,有些地方,道路上的滑坡只要鏟車一鏟,新的滑坡又會流下來,可以說是一邊鏟,一邊滑,被洪水沖下的石頭、樹枝,被風吹斷的電線隨處都是,尤其靠近河邊道路的路基被洪水沖涮得所剩無幾,一些路面懸空在洪水上,完全經受不住大型機械的碾壓,一個不小心就會掉入河中,被洪水吞沒。
面對諸多困難和生命危險,交通人沒有退縮,他們在洪水和泥石流中強行推進,在河道中開挖,向路基塌陷、斷裂處回填,清理路面的淤泥、滑坡等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為了在第一時間搶通進入災區的道路,市交通部門當即決定就近從徽縣、成縣調動裝載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和工程技術人員冒雨修筑便道。但由于水毀路段缺口寬達6米之多,長達50多米、深及10余米,加之徽縣麻沿公路養護段拌和料場及5間房屋阻擋,無法前行,四臺機械,100多人連續奮戰。
雨越下越大,大家個個渾身都是泥,衣服、褲子全部濕透了,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在市縣交通部門領導的帶領下,大家一直干到凌晨一點多鐘。
10米,100米,500米,被洪魔阻斷的路在一步步向前延伸著。
當晚,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在徽縣江洛鎮召開會議,決定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調集徽縣、成縣能調集的力量,全力以赴,在最短的時間搶通道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市交通局連夜召開會議,與參加抗洪搶險的成縣縣委、政府領導和成縣交通局、徽縣交通局負責人研究制定方案。
13日上午6時,隴南市交通運輸局和徽縣、成縣交通局的負責人及工程技術人員與省交通運輸廳國省干線災后重建項目辦主任趙河清,帶領著從徽成兩縣調集的8臺大型工程機械從江洛出發,發起了搶修道路的突擊戰,同時,徽縣交通局馬文杰局長帶領700多民工,迅速投入清淤清障工作中。于上午9時30分打通了第一條由螞蟥溝通往清河沿的便道。
在搶通過程中,施工人員采取搶通先行,整修跟進的原則,由施工隊伍先拉開口子、打開便道,再由公路養護及時整修夯實路基,隨時跟進、細化完善,確保新開通道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條件。經過全體參戰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午12時,終于打通了江洛至清河沿的道路。“一二三加油!”“向前,向前,繼續向前”,現場指揮的市縣交通局負責人和施工人員,挖土、平路、前進,七八個小時的連續作戰,泥水灌滿了他們的鞋子,根本顧不上管,半截褲子被泥漿浸透,來不及往上卷一下,臉上的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更是顧不上擦一把。
在大家爭分奪秒的苦干下,整理出來的道路向前延伸著,到達青河沿小學時,搶修隊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朝國道316線麻沿方向推進,一路向黃渚鎮進發。
當晚7時30分,在艱難中挺進的一路搶險隊,在黃渚鎮小嶺村與先期抵達的副市長崔景瑜帶領的成縣交通局搶險隊匯合。
搶修隊伍顧不上休息,喝口礦泉水,繼續向前,先是打通小嶺村斷頭路,整修了張莊泥石流路段,不斷向黃渚方向前進。
14日凌晨1時,通往黃渚的道路終于被打通,為黃渚鎮開辟了一條救援生命線,從斷路到搶通只用了34個小時。
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隴南市交通道路搶修隊開挖土石方、清理泥石流3萬多立方米,恢復水毀路段1.8公里,新開辟道路18公里。
與此同時,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茍小明、剛維杰、賈周云、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瀛海等同志,分赴康縣、西和、禮縣等受災縣,全力以赴投入道路搶險的艱巨任務中。
從8月12日至8月14日,市縣交通部門在國道316線、江武路、清河沿至黃渚等水毀路段共投入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設備30多臺,專業施工隊8支,專業施工人員120多人,抽調民工700多人,展開了搶通生命線的交通大會戰。
捷報一個一個傳來:
國道316線江天路徽縣江洛至八盤山段搶通便道通行;
國道212線麻子川至宕昌至武都段、省道313線兩河口至舟曲段搶通便道通行;
國道316線徽縣江洛至游龍川段搶通便道通行;
省道205線江武路成縣至江洛段基本搶通……
分秒必爭保障暢通
8月14日晚,市委、市政府召開成縣“8·12”特大暴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會議,要求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青河沿至黃渚的水毀路段不但要保通而且要保暢,確保救災物資從國道316線順暢到達黃渚災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交通運輸局連夜成立青黃路保暢領導小組,下設工程組和兩個后勤保障小組。決定通過工程措施使水毀路段達到水毀前的寬度,能錯車、不陷車的要求。由成縣交通局負責工程實施,徽縣交通局負責協調,在10個水毀路段上調集6支施工隊伍進行施工。
8月16日,夜幕已經降臨,但此時的成縣暴洪災區救災車輛、工程機械和人員依然忙碌不休,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搶修通往黃渚重災區道路的任務,6支施工隊分別在江洛至黃渚道路的12個點展開晝夜施工。渴了,喝瓶礦泉水,餓了,找來方便面干啃上兩口,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
在青河沿甘溝的第二個施工點,已連續作戰5天的鄭作棟局長告訴記者:“道路關系著災區人民的安危,道路是通往災區的生命線,一刻也不能耽誤。我們必須抓緊施工,特別是利用晚間車輛少的有利條件開展夜間搶修,才能力爭早日修復水毀道路,早日實現雙向通車,保證救災物資和人員的大量進入。”
在此期間,市運管局組織成徽兩縣運管部門集結客貨車輛60輛,在成縣組織出租車20多輛,公交車15輛,長途汽車16輛,組成“愛心救災車”車隊,穿梭在黃渚—江洛—成縣免費運送施工人員和受災群眾,運送救災物資。像一條愛心暖流,流動在災區,流動在災區群眾心中。同時,調集徽、成二縣運管人員,加強天武公路沿線交通管制,盡量減少進災區的車輛,減少交通壓力,保證公路暢通。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加班加點;沒人喊苦叫累,只有責任在肩;沒人臨危退縮,只有忙碌的身影在奔波。事實證明,隴南交通人經受住了大災考驗。在災難面前,在使命面前,他們的手中,緊緊攥著災區百姓生命的希望和尊嚴,把交通人傲然于天地的本色,揮灑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