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延伸:
博客開發商
信心大振,陳彤拍板:把那些名人都拉進來。
有人調侃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說他最近的工作有點像房地產商:先把房子鑰匙塞進幾位名人手里,再轉身對外面排隊的群眾高喊:“快進來吧!和偶像們在一起!”還有人說,新浪干的活像武俠小說組織英雄大會,撒出英雄帖,能不能請得來大俠,一看大俠有無檔期,二看邀請者有沒有面子。
按陳彤的安排,從10月開始,副總編輯侯小強一直努力說服名作家、藝人、名導演、媒體大腕入住新浪博客,如果誰不會用博客,他還派人去教。住戶名單上已經有了余華、張海迪、陳染、徐靜蕾、吳小莉、閭丘露薇、張靚穎、郭敬明、韓寒……似乎是打算把各個年齡段的偶像在此集合。
“陳凱歌答應11月中旬開通他的博客!标愅f,“張藝謀、馮小剛兩位導演和龍永圖先生也答應寫了,不過他們最近比較忙。還有一些名人也答應了,不過在正式公布他們的博客前,希望我們暫時保密!
關于“忙”的問題,陳彤和同事們曾經激烈地爭辯過。有人懷疑:“偶像們哪有空寫博啊……”為了做個試驗,陳彤決定邀請余華來寫:一來因為他和余華私交甚好,二來因為余華是新浪眾多文學青年的偶像,三也因為余作家有一本寫了一半的書,許多人等著看《兄弟》下集,還能有誰比他更忙嗎?
結果出乎許多人預料,余華關了手機拔了電話線,改用博客跟外界交流了。不過他雖然是知名作家,卻是博客新手:有個網友匿名留言,自稱賈平凹,他就深信不疑地跟此人探討起了文學問題。一直到賈作家刊出了聲明,說自己還不會上網,那個“賈平凹”不是他。
余華對博客寫作非常認真,甚至帶了點激動和癡迷,這讓陳彤信心大振:忙人也有博客的需要!陳彤拍板:把那些名人都拉進來。于是侯小強在一次出差回北京的火車上,把手機里的名人電話打了個遍。30多人里,20多位答應了他的要求。
“他們再怎么忙,也需要表達自己,需要傾訴。”侯小強說。
老一輩不如新生代適應
“人家網站那么信任我,開了版面邀請我過去。我怎么能浪費版面、辜負編輯的信任呢……”陳染說。
偶像們是住進來了,但能不能住得慣,還得看新浪的“物業管理”水平。侯小強每天都要去幾位偶像的博客上看看,如果幾天沒寫,他就得打電話過去問問情況:最近怎么不想寫東西啊……
張海迪的博客是侯小強重點關注的。雖然張海迪是1980年代的偶像,她的博客卻充滿年輕的氣息:她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也貼出自家客廳的照片。如果有人夸她家裝得漂亮,她會很高興。
有一次,一連幾天她的博客沒有更新。侯小強的電話就打了過去:“她說,你對我們山東作協別的作家不夠關注,我生氣了,所以不寫了!”侯小強有點著急:“哪位啊?我一定給他們也開博客……”電話那頭傳來了笑聲,侯小強才發現她是跟自己開玩笑。
張海迪把博客叫做“布勞格”,在她心中,“布勞格應該成為一個充滿真誠和善良的花園,而不是惡意炒作的灰燼!睅е@種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愿望,她很快地適應了博客這個新的陣地。
作家陳染則感到一些不適應,過去她發表作品的地方是報紙、雜志、出版社!拔移鋵嵅涣私馐裁词遣┛汀!焙钚娊忉屃撕镁茫惾九靼琢艘粋大概:“就是在網上寫東西是吧,可是我不會操作。”侯小強決定派人去教她,可是她正好那幾天很忙。陳染決定把過去在報紙上發表的幾篇文章交給新浪,讓編輯幫她發上去!罢埬x者解釋一下,這是編輯代發的,還不是我在寫!标惾痉浅UJ真地要求做這個聲明。
“當時想的是,忙過這陣我再開始學。”陳染說,“可是我想到用博客要直接面對陌生人就很不舒服———我對跟別人這么接觸感到緊張。我覺得一個作家還是應該用作品說話。”
有朋友建議陳染謝絕邀請,可是她覺得那樣很不好:“人家網站那么信任我,開了版面邀請我過去,我怎么能浪費版面,辜負編輯的信任呢……”
劉震云的博客簡單直接得多,“文集”是他的定位。他的博客上每天出現一章《溫故一九四二》。他開篇就說“我不懂博客”。
和老一輩偶像相比,新偶像的博客更接近連環畫。一來他們現在正是盛名期,比較忙,又是數碼人類,多發點照片,粉絲們也愛看。但是文字太少,往往引起懷疑。曾經有記者問郭敬明:聽說是編輯替你寫的?郭敬明只好再次聲明,是自己寫的。
![朱偉的知識分享型博客](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14/xinsrc_1721102141328140170559.jpg)
朱偉的知識分享型博客
愛知博客
在喜歡表達情感的中國博客中,朱偉算是“少數派”。他寫的是“知識分享型博客”。
11月6日,朱偉博客的開通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他的一個前手下在自己的博里寫:“笑瘋掉了,原來朱偉同志天天隱藏在他的小房間里,干的事情,我這下全知道了。”
朱偉是被陳彤拉來的。這位《三聯生活周刊》的主編,按照陳彤的說法,“并不能算是名人,卻是很有影響的媒體工作者,目前我們還沒有大力推薦他的博客”。但是他的博客卻在開設不久就已經訪問過萬。
朱偉先看了一些別人的博客,感覺一群朋友之間互相逗趣調侃或者展示自己的比較多,“沒有肌膚之親、思想碰撞,只能自己樂一樂,沒意思!
他決定做一個分享知識型的博客:每天讀什么書,干什么工作,聽什么音樂。他寫得很“實”,寫到哪個同事晚交了稿子,都寫上真實姓名。他還會幫網友找哪本不好找的書,也有人送書給他。
朱偉還發揚鄒韜奮時期的三聯老傳統,和讀者親密交流。有人留言對雜志提意見,有的指責還挺激烈,朱偉都回答得非常認真!疤さ囊庖娐,那我也就激烈點回復回去。沒關系,網絡就是這樣!
盡管自稱“激烈回復”,《日知錄》還是新浪博客當中“最和諧”的博客之一。寫了這么多天,朱偉算算投入的精力和收獲,覺得挺值。“我希望把這個博客辦成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分享知識的場所。”
愛秀博客
“我是一個在北京開發房地產的商人,非常地向往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迸耸僬f。
“你等等,我打開我博客看一下。”潘石屹在電話那邊說。幾十秒之后,他非常得意地報了一數字,“到剛才為止(包括他自己點的那一下),是61226!”
每天在博客上寫文章發圖片,已經成了這位房地產商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客上除了一些關于地產方面的預測,還有他的攝影作品、人生感悟。他展示自己的行程:他怎么在寺廟里跟貧窮的小和尚聊天,后來給了小和尚100塊錢;怎么爬上漢景帝的墓頂,累了在皇帝頭上睡午覺;如何全家去吃魚翅撈飯,兩人點一碗還被父親批評。他還告訴大家自己在新樓盤開工時向土地爺供了一口豬,以便保佑工地上不出事故工人平安。
“我是一個在北京開發房地產的商人,非常地向往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彼谝黄恼庐斨袑懙。
單單向往是不夠的,他更愛展示自己認識到的“豐富的精神世界”:“我喜歡寫一些歷史、文化類的東西。比如竹林七賢,那個嵇康,我比較欣賞,還有葵丘之盟,我那天寫文章說,這是中國最早的契約。”潘石屹談起自己的文化興致勃勃,“嘿,還真有那么多人給我回,有人還在回復當中貼了好多關于這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我這才大長見識,哎呀,原來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潘石屹本來在自己的SOHO小報網上有一個博客,也搜羅了一些文化人到那里安家?墒切吕瞬┛鸵婚_,他自己先投奔來了,本來想的是“開一家分店好了”,“沒想到每天的訪問量是我過去那個博客的十倍。想想看,我寫一本書的話,可能費更大的精力,但會有6萬人認真讀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