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博客探秘
世界一度被劃分為兩個:虛擬和現實。每個人都有在兩個世界游走的權力,名人們自然也不例外。在突如其來的一瞬間,名人們都想讓大家通過博客這一新興的網絡平臺聽到他們的聲音。
![韓寒的博客,該放自己照片的地方,他放了一只小狗](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14/xinsrc_1521102141328859310188.jpg)
韓寒的博客,該放自己照片的地方,他放了一只小狗 來源:南方周末
記者連日來密切注意數位名人的博客內容,鳳凰衛視名主持吳小莉的博客多為心情隨筆或是簡短的日記,例如從女兒身上感悟生命、周末一天的行程和心情,又或是一些壓箱底沒發表的雜志約稿,再有就是一些她的訪談花絮……這位名嘴主持出書兩不誤,寫寫簡短的博客自然不在話下。不過時間也是吳小莉的最大敵人,她也不能保證每天都寫,忙的時候就只發些照片。雖然如此,每一篇文字和每一張照片后都有留言無數。
徐靜蕾的博客自10月25日開設以來,這個勤奮的才女已經寫了《我的博客試驗田》、《老鄭的演唱會》、《我和爸爸》等十多篇隨筆,和大家分享細碎的生活點滴。余秋雨在他的博客中的一篇《把人生當事業》,讓普通網友看到了他的犀利與無奈,很多網友都忍不住跟帖表示:“終于有博客這樣一個空間零距離地接近余先生……”余華的博客上多為《活著》的英、日、韓等外文版本和幾篇散文;郭敬明的博客多為他的生活照,還透露要跟一個心儀已久的大導演合作,以及關于新書《光線消失的井池》的心情散記;韓寒的博客是近兩天的賽車照片以及比賽心情;海巖的博客完全成了他的新作、新劇的宣傳陣地,新劇男女演員的照片,還有自己養的寵物的照片……
一時間,名人的博客看還是不看也成了一個重要的命題。他們的幾張照片、寥寥數語,超過以往積攢很長時間和人氣的網絡寫手。也有網友對名人博客熟視無睹,認為這不過又是一次商業行為。名人博客中鮮有包含實質性的內容是他們無視名人博客的重要原因。
名人博客千姿百態
■廣告博客
開此先河的自然是“追金公主”小S,她的個人博客就是為了某化妝品代言而開的。
■貼圖博客
李湘博客上的照片遠遠多于文字,而且都是藝術照,張張名牌傍身。郭敬明則把生活照都拍排成了藝術照,搭配自己的文字。
■作品博客
余華在博客上發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先前出版的《兄弟》也曾經在某讀書網站上連載;高曉松在博客上發表最新創作的歌曲《彼得堡遺書》,可能在他明年正式發表之前就被所有歌迷背出歌詞了。
■空號博客
在一位文化名人的博客網上,專欄中的自我介紹長達1100字,但有意思的是,他的博客里除此之外空無一字,不知是太忙,還是別人幫忙注冊的,以防搶注?
■企宣博客
這大概是名人們用得最多的博客類型,在博客上記錄自己的工作日程、內容,順便和粉絲聊幾句,主要是作為正式工作的輔助工具。
名人博客,你喜歡看嗎?
博客拉近了名人和普通人的距離,形成溝通的平臺。有網友號召:“注冊個博客,和名人做鄰居!钡灿胁簧偃苏J為,名人的博客其實沒什么看頭。
支持者 不看白不看
●有吸引力。至少可以從中看出名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狀態。以前這些內容狗仔隊不知道要花多大力氣才能挖掘出來,現在人家名人自動抖出來給你看,嘿,這樣新鮮又免費的八卦,不看白不看。
●將之當成一種交流平臺還不錯。比如余華的博客里留言就不少,有時候余華還挺耐心地與那些留言者進行文學和思想上的探討,這對于文學新人來說應該有所幫助。
反對者 看了也白看
●名人會有時間打理嗎?名人接受采訪的時候總是說,希望有一點睡覺的時間。老是不更新,讓博客荒蕪了也不好,那會是誰來代勞呢?助理還是網站編輯?這就不得而知了。而且,一些名人光是上傳一些照片或者文字,那和平時所見的相冊或雜志有什么區別呢?
●名人愿意在博客里暴露他的真實生活嗎?他們不是躲記者都來不及嗎?他們哪會像我們那樣,生怕有人不知道我們做點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記者謝正宜 實習生樊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