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
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甘谷而努力奮斗
——在中國共產黨甘谷縣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中共甘谷縣委書記 賈忠慧
![](/Files227/BeyondPic/2011-9/20/2011091810502987414.jpg)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共甘谷縣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
縣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把握發展大局,堅持科學發展,緊緊抓住國家及省市一系列政策機遇,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地震、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圍繞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甘谷這一目標,深入實施“強農、重工、活商、興教”四大戰略,圓滿完成了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五年來,我們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預計2011年底全縣生產總值達到35.55億元,年均增長15.29 %;大口徑財政收入達到3.15億元,年均增長37.9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3億元,年均增長46.86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1億元,年均增長20.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7元,年均增長15.32%;農民人均純收入3329元,年均增長15.13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大面積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和地膜穴播小麥等旱作農業新技術,糧食產量穩中有增。大力推進蔬菜、果椒、養殖等支柱產業規模化發展,“蔬菜栽培八大模式”面積逐年擴大,效益顯著提高,甘谷辣椒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一批農產品通過了無公害和綠色認證;新建了一批果椒基地和規模養殖小區;勞務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較快,農產品加工企業不斷壯大,農業商品化、規模化、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大唐甘谷發電廠、甘谷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等重點骨干企業建成投產,已成為全縣工業的支柱;“一區兩園”工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集聚效應逐步顯現;一批建筑建材、化工顏料、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煥發出新的活力;新恒達化工、天宏鞋業等4戶企業進入全市“10強50戶”行列。商貿旅游業日趨繁榮活躍。中國供銷甘肅東部(甘谷)物流中心已啟動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市場網絡體系逐步健全。全面落實家電下鄉及以舊換新等擴大內需政策,消費市場持續活躍,現代服務業有了新的發展。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旅游綜合收入逐年增加,旅游產業健康發展。
五年來,我們堅持項目帶動戰略,大規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通過多方爭取,累計實施了以災后重建、擴大內需為主的各類項目586個,完成總投資46億多元。縣城規模不斷擴大。新建和改造了南北濱河路、南環路、新城路等城區干道,“五縱九橫”的城市路網骨架基本形成;縣城西區城鄉一體化綜合開發工程全面實施;新建和改造了冀城廣場、火車站廣場、濱河公園等一批公共服務場所;實施了城區垃圾和污水處理、給排水等一批市政工程;改造硬化了城區主要巷道,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建成區面積大幅拓展;開發建成了一批住宅小區,加大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力度,縣城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大為改善。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完成了7個鄉鎮的小城鎮總體規劃和14個鄉鎮地形圖測繪;安遠、大石、金山、西坪等鄉鎮小城鎮建設扎實推進,全縣城鎮化水平大幅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西北部、六峰等4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建成,解決了20余萬群眾飲水不安全的問題。扶貧開發、小流域綜合治理、退耕還林、渭河堤防、灌區改造等一大批農業項目順利實施;省、市級新農村示范村和推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交通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天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3條縣級公路和7條通鄉公路鋪油硬化,大多數農村公路實現了硬化、砂礫化改造,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966公里,是2006年的5.9倍,基本實現了縣際公路順暢快捷、縣鄉公路鋪油硬化、鄉村公路通達通暢。
五年來,我們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老百姓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社會和民生事業全面推進。教育事業持續協調發展,“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提高,職業教育規模逐年擴大,高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連續十二年名列全市第一;實施了一大批教育基礎項目,辦學條件極大改善,中小學布局日趨合理。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文化項目建成使用;創作了《甘谷縣歌》、《睢陽魂》等較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創新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促進了廣場文化、鄉村文化和社區文化的繁榮發展;廣播電視數字化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縣醫院住院樓、縣中醫院住院樓和鄉鎮衛生院改擴建等項目全面建成;藥品零差率銷售全面實施,新農合報銷比例逐年提高,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不斷鞏固擴大,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覆蓋面逐年擴大,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住房、社保等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以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為重點的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救助標準逐年提高,保障面進一步擴大。計劃生育基層基礎不斷加強,實現了“省級優質服務縣”創建目標。體育事業長足發展,“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成果不斷鞏固提高。
五年來,我們堅持和諧社會建設,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科學發展的良好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健全完善了縣委議事決策和運行機制,縣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維護公共安全、應對自然災害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斷提高。全面落實“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法律知識“六進”活動,依法治縣進程全面推進。加強“平安甘谷”建設,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禁毒專項斗爭,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社會治安秩序持續好轉。著力排查調處矛盾糾紛,認真解決各類信訪突出問題,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和信訪積案得到有效解決。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愛國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工會、共青團、婦聯、老干部、科協、雙擁共建、殘疾人等工作都有了新的進步。
五年來,我們堅持改革創新,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加快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增強。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因企施策,攻堅克難,全面完成了縣屬國有集體企業改革,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開發步伐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縣鄉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改革有序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和國有資產管理等改革成效明顯,縣鄉財政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城鄉醫療衛生和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完善。全方位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積極組團參加蘭洽會、西交會、伏羲文化旅游節等重大節會活動,加強與關中地區的交流合作,廣泛開展招商引資,累計簽約項目78項,引進資金40.47億元。
五年來,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深入推進黨建創新,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提高。精心組織,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有效解決了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進一步增強。注重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干部思想,大力宣傳黨在新時期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大力宣傳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大力宣傳不甘落后、奮發進取的先進典型,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全縣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和思想保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調整優化了各級領導班子,順利完成了鄉村兩級換屆,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結構更趨合理、活力顯著增強。深化“三級聯創”、“雙培雙帶”和“四議三雙”等活動,注重各級各類黨建示范點的創建,分領域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村干部待遇激勵保障機制全面落實,村級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村級活動場所基本實現“全覆蓋”;遠程教育的作用得到較好發揮;機關、社區和“兩新”組織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黨員隊伍不斷壯大,整體素質明顯提升,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深入開展廉潔從政教育,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專項治理和監督檢查,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為加快發展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回顧過去的五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銳意進取、團結拼搏,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難關,取得了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發展步伐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甘谷歷屆班子傳承接力、繼往開來的結果,是各位離退休老干部理解支持和熱心幫助的結果,是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全體共產黨員、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和扎實工作的結果,是社會各界人士同心協力和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向全縣廣大共產黨員和干部群眾,向所有為甘谷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五年的探索和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驗,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
——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完善思路,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前提基礎。歷屆縣委堅持科學發展,立足縣情實際,不斷探索實踐,逐步形成的“強農、重工、活商、興教”四大戰略和“以商興城、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全面發展”的總體思路以及“一城、三園、四基地”的發展構想,實踐證明是符合甘谷實際的,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并不斷充實完善。
——搶抓發展機遇,堅持項目帶動戰略,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發展是第一要務,是全縣人民的強烈期盼。政策就是機遇,就是項目。抓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的思想,認真研究國家宏觀形勢和政策導向,搶抓機遇,搶抓項目。只有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項目工作,多爭項目,實施好項目,才能不斷夯實基礎,增強后勁,加快發展。
——堅持執政為民,切實解決各類民生問題,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認真貫徹“和諧抓民生”的重大工作部署,堅持每年興辦一批重大惠民實事,解決一批重大民生問題,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實證明,只有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理解和支持,才能把甘谷的各項事業推向前進。
——加大改革力度,創新體制機制,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把推進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始終把上級要求與甘谷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改革創新永無止境,必須大力推進。
——加強團結協作,形成強大合力,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團結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只要全縣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困難面前團結攻堅,在關鍵時刻協同作戰,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團結協作的精神在任何時期都必須大力弘揚。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是推動跨越式發展的根本保證。加快發展,關鍵在黨。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牢牢植根于人民群眾,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帶領全縣人民努力拼搏,共同奮斗,我們的事業將會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
五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五年來的經驗彌足珍貴。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發展的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農民收入增長不快;工業規模較小,主導地位不突出;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社會事業欠賬較大;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改善民生的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部分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黨性觀念不強、工作效率不高;個別基層組織軟弱渙散,黨群干群關系不夠密切。對于這些矛盾和問題,今后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