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過去謀劃未來突出重點加快發展
———魅力天水系列報道之訪甘谷縣委書記白曉玲
“十五”以來,甘谷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委“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保證抓黨建”的戰略部署,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扎實苦干,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新年伊始,甘谷縣委書記白曉玲就甘谷縣“十一五”發展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白曉玲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甘谷縣將面臨許多發展良機,從大的方面看,國家繼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建設天水關中經濟帶,東南沿海產業開始向中西部梯度轉移,發展的空間很大;從小的方面講,隨著大唐甘谷電廠技改、天定高速公路、通鄉油路工程、通村油路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實施,甘谷經濟社會發展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基于對發展形勢的判斷,甘谷縣集思廣益,確定了“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發揮比較優勢,挖掘發展潛力,全力實施“24332”工程,圍繞兩大奮斗目標(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四大發展戰略(強農、重工、活商、興教);突出三大工作重點(把基礎做實,把產業做大,把環境做優);加快三大建設步伐(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實現兩大協調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把基礎做實,就是要做好農田水利、交通運輸、城鎮建設和社會事業四大基礎設施建設;把產業做大,就是抓好建筑建材、特色農業、農副產品加工、勞務、商貿旅游五大支柱產業;把環境做優,就是要建設好生態環境、投資環境和干事創業三大環境。
白曉玲說,為實現上述奮斗目標,要著力抓好六方面的重點工作。第一,堅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上,首先要抓好結構調整,擴大蔬菜、林果、藥材、養殖四大優勢產業;其次要抓好龍頭企業建設,集中力量抓好麻編鞋業、甘谷辣椒、月季花三篇文章;與此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力爭全縣40%以上的農戶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在積極發展勞務經濟上,要建立健全勞務輸轉體系,年均輸轉勞力13萬人次、創收入5.8億元。在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實做好新農村村鎮規劃,確立一批示范村,從水、電、路、林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等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入手,穩步推進文明示范村建設,確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第二,堅持發展抓項目不動搖,堅定不移地夯實發展基礎。白曉玲說,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甘谷縣初步確定的“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共158項,投資約80.2億元。要突出抓好大唐甘谷電廠技改項目、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建設、城區污水處理廠、通鄉油路工程、通村油路工程、節水灌溉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等10個上億元項目;抓好城區二期供水工程、小城鎮建設、南嶺水庫、農村安全飲水、小康示范村建設、農村能源、中小學危房改造和財政扶貧整村推進等16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抓好天水市大二環路(甘谷段)建設、通廣干渠改擴建等60項千萬元以上的項目,為加快發展夯實基礎。
第三,堅持“工業強縣”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堅持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不斷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和產業聚集上,白曉玲說,甘谷縣要以316國道為主線,做大以大唐甘谷發電廠、大漠行麻編鞋業、甘谷祁連山水泥等為主的企業帶,以通甘公路為主線,做大以摩擦密封材料、恒達顏料、五星機械制造加工為主的企業帶;以南環路為主線,做大以甘谷油墨、全錄王辣椒、力源乳業、正人彩印為主的企業帶。與此同時,要全力支持配合大唐甘谷電廠技改項目,積極支持佑安公司建成年產100萬套的新型無石棉剎車生產線,積極支持恒達公司擴大高檔水柔性油墨和熱固顏料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甘谷祁連山水泥生產規模,不斷促進建筑企業提高資質等級,由建筑公司向建筑集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