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輝楊毅仵樹大趙艷
甘肅機場集團(原民航甘肅省局,下稱“集團公司”)始建于1985年,歷經四次體制改革。2004年7月8日,按照民航機場屬地化管理改革的部署,在整合省內機場資源的基礎上正式組建成立,并移交甘肅省政府管理,是甘肅省政府直屬大型國有獨資公司。現有職工1457人,總資產18.23億元。
目前,集團公司已與國內外2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開辟了甘肅通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國內近30個主要城市的40多條航線、1條地區航線和3條不定期國際包機航線。隨著蘭州中川機場和敦煌機場擴建工程相繼竣工并投入運營、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的完工、嘉峪關機場的改造、夏河機場以及利用張掖、天水等軍民合用機場的建設等等,以蘭州中川機場為中心的省內支線機場網絡日趨成熟,機場經營漸成規模,各項服務保障功能更趨科學先進。如今,蘭州中川機場已發展成為國內干線機場、西北支線樞紐和歐亞航路備降機場。2005年,集團公司共保障運輸起降2322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50.76萬人次,同比增長21.72%;完成貨郵吞吐量10788噸,同比增長2.59%;共完成30架次朝覲包機運輸保障工作,服務朝覲旅客4462人次。
2006年,集團公司全體干部職工繼續千方百計開辟航線,增加航班,認真組織客貨源,做好航班保障工作,先后開通了西安—蘭州—拉薩航線,深圳航空公司每周航班增加每天一班,其中有三班直飛敦煌。年初至3月份完成旅客吞吐量31.674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0%。集團公司有望在年底完成旅客吞吐量210.8萬人次的目標,蘭州機場有望突破173萬人次大關。
近日,甘肅機場集團總裁康和生接受 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介紹了集團公司屬地化改革以來的發展情況和“十一五”發展規劃。
五大亮點印證屬地化改革
自屬地化管理以來,集團公司組建完成了蘭州機場公司、敦煌機場公司、嘉峪關機場公司、慶陽機場公司和經營管理總公司,確立形成了集團公司新的經營機構框架,初步建立了企業化運行機制。這是集團公司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加強安全管理、積極開拓市場、增加基礎建設投入、加強輔業管理的結果。具體地說,集團公司屬地化改革以來工作上呈現出五大亮點。
亮點之一是理順關系,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屬地化改革后,為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內在要求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集團公司本著機構設置和資源分配合理、高效,責、權、利明確的原則,在內部充分論證和借鑒其他機場成功改制經驗的基礎上,組建了四個機場公司和經營管理總公司,整合調整了機關部門,并進一步規范、劃分集團公司與各分公司職能、職責,理順相互之間的管理關系。
在職工最為關注的 海南航空股份公司醞釀聯合重組甘肅機場集團這一問題上,集團公司積極與甘肅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和海南航空股份公司進行溝通協商,爭取最大限度地維護員工的切身利益,以有利于集團公司的發展和建設,有利于甘肅航空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亮點之二是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態勢保持平穩。集團公司加大了安全生產管理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管理工作到位,增設了安全檢查員,并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為總綱,狠抓安全工作日常管理。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夯實安全基礎。2005年共投入2000余萬元資金,從資金、技術、人員等各方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二是突出重點,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細化控制區監督檢查、飛行區交通管理、安全巡查等制度,加強控制區封閉式管理。嚴格機場控制區證件的制發、使用和管理工作。嚴格按規定控制免檢、禮遇范圍。加強機場區域治安管理,嚴格流動人口和臨時工管理。加大治安巡邏力度,維護機場治安秩序。及時準確收集情報信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亮點之三是積極開拓市場,主業增長再創新高。一年來,集團公司面對東航甘肅公司B146飛機退役的不利條件,圍繞年初確定的“航空運輸快速發展年”的目標,遵循“出門找市場,進門造市場”的市場戰略,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航空主業的較快增長。
一是努力增加航線航班。采取多項措施,引進更多的航空公司,建立以蘭州為軸心,輻射各省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著名旅游景點的航線網絡。同時,抓住總局對中西部中轉機場運力調整的機遇,進一步加強同有關航空公司的聯系,努力增加航線航班。年初,集團公司領導帶領有關職能部門,多次走訪南航、上航、深航、廈航、山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密切聯系,增加溝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在起降費等方面給予航空公司一定的傾斜或讓利,努力爭取引進航線增加航班。深入市場調研,認真分析航空運輸市場的結構、布局、流量和潛在能力等因素,為航線開辟提供依據。成功引進海航在蘭州機場設立營運基地,在原有航線航班的基礎上,新辟開通了蘭州—西安—杭州等10余條航線。
二是廣泛宣傳,推介新航線新航班。參加民航總局在西安舉辦的2005年航線航班審定會,召開甘肅旅游航空市場洽談會,向航空公司展示甘肅營銷體系,鞏固現有航線航班,增強航空公司對甘肅航空市場的關注力。對旅行社和旅客積極做好新辟航線航班的宣傳工作,積極擴大銷售網點,提高上座率,擴大客票銷售市場份額。尤其是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完工后,集團公司積極與民航有關部門、甘肅省政府及海航集團協調溝通,開辟了西安—慶陽—蘭州往返航線,結束了慶陽機場停航的歷史。
2005年,集團公司完成旅客吞吐量1507577人次,同比增長21.7%;新增客票銷售網點6個,客票代理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1.2%。
亮點之四是改善硬件環境,增加基礎建設投入。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竣工并于2005年12月26日通航。蘭州民航大廈已完成裝修工程總量的66%。30000平方米職工經濟適用住宅工程建設方案已經規劃部門審核通過,正在辦理規劃手續,初步設計工作正在進行。原日貸航管樓改造已完工投產。中川山莊餐廳維修改造工程已交付使用。中川機場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已竣工運行。嘉峪關機場售票綜合樓土建工作已完成。中川機場賓館裝修改造工程正在進行施工招標。嘉峪關機場改造工程已開工建設。經營管理總公司物流中心辦公樓、倉庫和室內外工程已完成。空港花園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裝修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
此外,集團公司所屬土地評估工作已基本完成。依照民航總局的文件精神,與東航甘肅公司、中航油甘肅公司和蘭州空管中心等單位進行了土地劃分,目前已基本達成共識。
亮點之五是加強輔業管理,輔業經營穩中求進。一是開拓市場,積極尋求效益增長點。集團公司充分發揮各輔業公司的積極性,突出優勢資源,大力培育和開發有潛力、有收益的經營項目,保持效益穩中有升。主要對蘭州機場候機樓餐廳等進行租賃,大力提升配餐、客貨銷售、地面運輸服務三大業務的獲利能力。
二是拓展經營思路,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對所屬機場廣告、候機樓商貿進行調整,通過直接外包的方式,實現對商業資源合理規劃、合理開發、合理利用。同時,基本明確了嘉峪關、敦煌、慶陽三機場公司的輔業經營管理運作方式。
三是進一步開拓經營市場,加快新建項目的投產運營。蘭州機場停車場收費系統運轉基本順暢;蘭州機場賓館餐廳和海關監管倉庫已投入運營;置業公司積極開展土地資源的前期開發調研工作;甘肅空港客貨代理銷售有限公司在集團原有航空客、貨運銷售代理的基礎上,經一年試運行,于去年底注冊運營。
“十一五”重在機場建設和開拓航空市場
“十一五”時期是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甘肅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甘肅航空運輸業也將步入新的快速發展時期,并且發展任務相當繁重。面對機遇與挑戰,集團公司準備在機場建設和航空市場開拓方面“大干一場”。
機場建設通常包括機場基礎建設、生產輔助設施建設和保障設施建設,而集團公司擬在這三方面的建設中齊頭并進。
一是機場基礎建設。蘭州中川機場方面,將主要對滑行道、聯絡道、停機坪等進行擴建,爭取將蘭州中川機場列入對周邊地區、省份乃至國家發揮巨大社會、經濟交流作用的西部樞紐機場之列。敦煌機場“十一五”期內規劃將該機場建設成為D類機場,對航站樓也相應進行擴建,以服務于當地經濟(尤其是旅游經濟)的發展需求。該項目預計在2008年開工建設,當年完成建設任務。嘉峪關機場改造工程本期主要建設項目是飛行區及通導設施設備,按4C級標準建成甘肅支線旅游機場及亞歐航路雙發飛機備降場。目前已開工建設,建設期一年。夏河機場預計2007年進行開工建設,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另外,天水機場、張掖機場也在進行相應的改擴建設。其它規劃建設的機場如隴南機場、航天城機場等,在“十一五”期間繼續進行前期調研、資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待時機成熟時投入建設。同時適時開展平涼、武威機場謀劃研究工作。
二是生產輔助設施建設。在抓緊機場建設的同時,集團公司對輔助設施的建設也將同步統籌建設,使功能配套完善。如蘭州民航大廈目前已建設完成即將投入使用;敦煌機場售票綜合樓、嘉峪關民航大廈爭取盡快開工建設;慶陽機場市內售票綜合樓,爭取與在復航后能及早投入使用;天水機場市內售票綜合樓建設要在爭取機場建設的同時,進行市場調查、選址,待機場建設方案批復后著手實施;規劃建設夏河機場縣城售票綜合服務設施。其它生產輔助設施在“十一五”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造、建設。
三是保障設施建設。在安全保障系統方面,繼續按國家、民用機場安全標準,加強機場的封閉式管理工程和機務維修、公安、安檢、消防等設施建設,提高機場安全管理水平。在計算機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方面,到“十一五”末建成覆蓋省內所有機場聯接國內、國際,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信息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基本實現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可視化。
“十一五”期間,甘肅機場將以蘭州中川機場為區域樞紐,積極開辟國內外航線,不斷提升企業活力。而這正是集團公司加快民航發展、開拓航空市場方面的舉措。這些開拓航空市場的措施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加強與其它運輸方式的的銜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