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建設新農村”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字眼,不但多次出現在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報告中,而且成為在甘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的焦點話題。
李宇鴻委員:“非公有制經濟大有可為”“去年,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兩千元,而一些發達地區已經達到了四五千元!笔≌䥇f副主席李宇鴻委員說,“建設新農村,關鍵還是要加快發展,這也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一說到發展,很多人就想著向上級要錢。當然上級支持非常必要,但長遠發展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崩钣铠櫸瘑T說,“就目前情況來看,我省農業產業化項目絕大部分都是非公有制企業,60%以上的勞動力在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尤其餐飲、建筑等行業幾乎全用的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甘肅農業資源豐富,有相當一部分已經形成了規模,在全國也開始叫響。
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產業優勢,努力催生一批帶動力強、輻射作用大的非公有制農業深加工企業,既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也可以就地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狈\詩委員:“甘肅的房子就應該和江南不一樣”“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在新農村建設中,一定要始終把握各地的文化特點!狈\詩委員說,“切忌不顧當地文化傳承,切忌拍腦袋決策,切忌一任領導一張藍圖,脫離實際搞政績工程。”“在城市改造過程中,我們熱衷的是高樓大廈,走的是先拆后建的路子。這樣做的結果是,全國所有大城市幾乎一個模樣。從照片上看,蘭州和香港沒有多大區別。一些很有價值的古建筑和民居也在城市改造中消失殆盡。城市沒有了個性,也就沒有了魅力,農村也一樣。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們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決不能把新農村建設理解成住高樓、坐電梯,把農村搞成城市的翻版!狈\詩委員說,“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承,也有不同的民俗民居,必須堅持因地制宜,保持各地特色。比如甘肅農民的住房,就不應該和江南一樣。”“對一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年代比較久遠的民居和歷史文物,要特別注意保護。這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決不能因為建設新農村就對其進行破壞。”樊錦詩委員說。
栗震亞委員:“只有健康,才有小康”“這些年,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引起了輿論廣泛關注。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就談不上建設新農村!崩跽饋單瘑T說,“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應該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薄皬氖澜绶秶矗t療衛生從來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這些年來,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對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高度重視,也取得了突出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會前,我就農村醫療現狀下鄉調查期間,在東鄉縣高山鄉看到的一幕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這個鄉的衛生所承擔著方圓30里群眾的看病任務,但只有兩名醫生,連個血壓計都沒有,所謂的醫療設備也就是一個聽診器,一個溫度計。
這樣的條件平時連個頭疼腦熱都應付不過來,更談不上保證群眾的生命健康!薄翱床‰y、看病貴的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栗震亞委員說:“只有農民健康了,才談得上農民的小康。”俞正委員:“法律保障必不可少”省政協副主席俞正委員說:“農業健康發展,政策穩定是關鍵。穩定農業政策,法律制度是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先后制定和修改了20多部調整農民、農業和農村各類社會關系的重要法律,頒布實施了70多部行政和地方性法規。但是,整體看來,‘三農’立法還存在著不適應農業、農村的急劇變革帶來的復雜局面的問題!薄霸诹⒎üぷ髦,要最大限度地貼近農業、貼近農村、貼近農民,以法律形式增強和固化對農業這一弱勢產業和農民這一弱勢群體進行扶持和保護。”俞正委員說,“要在著力抓好新的法規制定的同時,也要立、改、廢并重,對一些有計劃經濟及舊體制色彩甚至對新農村建設有負面影響的‘三農’法規及時進行清理,以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需求!保ū緢蟊本吃拢保比针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