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中華古文明,傳遞文化正能量
——天水市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走進天水市特殊教育學校
5月26日下午,天水市博物館組織社教人員深入天水市特殊教育學校,為200多名特殊兒童帶去了別具特色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活動以《一畫開天肇啟文明——人祖伏羲功績展》和端午香包制作為主題,通過知識宣講和手工互動,傳羲皇功績,講端午民俗,教手工技藝,弘傳統文化,為特殊兒童送去了人文關懷,傳遞了文化正能量。
在手語老師的現場翻譯下,天水市特殊教育學校黨組書記、校長萬中樞為活動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甘肅省博協社教專委會副主任、天水市博物館接待服務部主任杜麗敏代表天水市博物館,為特教學校師生送去了端午節和六一兒童節的祝福。之后,詳細介紹了原創展覽——人祖伏羲功績展的相關內容,預告了香包制作的活動特色,引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隨后,在學校老師的疏導下,孩子們以班級為單位,認真有序的“聽”講解員許鳳、李易講解伏羲功績。為了讓這些特殊的孩子理解講述內容,兩位講解員一改平日的宣講模式,配合手語老師,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結合展板畫面,慢速、耐心地告訴孩子們,伏羲是誰,他做了什么事情。講解中,孩子們睜大眼睛,很努力的傾聽講述內容,遇到聽不懂的地方都會積極提問。因為無法直接交流,講解員“手舞足蹈”,嘗試用肢體語言幫助他們看懂內容。這種辦法應對圖片展覽尚可,具體到之后的香包制作環節,就顯得有些困難了。 講解員無法用語言指導孩子們制作過程,只能手把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示范給他們看。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遠遠超過了我們預計的水平,認真思考后,他們總能很快的跟上講解員的節奏。歷時近一個小時,一件件精美的香包就在孩子們的手中呈現了出來。看到他們成功后臉上洋溢的笑容,在場工作人員都感到無比欣慰。
有人說,上蒼給人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總會為人們打開一扇窗。比起健全兒童,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更需要全社會為他們提供關懷和幫助。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特殊群體對于知識的渴望,他們非常希望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像正常兒童一樣接受文化教育。在宣傳中華古文明,傳遞文化正能量的道路上,博物館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們會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繼續策劃一批適宜于特教兒童學習參與的主題社教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讓文化普及惠及于民、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