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端午節手工香包制作社教活動小結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fb04feda9b0cffdc.jpg)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五月節、浴蘭節等,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屈原之名人盡皆知。不僅如此,部分地區還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以及古越民族圖騰祭等說法。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f988520d0283f367.jpg)
在中國,端午節這天會吃粽子,佩香囊,賽龍舟等,節日氣氛濃厚。海外的形式則是各有特色,日本的端午節叫兒童節,講究掛“鯉幟”,其實就是鯉魚形狀的旗幟,希望孩子像鯉魚一樣健康成長。端午節由中國傳入韓國也有近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主要“祭”山神,海神,地神,祈求保佑一年五谷豐登。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最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韓國申遺成功讓大家沉思,作為端午節的創立者,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推薦程度亟待加強。2009年,中國端午節民俗文化成功申遺,但中華文化的傳承保護步伐仍在繼續。文化的傳承義務應該落實在每個人肩上,為此,天水市博物館行動了起來,力求通過主題社教活動引發社會公眾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10be250da183edb1.jpg)
5月27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館接待服務部副主任許鳳帶領四名工作人員走進天水市建二小學,舉辦了端午節手工香包制作社教活動,60多位師生踴躍參與。活動由了解端午節傳統民俗文化和制作香包兩部分組成。講解員李易首先結合PPT生動清晰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風俗習慣、國內外民俗特點以及端午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知識點,講解中,李易以互動游戲、講故事、有獎競答、搶答等趣味形式充分調動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師生踴躍發言、積極搶答,現場氣氛活躍。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1ad960a98a5d840b.jpg)
文化知識講解結束后,社教工作人員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四種材料包將學生分成四組,由許鳳、孟瑩、李易、霍思羽四人各領一組,開始特色香包和七彩龍舟的輔導制作,四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手把手的為同學們做示范,制作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色彩繽紛的香包在手中逐漸成型,每一根絲線都凝聚著孩子們對文化的熱愛之情,此次活動歷時2小時,取得了圓滿成功。活動結束后學校老師在意見表上留下了不少贊許,同時也提出了寶貴意見,我們會總結經驗教訓,在今后加強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將社會教育活動辦的更具特色、更具影響力。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f9a1bc24597bf087.jpg)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中的佼佼者,未來就有可能從事傳統文化的傳播工作,我們將繼續努力,為他們搭建傳統文化的學習平臺,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85182a4db2216bb7.jpg)
(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e619c1d9cb56bf39.jpg)
(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05b4a653acd56dfa.jpg)
(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8b633027fa152b2d.jpg)
(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Files254/BeyondPic/2017-5/28/1705271212012547894fc7adfc.jpg)
(天水市博物館送傳統文化走進建二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