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張掖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7月7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甘肅張掖、湖南湘西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這也是繼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之后,我省的第二家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張掖市境內,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中心,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公園地處青藏高原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第一階梯分界處、祁連山主脈北坡的中段,處于祁連山向河西走廊的過渡帶。西南部的九個泉蛇綠巖套是5億年前洋殼的重要物質構成,真實地記錄了古祁連洋演化為祁連山的歷程;彩色丘陵猶如飄揚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絲綢,其色彩之多變、造型之奇特、規模之宏大,為世界地學奇觀之一;獨特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是中國北方丹霞的典型代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橫貫公園,滋養著以裕固族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和多樣的動植物群;祁連山山前豐富的新構造遺跡記錄了6500萬年以來青藏高原的隆升歷程。珍貴而優美的地質遺跡、脆弱且多樣的生態景觀、悠久并獨特的民族風情,彼此滲透交融,造就了張掖地質公園豐富多彩的資源稟賦。
同時,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也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觀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地質遺跡保護于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對研究自白堊紀以來青藏高原及祁連山隆升過程中的重要地質事件和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和極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先后獲得“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中國最美外景地”等殊榮。2020年1月,張掖世界地質公園彩色丘陵景區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據了解,世界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