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在張掖調研時強調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促進農民持續快速增收
本報張掖9月13日訊省委副書記劉偉平9月10日-13日在張掖調研時強調,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過程,也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的過程。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市情縣情出發,遵循客觀規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劉偉平先后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高臺縣、臨澤縣和甘州區,深入田間地頭、溫室大棚、養殖場圈、生產車間和農牧民家中,詳細了解農牧業生產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認真聽取當地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他說,張掖市具有獨特的水土光熱條件,要著眼于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積極推進特色農牧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在肅南縣,劉偉平對當地干部群眾說,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圍繞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和促進農牧民持續快速增收,加強草場改良,提高單位面積載畜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尤其要加強畜牧業科技成果轉化,抓好品種改良、疫病防治、飼料配制和規;曫B等技術的推廣,推動畜牧業生產向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利用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要結合實施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帶動二、三產業發展,通過減少農民富裕農民。
在高臺、臨澤和甘州察看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時,劉偉平指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綜合體現。
要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加工增值率為目標,集中精力抓好生產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構建一二三產業緊密聯系、利益關系更加直接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要全面規劃、優先布局好特色優勢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按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調整優化種植業、養殖業結構,推進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擴大規模,打造品牌,提高比較效益。要堅持把發展標準化生產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工程和關鍵措施來抓,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要以大宗農產品生產為依托,組建產品協會和行業協會,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形成“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的組織模式,在更大程度、更高層次上推進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要完善產業化經營機制,吸引農民以土地經營權、產品、資金、勞力參股,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要引進實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企業參與當地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健全完善現代流通體系,培育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農畜產品物流中心。要普遍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培訓和實用人才培訓,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努力把廣大農戶培養成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一定經營能力的新型農民。
劉偉平在調研中還就生態環境保護、節水型社會建設、完善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等問題,和當地干部交換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