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訊(記者殷尚清)臨澤縣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再也不為農活大忙時節做飯費時發愁了,其原因是建起了沼氣池,打開開關爐盤便冒出藍色的旺火,做一頓飯只用半個小時,既不受燒柴的煙熏火燎之苦,又不耽誤田間的農活,日子越過越滋潤。
臨澤縣農民建設沼氣生態家園,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客觀要求和小康建設的必然選擇。率先起步示范的平川鎮蘆灣村,如今90%以上的農戶已建成了住宅、畜圈、衛廁、沼氣、溫室“五位一體”的標準化生態家園。鄰近鄉村的干部群眾看到糞便入池發酵生產沼氣,沼氣入室照明燒飯,沼液沼渣入田促進農作物生長的綜合效益,紛紛拆除燒柴燃煤的“老虎灶”,積極建設做飯不燒柴的沼氣池。
過去以農作物秸稈、牲畜糞便、砍樹枝為燃料的臨澤縣農民,對生態沼氣池的綜合效益交口贊譽:做飯不燒柴,使家庭生活趨向了清潔化,提高了林木的覆蓋率;沼氣、沼渣、沼液的充分利用,開創了生態家園建設的新局面;家庭沼氣池上連養殖業,下連種植業,形成了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因勢利導,不僅在資金上給予補助扶持,而且選派技術人員指導農民建設結構合理、工藝先進、產氣率高、使用方便的旋流高效沼氣池,得到了農民的普遍歡迎,示范點的經驗今年在全縣農村推廣普及,促進了生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