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0日訊(記者 魏婧)9日,全國人大代表、盛達集團董事長趙滿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我國開創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更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真正的黃金段。為加快這一黃金段的經濟建設,建議相關部門加快甘肅民營銀行設立申請的審批進度,爭取早日成立,早日服務非公經濟,支持創新創業,確保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有效實現。
甘肅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更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真正的黃金段。2014年5月,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吸引集聚社會資金。設立民營銀行,有利于有效增加資金供給,推進金融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推動全民創新創業,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支持作用。甘肅設立民營銀行的申請方案已提交銀監會,全省翹首以盼。
趙滿堂告訴記者,民營銀行的體制機制可以推進甘肅金融服務業的轉型升級,更加有效地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甘肅現已形成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在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深化產業合作方面潛力巨大。但是,甘肅的經濟基礎還相對薄弱,民營經濟仍面臨很多發展難題,特別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夠,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制約了企業發展。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亟需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營造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作為以投資拉動為主要發展動力的欠發達省份,資金一直是制約甘肅發展的重要瓶頸。甘肅全省金融機構主要是國有及大型股份制銀行,這些金融機構存在著向國有企業投放多、向非公企業投放少,向傳統產業投放多、向新興產業投放少。
民營銀行與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有著血脈上的天然聯系,靈活高效的運營機制更能契合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開拓進取的經營理念更能發掘創新型項目,不僅讓廣大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陽光,還能發揮鯰魚效應倒逼全社會金融服務業的升級、轉型,有助于建立高效金融體系,激發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活力。
趙滿堂強調,民營銀行的后發優勢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推進甘肅省金融業的改革創新。近年來,以互聯網、大數據服務、社交網絡等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對金融業發展產生了重大甚至顛覆性的改變。由于地處西部,甘肅省現有的金融機構還主要是依靠資產規模擴張支撐發展的傳統模式,運營成本相對較高,也不能有效服務于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新設立的民營銀行具有后發優勢,將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轉變傳統經營理念,開展差異化經營,強化信息技術引領,走出一條資本節約、創新驅動、內涵增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助推甘肅省新興產業的發展。
同時,趙滿堂認為,民營銀行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可以有效引導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建設,提高民間資本投融資效率。加快設立民營銀行,是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徑。因此,趙滿堂提出以下建議:
一、站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支持體系的國家戰略高度,優先選擇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甘肅省作為試點省,加快甘肅民營銀行設立申請的審批進度,爭取早日成立,早日服務非公經濟,支持創新創業,從而確保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有效實現;
二、在核準民營銀行籌建方案時不限定經營區域,或者允許在一個較大區域范圍內經營,如甘肅的民營銀行可以在西北地區運營,一方面這是支持民營銀行發展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無邊界的互聯網金融大背景下,限定營業范圍不太現實;
三是建議在民營銀行設立后,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制定支持民營銀行發展的配套政策,鼓勵民營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特點開展業務創新,實施差別化的監管政策,積極為民營銀行創造寬松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