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效應”中的“行穩致遠”
天水麻辣燙背后的故事之五
馮沙駝
五一剛過,天水市統計局公布了全市第一季度GDP數據。數據表明,全市發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人擔心,兩個月以來熱辣滾燙的麻辣燙對天水經濟的影響到底如何?
網上,有網友擔憂,一碗麻辣燙能否長期吸引游客,一旦一陣網紅風吹過,會不會留下一地雞毛?
更多的人關心的是天水“網紅”之后如何留住文旅熱度,將短期“流量”現象轉化為長期的“留量”經濟。
其實,自去年淄博燒烤火爆,今冬爾濱冰雪爆火,日前天水麻辣燙“出圈”以后,如何借助“網紅留量”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更引起眾多經濟學家,城市管理者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在經濟學范疇,有一種理論叫“溢出效應”。是指一個組織在進行某項活動時,不僅會產生活動所預期的效果,而且會對組織之外的人或社會產生影響。簡而言之就是某項活動影響之外的外部收益,是活動主體得不到的收益。它牽動了和該事物相關方面的利益,對社會產生了外部收益,推動了外部經濟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從天水麻辣燙火爆開始,就從經濟學角度去觀察其走向,提出建議。
他講,經常有人感嘆說沒有機遇,其實一個人也好,一個城市也好,總是有機遇的。關鍵的是這個機遇來了以后,你能不能抓得住。對于鋪天蓋地的“富貴”,對天水就是一個考驗。
他提到“故事經濟學”是大家最忽略的一個經濟現象。“故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能夠改變一個地方,發展一種經濟,拓展一個方向的一種能力。每個城市一旦遇到這樣的機遇,要好好地講故事,在提高整個城市的運營能力上下功夫,從中也會發現自己的短板去彌補,讓城市有一個大的飛躍,讓一時的“熱點”最后變成持久的“熱度”,變成真正的長久旅游的熱潮,這應該是每個城市都需要去做的功課。他希望天水抓好這波熱度,充分挖掘城市本身的歷史文化底蘊,將其輻射到省內外周邊,讓更多的人不僅僅了解天水,也了解甘肅,認識西部。
客觀的講,兩個多月來,火爆出圈后的天水溢出效應明顯顯現。
天水麻辣燙火爆使天水城市知名度直線上升,是其最大的收益之一。
截至5月5日17時,全網涉及甘肅天水麻辣燙,甘肅文化旅游的相關短視頻和信息,總點擊播放量達366.6億次,點贊量33.97億,互動評論量24.8億次。國內從中央到地方各媒體,網絡各大平臺,國內各方大V,還有云集天水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紅們,用權威性凝聚正能量,用大流量傳播大聲量,用大平臺造成大影響,用網紅的粉絲去影響網民。一個個生動的畫面,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一段段鮮活的文字,一篇篇深入的評論,全方位、多角度連續不斷的追逐報道,在全面展示天水熱辣滾燙火爆場面同時,講述天水熱情好客的無數暖心故事,挖掘呈現出天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描繪出甘肅各地州市和天水互動,文旅融合,產品展示,推動區域經濟、文化、商貿、旅游發展的嶄新圖景,為擴大天水影響匯聚了長時間持續上升的熱騰騰流量,使天水一時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兩個多月來,1330萬人次國內游客云集天水,甘肅在國內的知名度,美譽度也借此上升,這就是一碗麻辣燙帶來的城市名片的溢出效應。絡繹不絕的國內、甚至國外游客來天水品嘗美食之余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這一巨大的社會效應,是改革開放40年來,勤勞奮進的天水人民不懈努力,砥礪前行夢寐以求,用多少金錢也換不來的。
新華社評論:“濃厚的主客共享氛圍和活躍的互聯網思維,讓天水持續受到游客的喜愛和關注,要實現持續熱度,還需不斷挖掘,展示和傳播地方特色,打造服務亮點。”
《極目新聞》發表評論:“天水具有獨特的地理、文化和歷史資源。通過巧妙的利用這些資源,結合適宜的發展策略和政策支持,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在特定領域和產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城市。”
《新華每日電訊》報【調查觀察】欄:“歷史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耐心才能被挖掘到足夠精彩的一面,天水替甘肅走了很大一步。”
天水麻辣燙的影響也迅速傳到了海峽對岸。臺灣臺媒中央社評論“食客們對唇齒間留下的香而不辣的滋味,留下深刻印象,成為天水麻辣燙的獨特種類。”
在國臺辦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在回應中新社記者關于“天水麻辣燙在臺灣引起反響”提問時所言,“正因兩岸都是中國人。天生中國胃,就愛這個味。”真摯語言,感人肺腑。
臺灣網紅播主劉樂妍帶著“因為一碗麻辣燙從臺灣到天水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夸張?”的疑問,特地來到天水。結果,她被天水人民樸實、純粹,發自內心的真誠微笑所感動,觀察到整個天水比想象中繁華的多。她在視頻平臺分享:“這里不只有麻辣燙,還有很多尚未發現的寶藏,必須親自走一趟,才能發現他的美。”“我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專為探訪爺爺的家鄉來。我走遍世界,但我知道我的根就在這里,無論有多遠,我都要去看看。”一碗麻辣燙,牽起了兩岸同胞的心。
天水麻辣燙的火爆也迅速影響到海外。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23日《一座中國城市緊抓麻辣燙旋風》文章中報道:“天水麻辣燙的名聲甚至傳到了紐約,并在中國各地出現了各種衍生版本。天水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的股價也升至數月以來的最高點。”
打開微信,網上的評論如潮水般。有一網民在網上發帖,令人感動:“好希望借著這次天水麻辣燙爆火的機會,能夠讓甘肅真正的發展起來,讓我們這些在外地的西北人能夠回家發展好家鄉,就不會再有留守的老人,婦女和兒童了。”
天水麻辣燙的直接外溢效應在國內餐飲界。京、滬、杭等國內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天水麻辣燙店鋪陸續開張,大部分店鋪生意火爆。為了宣傳天水麻辣燙,天水麻辣燙網紅海英店主親赴杭州等大中城市,巡回宣傳,現場操作,在各地引起不小的反響。
成都餐飲界關注到天水麻辣燙熱點后,帶著部分商戶來天水學習培訓。返回后根據當地人飲食習慣進行改良改進,“川版天水麻辣燙”大受歡迎。截止4月28日,成都銷量平臺數據顯示,在成都上線,且有交易的天水麻辣燙商戶已超過120家,而3月底僅有三家。從訂單量看,四月份相較三月初環比增長超80倍。從用戶主動搜索量看,近期成都天水麻辣燙的搜索量較前均增長超過20倍。從4月初開始,成都在全國五十多家門店上天水麻辣燙口味的冒菜后,平均每天賣出三百多份。餓了么成都連鎖商家負責人表示,無論是正宗的天水味道,還是更符合部分成都人口味的改良版,平臺上都能點到。
在國內清華、北大、復旦、中山,上海交大、西北師大等國內多所高校食堂推出天水麻辣燙,受到師生的熱捧。甚至在華為職工食堂,也出現了天水麻辣燙。這種通過麻辣燙的有形傳播,尤其在校園、企業諸多的年輕人群體中對天水一種無形的宣傳,直接提升整個城市形象,更去關注天水歷史文化名城,其效果是平時是可望而不可及。
文旅產品的溢出效應更是十分明顯。兩個多月來,天水文旅市場春潮涌動,天水大舞臺上各類文藝表演華麗綻放,推出的多元化文旅產品,延伸了游客文化旅游消費和游客體驗感。全省兄弟城市通力協作,上下團結一心,拿出自己最拿手的節目,展現出自己最好的文旅產品,全省極具特色的展演類非遺項目舉行展演活動,民間和自發組織的文藝展示的助推,使天水成為西部熱浪滾滾的大舞臺。為全省各市州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同創共贏的良好時機,將轉化為文旅經濟發展增量和流量,讓外地游客在文藝盛宴中大飽眼福,在加深對天水和甘肅歷史文化底蘊的認知的同時,進一步去重新認識中國西部,深層次的了解天水歷史、人文,民俗、風情等等,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一碗麻辣燙打開了天水窗。各地游客在跨越地域的美食碰撞中,進行了一次貫通古今的天水深厚歷史文化之旅。通過對天水八千年歷史深度宣傳和展示,以天水大地灣文化、伏羲文化、先秦文化、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三國古戰場五大文化及星羅棋布的優質旅游景點,尤其是大地灣史前遺址、“東方雕塑館”麥積山石窟,“祭祖圣地”伏羲廟天水三大王牌旅游景區景點,前所未有的被眾多的國內游客所震撼。游客們通過天水麻辣燙吸引,透視出甘肅這片廣闊土地上獨特風貌。嘉峪關長城、敦煌莫高窟、酒泉中國航天城,張掖丹霞地貌、武威天馬、蘭州黃河漂流、甘南草原、臨夏炳靈寺、平涼崆峒山、慶陽農耕文化、隴南江南風光等精彩紛呈的甘肅優質文旅產品一一展現,其宣傳的深度,廣度,取得的效果,前所未有。
天水是個不一般的城市,天水人民的善良真誠感動人心。兩個月以來,上千萬人到天水。除舌尖上其味無窮美味帶出的回味,“隴上江南”秀美景色帶給的享受,八千年大地灣中華文明帶出的震撼,“麥積煙雨”等“秦州八景”帶來的驚喜外,天水雄厚的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電子電器、機械制造、食品飲料加工為主的雄厚工業基礎,武山蔬菜、甘谷辣椒、秦安花椒以及花牛蘋果,秦州大櫻桃,秦安蜜桃等知名品牌為主的農產品,給游客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別是天水人民的熱情厚道,淳樸實誠,知書達理,文明禮貌,厚重的文化底蘊,城市人性化管理,社會和諧安穩更被所有人所驚嘆,被感動。“這是一座來了不想走,走了又想來,真的不一般的城市”是游客們對天水留下的真實印記。這將是一種千金難買的無形財富,產生長遠社會影響,取得無形效益。
天水麻辣燙爆火的背后,進一步加深了鄉村振興與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的緊密聯系。天水建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天水綜合試驗站和國家特色蔬菜產業體系甘谷示范縣兩個國家級平臺,匯聚全國行業專家學者,對辣椒產業發展進行跟進指導,品種選育等工作。選育出的天椒24號辣椒新品種,在保持傳統品種優良品種的同時,還具有抗病,高產等特征,實現了對傳統品種的更新換代,大幅度提升了甘谷辣椒的品質,增產44%。甘谷辣椒研發中心成立后,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對辣椒老品種“甘谷七寸紅”提純復狀,選育早熟。全縣辣椒種植面積從上年7.9萬畝預計擴大到10萬畝,年產優質干椒3.05萬噸。產值6.02億元。
天水麻辣燙在開啟味蕾的美食背后,釋放出產業連鎖效應。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等方式讓更多“甘味”走出去,推動產業興旺發展。天水麻辣燙火爆后,甘谷縣兩個月辣椒銷售182.8萬斤,較去年同期增長約四倍,通過“直播帶貨”,“網紅直銷”和現場展銷等方式,平均每天有訂單1.38萬單,線上銷售占60%。簽訂長期購銷合同12單,涉及黑龍江、山東、湖南、四川、新疆等省區。
天水長城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抓住天水麻辣燙市場火爆有利時機,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推廣。不斷提高銷售業績,前四個月實現工業總產值1.06億元,銷售收入1.8億元,產品在麻辣燙市場廣受歡迎外,出口美國、加拿大、南非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天水華盛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沙棘飲料在麻辣燙市場火爆以后,杭州、廣州、蘇州、浙江、福建等六個區域產品訂單紛至沓來,直銷量同比增長60%以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建明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麻辣燙底料訂單最高一天達8萬多單。短短兩月,銷售收入600多萬元,產品銷往上海、北京、重慶等地,出口美國、德國等國家。武山縣甘肅隴漿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借天水麻辣燙出圈機會,推出漿水酸奶,漿水方便面,漿水米線等新產品,目前正在加快開發漿水麻辣燙產品。在馬來西亞開中國餐館的張川自治縣米龍,專程回國學習考察天水麻辣燙,計劃在馬來西亞開一家以經營天水麻辣燙和張川特色小吃為主的飯店,把天水的美食推廣到國外。
風雨不改行程,踐行方能致遠。從三月份天水麻辣燙火爆以后,整個天水就處在外界全方面、多角度透視之中,在人們為天水“出圈火爆”、溢出效應明顯驚喜之余,許多專家學者、新聞單位、網站甚至不少網民面對熱辣滾燙冷靜思考,針對性的提出許多很有見地的建設性意見,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用經濟理論中的“木桶理論”講評: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打破城市群經濟發展木桶效應,應該加強一只木桶的那塊短板。因為經濟發展不完全取決于優勢所在,而決定性的是怎么去補短板。在協調發展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發揮出優勢,挖掘出潛力,彌補好短處,協調發展才能取得互贏。宋清輝所講的短板,既是存在的差距,又是可挖掘潛力所在。
甘肅省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巴多勛指出:“天水如何從基于麻辣燙的平面化消費盡快過渡到基于文化旅游的一體化消費,值得我們思考。應把握機遇,打造區域文化獨特IP和核心競爭力。并通過科技賦能延長旅客文旅消費,形成區域文旅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
《新華每日電訊》評議一針見血:“相對一線城市,火速上馬的天水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容納空間等方面仍有差距。”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天水“想形成持續關注,要在城市形象塑造,旅游設施建設,特色文化推廣等多維度發力。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因城施策,打造個性化的層次IP。與其追逐表面上的浪花,不如把河床打的更堅實,打好自家特色牌,讓城市IP的吸引力更細水長流”。“當流量來了,除了打造消費場景,更要守護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防止短期過度投入造成資源浪費。”
《經濟日報》評論:“流量永遠不會眷顧一座城市,但是短期火爆衍生出的品牌效應大有文章可做。如果在天水麻辣燙的母體品牌中能夠孵化出幾家在餐飲行業叫的響,有競爭力的連鎖企業,帶動當地特色農業品牌,勞務等上下游產業一起發力,那么這波‘潑天的富貴’或許就會成為‘持久的富貴’。”并鼓勵道,“只要虛心上進,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人民網》評論:“文旅產業是朝陽產業,動力產業,富民產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乘數效應,能帶動相關行業快速發展。新的春天里,‘賞花✚四季’,‘賞花✚夜游’等形式花樣多多。天水抓住發展機遇,澎湃功能,讓文旅發展勢頭更火,定能讓經濟回升向好的暖意更濃,底氣更足。”
中國旅游研究院黃璜博士認為:“光靠影響是無法推動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現在的旅游已經不僅停留在以往單純‘看風景’的階段。很看重產品和服務的新奇感、體驗感,滿足內心的需求,旅游和體育文化等產業相互交融,才能創造出更豐富的旅游體驗。”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厲新建認為:“要讓旅游者滿意,不能只靠旅游景區等基礎旅游供給,還要靠給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期間所有相關供給之間的協同。要拼的是旅游目的地整體配套和產業生態。這也是全域旅游最基本的市場邏輯和內在的發展理念。”“文旅部門要好好琢磨,放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一張什么樣的卷子。好好答好自己的卷,答好游客給出你的卷,才能使文旅產品可持續發展。”
美國彭博社報道中也指出:“瑞銀證券的中國休閑及交通運輸行業研究主管陳星指出,天水地方政府仍需想辦法創造更多的旅游活動,并提供更多的體驗。這可以是一個夜市,一家當地文化博物館等,否則熱潮可能不會持續很久。”
從評議和建議中可以看出,透過天水麻辣燙,天水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文旅產品順應市場新需求方面存在的短板,硬傷凸顯,軟傷不容輕視。
現代社會的今天,任何城市,任何人出行,交通工具選擇性強,便捷、準時、安全是必備要素。處于陜甘寧川四省交界處,西安、蘭州、西寧、成都四個省會城市中心位置的天水,高鐵沒有始發車,東西基本暢通但車次受限,南北不能直接通達中部及沿海大中城市,限制了國內發達地區中長途旅客到達天水。中長距離旅行,乘飛機是重要選擇。天水機場民航僅有華夏航空小機型,航班少,目的地僅通達天津、重慶、西安。主要交通工具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今后的文旅市場進一步拓展和發展。
天水市受地形限制,城區道路密度小,標準低,沒有形成南北環狀道路骨架與市內道路的聯通,是造成社區密集區、場館活動區、人員聚集區,人流、車流、物流等堵塞,尤其重大活動很易造成交通擁堵的關鍵。停車場嚴重不足也影響到高峰段外地自駕車輛停放。
如果能借助于這次天水麻辣燙火爆,天水城市知名度上升之機遇,積極爭取鐵路部門在旅客高峰期開始發車。開通天水至成都、銀川等省會城市直通車。加快天水新機場建設同時,解決增加航班、擴大航線,聯通國內一些主要城市。積極爭取國家,省對天水南北外環路建設支持,形成以此為骨架,聯通城區東西南北道路的大環狀城市道路大交通網。去解決內外交通不暢造成的短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培育文娛旅游等的新消費增長點。按照國家規劃,提出三年內將打造“跟著賽事去旅行”,“尋味美食去旅行”等多個文娛品牌項目,進一步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層次旅游消費需求。面對國內沉浸式的文化、體育、旅游等融合性體驗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不斷爆火的文體旅市場,天水應抓住機遇,在現有基礎上在打造極具地域特色,又豐富多彩,老少皆宜的文娛旅產品方面下功夫。
對天水而言,經多年精心打造,在國內和臺灣地區頗有影響的每年一度的中國天水伏羲公祭大典應擴大規模,提高影響,在國內和臺灣地區形成更大影響力。民間伏羲祭祀活動由來已久,應吸引更多國內、省內游客參與。
天水是趙姓起源地,以趙家祠堂為祭祖地,吸引全球趙姓宗族來天水尋根祭祖,精心策劃每年祭祖活動,擴大天水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應充分利用好,挖掘好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伏羲文化研究會成立以來,在伏羲文化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應盡早恢復活動。天水是李白的故鄉,杜甫的流寓之地,在天水他們留下的詩篇千古留芳。李杜詩會己舉辦多次,在國內省內詩界、文化藝術界頗受歡迎,疫情后一直停辦,應恢復發揮作用。天水各類博物館數量多,種類多,特色鮮明,充分利用好國內的博物館參觀熱,發揮好平臺作用。
天水歷史上就是武術之鄉,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舉辦有影響的國內武術交流和比賽。天水的山地優勢明顯,應積極爭取國家體育總局在麥積區建立“中國山地自行車訓練基地”,試辦國際山地自行車環麥積山景區賽。在麥積山景區可舉辦國內攀巖表演賽和比賽。恢復疫情前中國甘肅·天水麥積《伏羲杯》龍舟大賽,吸引省內外、國內外運動員參與。利用好現有的場館優勢,舉辦國內籃球、排球、乒乓球等比賽。通過大型體肓活動,以各類豐富多彩的賽事吸引國內外更多的游客到天水。
作為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的天水,應該在兩個“大”字上做文章。一個“大”是甘肅隴東南大旅游圈。發揮好天水作為隴東南中心城市潛力,以天水為中心,整合隴東南歷史、文化、旅游、餐飲、美食等資源,西接河西走廊“絲綢之路”、東聯陜西、山西文旅大省、南和四川相融、相連,在中國西部文娛旅大市場中發揮出獨特聚集幅射作用。
另一個“大”是在完善提升天水現有旅游景區的基礎上,建設天水南山大景區。經過近30年的建設,天水城區南山完全具備建設高標準南山大景區的條件。應科學規劃,整合資源,以綠色生態為主題,保護城市“肺葉”為重點,整合種類多,品位高的南郭寺、南山古塔、古樹文化、鄧寶珊紀念館、成紀博物館、牡丹園、李官灣農耕文化休閑地、花舞南山文旅小鎮資源,熙園、星級農家樂、南苑山莊為補充,集休閑、避暑、旅游、度假、康養、餐飲、娛樂等為一體,春游山、夏避暑、秋觀光、冬賞雪,打造出天水文旅新產品,形成天水市區外的文旅新熱點。
風雨多經路猶長,山花浪漫在前方。洶涌澎湃的大海每天潮起潮落,天水麻辣燙的火熱也不可能永久熱燙,但它給天水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了長遠社會影響,留下了十分珍貴經驗,獲得了難得可貴教益。天水應借助這次千年一遇的“潑天富貴”,強優勢,補短板,聚民心,奮發努力,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信心和力量,邁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天水再加油!
2024年5月15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