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隴西戰國秦昭王長城
常 生 榮
2023年2月26日,我們同企業家劉總丁總和小王,駕車到了隴西西北山區的福興鎮,去參觀秦戰國秦長城。隴西的餐飲老總丁總說,長城就在隴西到定西的老公路邊上。過去經常從那里路過,只是看到路邊保護長城的牌子,并沒有看到長城在哪里。
在丁總的引導下,我們從隴西的高速出口出去,過了渭河,向西北山區蜿蜒而上。過了福興鎮,就到了一個叫龐家岔和馬家嘴的地方。秦戰國長城就坐落在這一帶。開始我們到了一個山埡處,看見立著兩個牌子,但實在是看不出來秦長城在什么地方,心里多少有些沮喪。感覺都沒看見長城,仗我們車馬勞頓,白費了功夫。
我總是不甘心,于是,步行到山崖邊上的一個小村子,在路邊碰見一個老太太。經詢問,她說這兩邊山上都是長城。西邊的車可以開上去,都在山頂上。東邊的車上不去,只能人力爬上去。我向東邊的山上望去,的確有明顯的長城痕跡。
我們開著車子駛向西邊的山上,這條公路應該是鄉村公路。上到的這個地方就叫龐家岔,在山頂上有隴西文物部門立的水泥墩子,上面寫著戰國秦長城。中間用鐵絲網拉著,把長城保護起來。在長城兩邊都有鐵絲網,中間大約有10米寬,中間就是戰國秦長城,也就是通常說的秦昭王長城。
我們的車子一直開到了長城的邊上,這條公路沿著長城的山脊線,呈東西走向,西邊向一個高高的山上延伸過去,那個山上有一個電訊塔,這里的海拔位置是2307米,長城高應為6米,底座底寬12米,頂部寬5米,夯土層有的5厘米,有的10厘米,完全符合秦戰國長城的標準。
在這里企業家劉總和丁總,給我反復照了秦長城的照片,包括我戴著紅色圍巾的照片。面背靠著黃土構筑的長城,我的那條很長的紅圍巾,顯得格外醒目,就像我找到長城一樣的喜悅心情。也表達了軍人對長城情有獨鐘的感情。
當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原路返回時,到了一個馬家嘴的地方,忽然發現左邊的山上,仍然有文物保護的痕跡。于是我們停下車來,踏著積雪,從一個溝的山坡上爬上去,這里又是一段泰代長城,大約有3公里,從西邊的山崖上延伸下來,一直向東延伸過去,型制和西邊的長城完全一致。
當然我們在這里又照了很多照片,使我驚奇的是在我們要沿著長城下山的時候,發現長城的墻上有一片秦繩紋瓦,仔細看是麻繩紋瓦,完全符合秦代燒瓦技藝。
劉總給我照了幾張照片,并且說有幾張顯得特別英俊。在長城上我還大贊隴西文物部門,干了一件好事。我給劉總和丁總說,這是隴西真正的寶貝,有機會你們可以開著車拉著家人,包括小孩,帶著帳篷在這里野炊,領著孩子們在這長城走一走,那是一種文化的熏陶,那是一種歷史知識 的傳承,對孩子影響將是深遠的。
劉總問我要不要到田總那里去看一下,田總的藥材基地在首陽,今天還是爬的山,稍微累了一些,小腿有些發軟,我說還是休息一下,改日吧。
我告訴兩位老總和小王,這就是毛主席說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那個長城。因為毛主席長征到六盤山,在隆德見到了秦昭王長城。那個長城是這一帶長城的延續,是同一條長城。所以,毛主席所說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就是指的這個長城。所以小王和兩老總,是真正的好漢,因為他們到了秦戰國長城。
我在贊揚隴西的同時,也對我們靖遠的文物部門進行贊揚,我們說靖遠有秦始皇長城,靖遠的文物部門,很快糾正了過去的認識。之所以人研究這一段長城,是想同黃河南岸的并河以東長城,做個比較,也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區別。
所謂戰國秦長城,實際上指的是秦朝昭王長城。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 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在位五十六年。他發動戰爭滅了義渠之后,修得長城。有學者認為這個阻胡長城,位置應該在陜北一帶。
隴西的這段戰國秦長城,向東就到了通渭,與榜羅鎮南邊的長城相連接。參觀了紅軍榜羅鎮紀念館,我們在向導的帶領下,在不遠的山上考察了戰國秦長城。通渭對長城的保護是非常重視的,有保護的牌子,有保護的措施。還有保護編碼,標明四新村長城1段。起點:榜羅鎮四新村四羅坪社東南1千米,082縣道(馬營鎮-隴西縣)西側長城保護標志處。東經 :104°54’14.70北緯:35°00’25.90高程:2106米。止點:榜羅鎮四新村四羅坪社西467米的山梁上。 東經:104°53’24.80 ,北緯:35°00’37.90。高程:2073米。
保護范圍:長城墻體(含界壕/壕塹)保護范圍以長城墻體,及依附于墻體的敵臺、馬面、關堡和相關遺存墻基外緣為基線向兩側各擴不少于50米作為邊界;獨立于長城墻體之外的敵臺、馬面、關堡、烽火臺和相關遺存等保護范圍以單體建筑基礎外緣為基線向兩側各擴不少于50米作為邊界。
建設控制地帶。位于農村和部野地區的長城建設控制地帶自長城保護范圍邊界外不少于500米作為邊界。違法行為,在長城主體上架設各種高壓電機及通訊設施;在長城請體上廣告宣傳和其他宣傳標語;非法移動,拆除、污損、破壞長城保護標志;在長城上架梯、挖坑、暨桿、堆積垃圾;在長城保護范圍內建國牧羊,搭建各種臨時窩棚;擅自利用長城設卡收費或者從事其他非法活動。據說前兩年,還有些人在長城上挖土,被判了刑。
也有學者認為,現在所稱的秦代國長城,是西周長城。理由是秦昭王距離秦始皇統一,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那時候秦國的疆域,已經延伸到了黃河南岸,怎么可能拋棄一大片土地,而在隴上中間修長城呢。所以有的長城專家認為,這一代長城是西周長城,在公元前七八百年前修的。有些專家的這種認識,目前已經逐步獲得了更多長城專家的認可。當然對秦始皇長城的認識,也逐步得到了深化,認為司馬遷記述并河以東秦長城,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已經找到了大量的實證。
這段長城西起臨洮縣城北面,沿東浴溝北岸向東南延伸,到達渭源縣城以北,復向東經隴西縣境的北部、東部,橫貫通渭源縣境后,進入平涼地區靜寧縣,全長約300公里,城墻墻體均系黃土夯筑而成。
作者簡歷:
常生榮,籍貫白銀市(靖遠縣)現為平川區,1969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曾任原解放軍總政治部群工辦主任、原解放軍總裝備部通保部政委、全國雙擁辦公室主任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