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ac062058748e29ca.jpg)
虎因其威武強悍,尊稱“獸中之王”。因它有一股攝人心魄的力量。一種巍然如山的雄風,人們祖祖輩輩都借虎之威,征服自然,實現自我。繼而虎也成為我們民族揚眉吐氣,振興國威的精神寄托。
崇尚這些精神的習俗在民間流傳甚廣,人們給虎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形體,有長著 翅膀的“飛虎”;有足踏五毒的“鎮宅虎”;有表達生生不息的“虎穿蓮”;有威而不怒、怒而不擰、稚憨喜人的“布老虎”;有像家畜一樣搔首蹭癢的“懶虎”;有滿身掛著銅錢串的 “喜虎”;有種類繁多的 “泥虎”;有給孩子過端午節的 “艾虎”。各種文藝作品中,虎也成了眾多藝術家表現的重要題材。這些現象都充滿了人們對虎的敬畏和對虎威的崇拜。然而,這種自然向往多帶有原始朦朧意識。我倆認為,這種崇拜還是圖騰崇拜的一種表現。
到后來,圖騰崇拜逐漸發展,虎與十二地支中的“寅”相對應,與人的生辰相聯系,成為十二生肖之一,形成了特有的肖虎文化。
《百虎撼岳》重在“撼”字,所刻百虎,都力求威武雄渾,想形成一種磅礴之氣,風雷之魂,以歌虎魂,以助國威。
印中的肖虎大多吸收漢畫像磚的特點,體現恐怖中的雄渾,勁健中的奇特,威嚴中的凝重,神秘中的想象,形成一個猛虎撼岳的氛圍,烘托虎的威風。有些虎形取自敦煌壁畫,其蜿蜒抽象和理想色彩十分濃厚。有些還取自石刻、雕塑,瓦當,其形明顯,筆墨簡練,大勢動人。
在具體創作上,力求因地制宜,置陣布勢。虎印形方。寓四面八方。以現“山中之王”,肖虎形置簡潔,不求細琢,而求筆畫雄渾,氣勢天成。
在所有的十二生肖系列篆刻作品中,虎是最夸張、變形、最具抽象性的一組。我倆認為威嚴的虎魂,絕非細線小點所能承載,而須在大體大勢中展現。如漢印中的急就章一樣,整斜錯落,刀痕銳利顯明,刀法粗獷古樸,沖切結合,以切為主,線條渾厚大方,構成威虎的筋骨。為體現虎之強力,則重視對虎爪、虎尾的刻畫。四瓜抓地、宏尾勁卷,力量四射。而有的凝思靜臥;有的鼓腹而立;有的虎尾橫掃,勢拔千鉤;有的縱橫跳撲,勇猛狂怒。民間常以“虎嘯”而感虎威,可見,虎口乃虎的威武之關鍵所在,所以重視對虎口的刻畫,或張口而氣勢逼人,或半閉而怒嘯山岡。大膽取舍,力圖在方寸印石之內,現千里之勢。使虎的威武之氣自然洋溢。使人見虎圖而思接千里,思虎魂而聯想貫通。
在創作的始終,我倆幻想著肖虎印的優美、雄渾、奇崛、吉樸,引發出無盡的情思和遐想。虎在威武之余,亦有生動活潑之時,《百虎撼岳》中所現的浮水之虎、舔水之虎,另有一番情趣。然虎不失威,仍然暴眼圓睜,警覺八方,使我們更覺虎魂的豐厚。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世紀的腳步聲已經清晰可聞。我們祖國、民族、個人都需要虎一樣的生機與活力,這是中華振興的希望之所在。我們盼望屬虎之人具備虎氣,也希望我們的祖國屬虎,我們的中華民族屬虎,撼起一股時代雄風,喚起虎氣漫天下。
想起十幾年前萌發的對中國十二生肖進行探究的念頭,總覺得有點神奇。經過努力,當千百方生肖印置于眼前時,我倆也同時覺得寬慰,總算了結了我們藝術探索追求中的一樁心愿。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6444ababa947cc6d.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6bdfc9353449198c.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f7a2aed6211c3465.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8cc3d3b483005e10.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632328b4b5f90c68.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4e65baa9bcc34e89.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eaca65a234bce50c.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a60ab9e5432e3dd5.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e61ca9059c100fac.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1/10/23011017183e181ab8b9b99f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