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鼎(?~312年),字臺臣,秦州天水郡(今甘肅天水市)人。西晉后期,閻鼎被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聘為參軍,后出任豫州刺史,屯駐許昌(今河南許昌)。懷帝永嘉五年(311年)閻鼎因母去世,準備率領流落豫州的數千隴右士民回鄉,以便葬母。適逢劉聰(建漢國稱帝,都城時設平陽,即今山西臨汾)派始安王劉曜率軍攻破晉都洛陽,懷帝司馬熾被俘,使西晉王朝陷于動亂。秦王司馬鄴(司馬熾侄,武帝司馬炎孫)在其舅、司空荀藩和司隸校尉荀祖弟兄護擁下逃到密縣(今許昌以北,時屬司州),荀藩弟兄決定讓司馬鄴繼皇帝位,便又趨許昌,欲借助閻鼎的力量扶司馬鄴繼立。閻鼎見朝廷突變,司馬鄴已達許昌,只好放棄歸里的打算,與荀藩等共同擁立司馬鄴,并被封為冠軍將軍。前聚隴右士民思歸心切,勸閻鼎回關中。閻鼎便與扶軍長史王毗、司徙長史劉疇、中書郎李昕及荀藩等商議,決定護司馬鄴到長安繼立。于是,閻鼎率眾人包括回鄉隴右士民離開許昌,從南道武關(今陜西商洛東南)徑往長安。途中,荀藩、劉疇等不愿入關而自行離開。行至上洛(時為郡,治今陜西商州市)遭劫道者襲擊。閻鼎督所部與劫匪激戰,至次年(312年)夏,始到達長安東南的藍田。時先前攻入關中的漢劉曜軍剛被雍州刺史賈疋(yǎ)等率關中諸郡兵驅走,退往平陽,賈疋等據守長安。閻鼎發檄文告知司馬鄴欲赴長安繼立之事,賈疋遂派軍往藍田,共迎司馬鄴到長安。
永嘉六年(312年)九月,閻鼎、賈疋等在長安擁立司馬鄴,由于懷帝司馬熾被俘后尚不明結局,故只奉司馬鄴為皇太子,祭壇告天,立社稷宗廟,組成臨時朝廷,以閻鼎為太子詹事職總理政事,賈疋為征西大將軍掌軍事。同年十二月,輔國將軍、京兆郡(治設長安)太守梁綜與閻鼎爭權,被誅殺。始平郡(治今陜西興平)太守麴(qū)允對閻鼎早懷妒忌,適賈疋在討賊寇時遇害,眾推麴允主持雍州軍事。麴允便與馮翊郡(治今陜西大荔)太守梁緯、北地郡(治今陜西耀縣)太守梁肅(梁綜弟)、撫夷護軍索等聯合攻擊閻鼎。閻見其勢眾,出走雍縣(今陜西鳳翔),結果被氐人部落頭領竇首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