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異(生卒年不詳),東漢后期漢陽郡(今甘肅天水市)人。丈夫趙昂任羌道令,其地鄰羌界,更留王異與子女居西縣城。不久逢郡人梁雙起事,攻破西城,混亂中王異的兩個兒子被殺。王異在悲痛中準備一死了之,但見幸存的年僅6歲的女兒無人撫育,便拋卻死的念頭,帶上女兒避居。因恐遭人凌辱,常以糞便等污物抹面,并節食毀形,始未落入起事者之手。至冬,梁雙與州郡講和,趙昂始接王異母女到任所。
不久,趙昂轉任涼州參軍事,王異隨夫徙居州治冀城(今甘肅甘谷縣)。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被曹操在關中擊敗后退居隴上的馬超率眾攻冀城,王異輔佐丈夫守城,并捐出自己所有飾物,獎賞戰士。馬超圍城從春至秋,城內饑困,刺史韋康窘迫無奈,與馬超講和。結果及馬超軍入城,即殺韋康及漢陽郡太守,并逼趙昂為部屬,令趙昂送兒子趙月于南鄭(今陜西漢中)為人質。馬超妻楊氏亦拉攏王異以穩趙昂之心。王異便以此為機,終日與楊氏宴筵敘談,后又結為姊妹。馬超由此深信趙昂,讓其外出聯絡隴上將士,王異與丈夫由此得離開冀城。時涼州參軍楊阜已在歷城(今西和縣)、鹵城(今禮縣鹽官鎮)聯絡討伐馬超,趙昂顧慮兒子為人質,有生命之虞。王異對趙昂說:“立忠義于身者,為報弒君殺父之仇,連喪失國家都不足為重,何況我們僅一個兒子!”趙昂聽了,決心與楊阜共討馬超,旋即與楊阜、撫夷將軍姜敘等起兵。馬超聞變,率部南拒。而先前與楊阜等人有約的趙衢(qú)、梁寬等趁馬超出城,在冀城發動兵變。馬超猝不及防,只好南退漢中往投張魯。后來,馬超又率軍北上,攻祁山(今禮縣東),趙昂、王異夫婦助姜敘在城內堅守,及曹操部將張邰率救兵到,圍始解。
從冀城之變到堅守祁山,趙昂多次建功,均賴王異參與出謀劃策,且每次關鍵時刻,都是王異曉以大義,使丈夫堅定抗敵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