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門碩博士英才錄(2)
霍有光
1998年第九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李浩: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2de1a8afc59e0a47.jpg)
《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
個人簡介:李浩:(1960- ):陜西靖邊人。1983年、1986年先后獲西北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1998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歷任西北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院長,副校長,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等。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唐代文學研究》主編、西安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陜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曾應邀在韓國慶尚大學中文系講學。主要著作有《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唐詩美學》、《唐代園林別業考論》、《詩史之際——唐代文學探微》、《悵望古今》等;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法導論》、《長安吟詠》、《昆池長歌》等;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1997年被遴選為西北大學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998年被遴選為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專家,2007年9月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張新科: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霍松林作序。獲陜西省2000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獎,陜西省人民政府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3b5d87a20b0cb5d1.jpg)
《唐前史傳文學研究》
個人簡介:張新科:(1959- ):陜西眉縣人。1983年、1986年先后獲陜西師大中文系學士、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歷任陜西師大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學科負責人,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兼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著作有《史記研究史略》、《中國古典傳記論稿》、《史記與中國文學》、《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注》、《佛陀耶舍大師傳》、《史記學概論》、《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文化視野中的漢代文學》、《史記與中國文學》等;主編參編著作十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2009年被評為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11年獲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
1999年第十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吳言生: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禪詩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禪詩研究》佛光出版社2002;《禪宗詩歌境界》中華書局2001。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be01a4ecb4d345dd.jpg)
《禪宗詩歌境界》
個人簡介:吳言生:(1964- ):安徽廬江人。1987年、1999年先后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博士學位。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所所長。兼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華商書院等高校與機構國學班禪宗智慧課程特聘教授,陜西省佛教協會顧問,陜西省第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河北禪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禪學》主編,佛學研究網主編。主要著作有《禪宗思想淵源》、《禪宗哲學象征》、《禪宗詩歌境界》)、《快樂密碼——禪的智慧與心靈修煉》、《禪門公案》、《蘇軾黃庭堅詩詞評注》、《浮生六記校注》、《娑羅館清言譯注》、《中國佛教百高僧全集》、《中國禪》(英文版、波蘭語版)、《中國禪詩》(英文版)等20多部;主編有《中國禪學》,開辦有“慈輝佛教文化論壇”(1-63講)等;發表論文數十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曾作客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主講“禪宗哲學象征”;作客中央電視臺“名家講壇”,主講“禪宗智慧與現代管理”;作客東方衛視“世說新語”,主講“禪的智慧”(1~20集);作客中國教育電視臺“師說”,主講“禪宗智:總裁修心篇”(1~10集)。為學校引進多個獎助學金:福慧獎學金(設于研究生院)、華嚴文化獎學金(設于宗教所)、慈輝佛教文化獎學金(設于文學院)、慈輝佛教文化助學金(設于學生處)等。
李釗平: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中國近古小說敘事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浪漫飄逸的風流情懷——唐人小說品格論》社會科學輯刊1996年1期;《唐豪俠傳奇女性觀芻議》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7第3期;《傳奇極盛于中唐之再思考》南都學壇1998年第1期;《論唐人小說對史傳傳統的內在超越——中國古典小說文體獨立歷程再回顧》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8第2期;《論唐人小說的幽默諷刺藝術》求索1998第3期;《時空錯位與秩序重建——“小說”說略》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第2期;《論中國古典敘事學的嬗變》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0第4期;《結構模式及其在唐宋傳奇小說中的運用》社會科學輯刊2001第4期。
個人簡介:李釗平:(1970- ):陜西省岐山縣人。1999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青年文摘》主編,編審,《青年文摘》圖書中心主任。2001年5月,被評為共青團中央直屬機關“新世紀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7月、2008年7月,連續兩次被評為共青團中央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08年1月,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2007年度全國十大新銳主編”。主編有《青年文摘典藏系列》、《出版的光榮與夢想》、《青春卷-年輕總免不了一場顛沛流離》、《勵志卷-贈我一段逆流路》、《戀情卷-親愛的瑪喜》、《旅行卷-成為所有地方的所有人》、《成長卷-那段奮不顧身的日子,叫青春》、《智慧卷-謝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哲思卷-生命從不絕望》、《內心沒有方向,去哪兒都是逃離》、《愛是永不止息》、《親愛的瑪嘉烈》、《17歲的怦然心動》、《富爸爸大預言》、《別在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謝謝你,讓我更愛我自己》等。
2000年第十一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李安綱: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孫悟空形象文化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苦海與極樂:<西游記>奧義》東方出版社1995;《文化載體論——李安綱揭秘<西游記>》人民出版社2010;《西游記奧義書(5冊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霍松林作序。“《西游記》研究”獲山西省首屆“興晉杯”教師論文二等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eba46a95e53cbe4c.jpg)
《文化載體論——李安綱揭秘<西游記>》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484a00ad12fbebba.jpg)
《西游記奧義書(5冊全)》
個人簡介:李安綱:(1959- ):山西芮城縣人。1990年獲南京大學中文系先唐文學專業碩士學位,2000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運城學院教授,山西大學文學院、外語學院教授,山西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河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新時代商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外聘、特聘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兼職教授,《運城學院學報》、《西游記文化學刊》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編審,中國古典文學普及研究會《西游記》文化研究委員會會長,中國《水滸傳》學會副會長,中國宗教學會禪文化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經濟文化促進會西游記文化中心主任,中國社會新聞出版總社大雷音策劃室主任、中國僑聯出版社編審,《西游記文化網》、《大雷音文化網》版主,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專家顧問委員,茂華投資控股集團高級文化顧問。著作有《姜白石詩集箋注》、《薛瑄全集》校點、《一貫天機直講》、《白話〈幽夢影〉》、《圓照法師與金剛心法》、《新評新校〈西游記〉》、《苦海與極樂--〈西游記〉奧義》、《幽夢影述論》、《呻吟語述論》、《小窗幽記述論》、《圍爐夜話述論》、《金剛經要義》、《心經要義》、《圓覺經要義》、《道德經要義》、《南華經要義》、《文始經要義》、《易經要義》、《論經要義》、《禮經要義》、《佛教妙語漫話》、《道教妙語漫話》、《儒教妙語漫話》、《雪竇大師傳》、《心路歷程——文化之旅》等近七十部;論文一百余篇。曾在央視12套“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欄目播講《拾金不昧話榮恥》。在中國社會新聞出版總社下成立大雷音工作室任主任,對傳世經典進行全面梳理、重新校勘、注釋評賞、分類集成、陸續出版,其中有規模為五百部的《中華萬家書》。1999年,榮獲“山西省跨世紀杰出青年人才”榮譽稱號,2000年被確定為“山西普通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2001年榮獲山西省“模范教師”稱號。
舒紅霞: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宋代女性文學審美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獲遼寧省人民政府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4911a935c03c221b.jpg)
《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研究》
個人簡介:舒紅霞(1963- ):女,陜西淳化人。1984年畢業于延安大學中文系,1993年獲西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大連大學人文學部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生導師,出版專著1部;參編古代文學課程教材2部;合作編寫古代文學著作3部;發表學術研究論文30余篇;多次獲省部級獎。
康震: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長安文化與晚唐詩歌》。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fd6ea67e6131dafb.jpg)
《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8540b9f94acac0a0.jpg)
《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
個人簡介:康震:(1970- ):陜西綏德人。1993年~2000年,先后獲陜西師范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黨委書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化顧問。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唐代文學研究年鑒》,《唐代文學研究》編委。學術著作有《吉藏大師評傳》、《〈邵氏聞見錄〉校注》、《古代文學經典選讀》、《唐詩三百首注釋導讀》、《宋詞三百首注釋導讀》、《元曲三百首注釋導讀》、《中國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講詩仙李白》、《康震講詩圣杜甫》、《康震講韓愈》、《康震講柳宗元》、《康震講歐陽修·曾鞏》、《康震講王安石》、《康震講三蘇》、《康震講蘇東坡》、《康震講李清照》、《康震講詩詞經典》等20余部;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詩仙李白》、《詩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擔任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中國地名大會》、《朗讀者》等欄目文學顧問、鑒賞嘉賓;任陜西衛視《唐詩風云會》主持人。曾榮獲教育部(及人事部)頒發的“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稱號、“全國模范教師”稱號,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017年度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李乃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道教與唐詩》。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道教與唐詩》(專著即將出版);《中晚唐詩僧與道教上清派》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2-30;《道士與唐詩》江蘇社會科學2000-07-25;《論唐詩人與道士交游的范型及其詩學意義》唐都學刊2000-07-10。
個人簡介:李乃龍(1957- ):壯族,廣西天等縣人。1977年考入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1987年考入西北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2000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著作有《莊子選譯》、《莊子分解》、《〈千家詩〉校注》等,發表論文40余篇。曾獲廣西師范大學第八屆教學成果獎。
2001年第十二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許興寶: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文化視域中的宋詞意象初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宋詞意象生意的文化詮解》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文化視域中的宋詞意象》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0c7d2077eb6b2e7a.jpg)
《宋詞意象生意的文化詮解》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4686c71fbf496e65.jpg)
《文化視域中的宋詞意象》
個人簡介:許興寶(1959- ):內蒙古鄂爾多斯人。2001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曾為寧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寧夏作家學會會員,寧夏新世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學術專著有《宋詞的文學質性研究》、《春江花月夜——宋詞主體意象研究》、《唐宋詞名句考論》、《唐宋詞別論》、《人物意向研究:唐宋詞的另一種關注》、《先秦忠奸之辨思想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先后五次獲得省市級獎勵,兩項課題獲省部級社科規劃辦資金資助。
周相錄: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元稹生平與作品考索》。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元稹年譜新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元稹集校注(全三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040bd87538a38961.jpg)
《元稹集校注(全三冊)》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231e8301c6ccb892.jpg)
《元稹年譜新編》
個人簡介:周相錄(1966- ):河南濮陽人。2001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韓愈研究會理事、孟浩然研究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等。著作有《〈長恨歌〉研究》、《歷史的倒影:元稹傳播接受史》等;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
2002年第十三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傅紹良: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諫官與文學》。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諫官與文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3。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1e37479ac7e5330b.jpg)
《唐代諫官與文人》
個人簡介:傅紹良(1962- ):湖南省澧縣人。1984年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2002年分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圖書館館長,中國李白研究會理事。學術著作有《李白的人格與風格》、《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盛唐禪宗文化與詩佛王維》、《盛唐文學的文化透視》、《笑傲人生(李白的人格與風格)》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2002年7月獲陜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陜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年獲陜西省教育廳頒發的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9月獲陜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陜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汪聚應: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俠風與文學》。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俠風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霍松林作序。獲2008年7月甘肅省高校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獲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1fd937dd3d3b8933.jpg)
《唐代俠風與文學》
個人簡介:汪聚應(1966- ):甘肅秦安人。1989年獲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1997年獲杭州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天水師范學院二級教授,副院長、黨委委員。兼任中國古代文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唐文化研究所所長。西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語言文字工作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庫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天水市高中新課程改革指導委員會委員等,天水市秦城區第五屆人大代表、天水市青年聯合會委員。學術著作有《唐人豪俠小說輯校》、《唐代文學與隴右文化》(主編)等;發表學術論文近五十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省級教學名師、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拔尖人才。
田耕宇: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元和到元祐文學的創新與建構》。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論元和至元祐年間文學的創新與建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5期;《中唐至北宋文學轉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1014843f7f3ed4a9.jpg)
《中唐至北宋文學轉型研究》
個人簡介:田耕宇(1955- ):四川雅安人。1987年、2002年先后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專業碩士點領銜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教學質量管理中心主任兼任教務處副處長。學術專著有《唐宋變革視域下的中唐文學家傳記》、《唐音余韻——晚唐詩研究》、《書生的剛柔》、《慧皎大師傳》、《實叉難陀大師傳》等;參加國家古籍整理委員會、五涼古籍整理中心重點課題《中國西南文獻叢書》之文學專題《西南文學文獻》的主編工作;發表學術論文近五十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其系列論文《晚唐意境論》、《論晚唐感傷詩產生的文化背景》、《深沉的反思意識——晚唐詩歌特色之一略論》、《苦悶、沉思、求索——中國封建文藝在晚唐五代的新走向》、《論晚唐懷古詩終極關懷的形成及審美表現》等,對晚唐詩歌風貌和發展規律進行綜合探討,是八十年代來晚唐詩研究的代表性作品。
2003年第十四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劉生良: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莊子文學研究》,獲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鵬翔無疆——〈莊子〉文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2006年10月第三次印刷,霍松林作序。獲陜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著作一等獎和陜西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三等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dc1e00d0debe5370.jpg)
《鵬翔無疆——〈莊子〉文學研究》
個人簡介:劉生良(1957- ):1982年獲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同時到商洛師專任教,曾任教研組長、系副主任等職。1989年獲安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詩經學會理事,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師范大學教學督導、教育碩士學位評定委會委員、首屆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教師實驗班項目主任,文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督導組組長,教育部項目和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學術著作有《楚辭著作提要》等;參編《詩經楚辭鑒賞辭典》等10多種;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多次獲省部級獎勵。獲第十一屆(2018)陜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高一農: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漢賦專題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專著《漢賦研究》(即將出版);《漢大賦衰變探微》文史哲2001第3期;《兩漢都邑賦述論》文學遺產2002第11期;賦體文學研究綜述》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年鑒2004第1期;《漢賦女性角色的文化意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第1期;《漢賦與西域》第三屆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項楚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9.7;《建安賦的審美異趣》人文雜志2007.7;《賦體形成考論》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7;《東漢都邑賦之崛起及結構特征》唐都學刊2006.11;《賦體文學研究綜述》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年鑒2004.1;《兩漢都邑賦述論》文學遺產2002.11;所主持項目《漢賦專題研究》2009年6月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個人簡介:高一農(1966- ):西安市人。1988年、1999年分獲陜西師大中文系學士、碩士學位,2003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編有《史記研究資料萃編》;在《文學遺產》、《文史哲》、《光明日報》等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一項,省部級項目二項,參加國家級社科重大項目一項。
張振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建安文人的文學活動與文學觀念》。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建安文人的文學活動與文學觀念》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3bbafb6ffb8472a3.jpg)
《建安文人的文學活動與文學觀念》
個人簡介:張振龍(1966- ):山東人。2003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副院長,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主要從事中古文學、文化史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專著1部,參與撰寫著作2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9篇,獲省級獎勵2項、廳級獎勵8項。主持和參與省級項目4項、廳級項目7項。2003年6被評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2005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2004年第十五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汪祚民: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人民出版社2005,霍松林作序。獲2004-2006年度安徽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著作二等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c1a19ad2118d556e.jpg)
《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
個人簡介:汪祚民(1965- ):安徽省太湖縣人。1986年、1989年分獲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學位、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2004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安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院長、古代文學二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文藝學古代文論方向帶頭人,兼任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編審、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教育示范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成員,中國詩經學會會員,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理事。先后在《文獻》、《光明日報》、《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東方叢刊》等多種雜志上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近40余篇;合作校點的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榮獲全國古籍優秀圖書二等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安徽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參與各級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多項。
郭海文: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五代女性詩歌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從〈四庫全書〉內詩文評著作看唐五代女性詩歌創作》東方人文學志2005年第4卷第4期;《唐五代女性詩歌的傳播方式》《中國女性主義》2006;《試論唐代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武則天詩歌研究》《乾陵文化研究(三)》三秦出版社2007;《20世紀中國女性美演變的文化闡釋》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8年1期;《唐代公主的婚姻禮儀》社會科學評論2009年3期;《性別視角下的女子與戰爭》2005年第九屆世界女性學大會,韓國·漢城梨花女子大學;《試論唐代母親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及作用》,第二屆全球婦女聯盟國際學術會議,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城大學,2006年5月。
![](/Files259/BeyondPic/2020-6/3/2006031508b0e5cec05711132c.jpg)
《高貴與卑微——大唐公主命運圖譜》
個人簡介:郭海文(1965- ):女。2004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學術著作有《高貴與卑微——大唐公主命運圖譜》;曾在《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