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門碩博士英才錄(1)
霍有光
霍松林(1921-2017)先生,198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請為第二屆學科評議組組員,參與全國博士學位點的評審工作。1991年任期屆滿,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發了“向建立與完善中國學位制度做出貢獻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的銅牌,“霍松林同志:1985~1991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特此紀念”。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6c042807a0eb67f4.jpg)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發的銅牌
1979年秋,霍先生開始招收首屆碩士研究生,自此先后培養了碩士19人。1987年開始招收首屆博士研究生,自此先后培養了博士58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文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孟子曾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的三大快樂之一。數十年來,這些畢業的學生,自稱霍門弟子,在國內教育、科研及其他領域,成為了各自單位、部門或研究領域的佼佼者,真可謂是“英才”。霍先生曾有詩云:“樂育英才渾忘我,秾桃艷李競芬芳”(《九十自壽》);“老師今老矣,看汝播芬芳”(《贈鐘明善教授》)。茲將霍門歷屆英才整理編纂成文,以示對霍先生的紀念。
1981年首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楊恩成: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駱賓王研究》。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駱賓王生卒年考辨》人文雜志》1981年第2期;《初唐邊塞詩的時代特征》陜西師大學報1985年第3期。
個人簡介:楊恩成(1944- ),回族,陜西長安人。1968年畢業于蘭州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任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圖書館館長。編著有《一詞一畫》等。
馬歌東: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白居易寓言詩初探》。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白居易寓言詩初探》;《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日本白居易研究論文文選》(三秦出版社1995)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fe3ad8119f5424dd.jpg)
《日本白居易研究論文文選》
個人簡介:馬歌東(1944- ),原名馬德懋,民權縣人。1967年畢業于西北大學,1981年獲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任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日本漢詩三百首》、《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等。
張學忠: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岑參詩歌研究》。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試論岑參七言古詩的藝術風格》陜西師大學報1981年第2期;《唐代詩歌藝術管窺》陜西師大出版社1999。
個人簡介:張學忠(1944- ),字庸之,號玄圃,河南西平縣人。1981年獲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曾任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文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與書法》碩士生導師。參編高校統編教材《書法教程》獲國家教委95年度優秀教材二等獎。2005年獲05年度《藝術人生》編輯部百名之一“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楊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王維詩文系年》。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王維詩文系年》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王維受偽職史實甄別》鐵道師院學報1990第4期;《元稹集編年箋注》三秦出版2002,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d2d2cb7ce971ee01.jpg)
《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
個人簡介:楊軍(1944- ),陜西藍田人,1968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到蘇州鐵道師院任教。現任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獲蘇州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蘇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古籍整理圖書獎二等獎。與周相錄教授合作編纂《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元稹資料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發表學術論文40篇。1999年榮獲江蘇省普通高校“紅杉樹”園丁獎銀獎。
康正果: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韓偓〈香奩集〉》。
個人簡介:康正果,陜西長安縣人,1979年考入陜西師范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曾執教西安交大,1994年移居美國,曾任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
1987年第二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此屆研究生是1984年入學的,共10人,他們是:李延年,戴憲生,單書安,魏崇新,張志江,尚永亮,徐子方,傅紹良,吳言生,田耕宇。1987年畢業時,霍先生專門為10為研究生揮毫潑墨,撰書絕句條幅:“十全十美古猶稀,萬里前程各奮蹄。莫忘同窗無限樂,弦歌三載杏園西。”其中,后面五位又先后考取了霍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待后文述。前五位考取了國內其他專家的博士生或就業,故在此先作介紹。
李延年:學位論文題目未詳。可能與碩士論文題目研究相關的成果是《題材創新與題材融合的和諧統一——論<歧路燈>中的公案片斷與案情故事》河北師范大學學1998-10-05。
個人簡介:李延年(1949- ),甘肅省蘭州市人,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7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考入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師從陳美林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另參編學術著作近10部,如《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著提要》、《明清小說觀止》等。
戴憲生:學位論文題目未詳。可能與碩士論文題目研究相關的成果是《趙孟頫仕元略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05-01。
個人簡介:戴憲生(1958- ):四川渠縣人。1987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博士學位。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經濟學博士后。博士論文《中國農業與證券市場》是中國第一部論述農業與資本市場關系的專著;其參與撰寫的《2003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獲得第十一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研究獎。發表論著、論文十余部(篇)。曾任四川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講師。之后,歷任高級經濟師,第九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全國青聯)委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新疆聯合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運營部副總經理,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昆侖信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天津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海峽能源有限公司(香港)董事、總裁,2008年5月霍先生曾賦詩《贈憲生》:“長安苦學筆生花,卓異才情我暗夸。大愿初酬鵬展翼,能源博采報國家。”
單書安:學位論文題目未詳。可能與碩士論文題目研究相關的成果是《張炎詞論淺議》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7-05-01;《元白新樂府與漢樂府聯系的再認識》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10-01。
個人簡介:單書安(1963- ):1987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歷任江蘇省華僑事務辦公室科員,江蘇省委統戰部五處處長,省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論文有《樂府文學研究的開啟——淺議劉勰的樂府論》江蘇省會科學1993年第5期等。
魏崇新:學位論文題目未詳。可能與碩士論文題目研究相關的成果是《試談杜麗娘的心理機制》名作欣賞1986-06-30;《<金瓶梅>藝術簡論》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9-03-02。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c27fd5a858cc26ce.jpg)
中國歷代筆記小說故事叢書:明代卷
個人簡介:魏崇新(1960- ),江蘇省豐縣人。1987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獲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常委。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著作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觀》、《明代文學史話》、《明清小說觀止》、《比較文學視閾中的中國古典文學》等多種;發表論文上百篇。
張志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明清英雄傳奇尚武傾向初探》(1987年3月)。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試論明清英雄傳奇的美學特質》《甘肅社會科學》1991年第3期;《也談白樸拒薦之因——對<試論白樸拒仕元朝之因>的質疑》中州學刊,1987-08-29。
個人簡介:張志江(1951- ),河南省林州市。1987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歷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山西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山西省關公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著作有:《萬家散曲》、《萬家戲劇》、《萬家辭賦》、《小品》、《詩趣》、《中國古代傳記名篇選讀》、《中國古代游記名篇選讀》、《中國古代書信名篇選讀》、《中國古代題記名篇選讀》、《關公》等。
1992年第三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此屆研究生共招收了3人,其中杜曉勤考上北大的研究生,馬茂軍考上霍先生的研究生,霍文星畢業后去向不明。這里僅介紹杜曉勤。
杜曉勤: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論杜甫的文化心態》。與碩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柳宗元音樂審美觀試探》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04-02;《開天詩人對杜詩接受問題考論》文學遺產1991-08-10;《論杜甫后期的悲劇心態》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07-02。
個人簡介:杜曉勤(1967- ),江蘇如皋人。1992年獲陜西師大文學碩士學位。1995年畢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學研究》、《唐代文學研究》等刊物編委。專著有《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隋唐五代文學研究》(上、下卷)、《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等著作10余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專題論文50余篇。曾榮獲“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暨‘十佳教師’慈竹獎”、“北京高校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文科A組一等獎”、“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全國優秀教育圖書獎”、“第七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北京大學杰出青年人文學者獎”等獎項。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990年第一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1990年7月,霍先生首屆博士研究生畢業,共3人。在他們赴工作崗位之前,霍先生揮毫賦詩為贈:“斯文重振邁前修,哲士寧忘黎庶憂?九曲黃河通大海,瀛寰放眼看潮流。”這三位博士是:
尚永亮: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元和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元和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b6fe573dbc677faa.jpg)
《元和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
個人簡介:尚永亮(1956-),1987年、1990年先后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祖籍河南,長于西安。武漢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院長。1982年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曾先后赴北京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早稻田大學、德國特立爾大學、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臺灣大學、臺灣師范大學、中央大學、銘傳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高校進行學術訪問和講學。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柳宗元研究學會會長、中華詩教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屈原學會副會長,以及海內外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漢唐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已出版《生命在西風中騷動——中國古代文人與自然之秋的雙向考察》,《十年生死兩茫茫——古代悼亡詩百首譯析》,《李白詩歌鑒賞》,《唐詩觀止》,《莊騷傳播接受史綜論》,《唐代文人的精神風貌》,《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唐代詩學》,《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唐詩藝術講演錄》,《中唐元和詩歌傳播接受史的文化學考察》等專著、合著、譯著20部,主編教材及叢書多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譯文180余篇,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及在研科研項目多項。有10余項成果獲省部級學術獎。曾榮獲五個一人才、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獎勵和稱號。
鄧小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07c5efd568963def.jpg)
《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
個人簡介:鄧小軍:(1951- ),成都人。1982年獲西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1990-1997年為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97年以來為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杜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柳宗元研究會副會長、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3-2004年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尤著重于陶淵明研究、杜甫研究研究特色、詩史互證、詩歌思想與藝術研究等。主要著作有《儒家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邏輯結合》、《詩史釋證》等,發表論文上百篇。2000年6月獲首都師大中文系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榮譽證書,2000年9月獲首都師范大學紅燭禮贊——教書育人優秀教師榮譽證書。
程瑞釗: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汪元量及其詩歌之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汪元量及其詩歌之研究》巴蜀書社1997。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1fb488adb7c7adfe.jpg)
《陳堯佐詩輯佚注析》
個人簡介:程瑞釗(1949-2004):四川人,1990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西華師范(原南充師范學院)大學中文系教授。曾謀劃“自辦大學”。不幸英年早逝。合著有《陳堯佐詩輯佚注析》(霍松林題寫書名),《諸子百家金言辭典》等。
1992年第三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陳桐生: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38adc53d18b5566f.jpg)
《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
個人簡介:陳桐生(1955- ):安徽桐城人,1992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博士生導師現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文學院二級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國學,先后在海內外出版《史記與今古文經學》、《史記名篇述論稿》、《史記與詩經》、《儒家經傳文化與史記》、《史魂——司馬遷傳》、《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楚辭與中國文化》、《戰國文人心態史》、《孔子詩論研究》、《禮化詩學》、《曾子·子思子》、《經學與中國古代文學》、《七十子后學散文研究》、《論語十論》等論著,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累計發表學術論著500多萬字。曾獲《文學遺產》2004-2005年度優秀論文獎。1998獲南粵優秀教師稱號。
劉懷榮: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興與詩:古典詩歌功能與特質的原型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dfd3f7221fda82f1.jpg)
《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
個人簡介:劉懷榮(1965- ):山西嵐縣人。1981年至1988年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到青島大學中文系任教,199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從1997年起,先后任中文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文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兼山東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兼任山東省社科獎和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委員,中國詩經學會理事、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東方石化學會會員、中國古文論學會會員,山東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青島市古典文學研究會會長,山東省政協委員等。已出版《中國詩學論稿》、《唐宋元詩詞曲名篇解讀》、《賦比興與中國詩學體系研究》、《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等著作12種,在《文學遺產》、《文史哲》、《社會科學戰線》等刊物發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論文80余篇。2001年被評為山東省高等院校“十五”中青年學術骨干,入選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首屆教學名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批人文社科基地首席專家,曾獲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榮譽稱號及《齊魯晚報》杯十大優秀教師提名獎,三次入選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1993年第四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徐子方: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關漢卿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關漢卿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6b36f35aa853a683.jpg)
《關漢卿研究》
個人簡介:徐子方(1955- ):江蘇灌云人。1993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同年應聘至東南大學文學院任教。曾先后任中國文化系中國文學教研室副主任,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戲曲小說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社會科學論從》副主編等職。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關漢卿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水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理事、江蘇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民盟江蘇省委委員兼文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以及廈門大學、上海同濟大學等校兼職教授等職。學術專著有《千載孤憤》、《元代文人心態史》、《詹天佑傳》、《明雜劇研究》、《明雜劇史》等6部,發表各種學術論文近百篇。曾先后分別獲得江蘇省第五次、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兩次獲得東南大學教學工作優秀二等獎,與人合作獲得江蘇省教改成果一等獎,2002年和2006年連續兩次獲評全國社科學報優秀主編。2008年又先后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和“江蘇省期刊明珠獎”。
孫明君: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c8502cbfad7f9ea0.jpg)
《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
個人簡介:孫明君(1962- ):甘肅靜寧人。1990年、1993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著有《三曹與中國詩史》、《漢魏文學與政治》、《兩晉士族文學研究》、《流霞回風——中國古典詩歌散論》、《昨夜星辰——中國古典詩歌品鑒》等,發表各種學術論文近百篇。曾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中國古代的詠懷詩》。獲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第十一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1994年第五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范子燁: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世說新語〉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世說新語〉研究》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d911bd996c4745f7.jpg)
《〈世說新語〉研究》
個人簡介:范子燁(1964- ):黑龍江省嫩江縣人。1985年獲黑龍江大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黑龍江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國家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2006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文選》學會理事、中國孟浩然研究會理事、中華文學史料學會理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古文學與文化。著作有《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悠然望南山——文化視域中的陶淵明》、《中古文學的文化闡釋》、《春蠶與止酒——互文性視域下的陶淵明詩》、《竹林軒學術隨筆》等,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第一屆勤英文學獎青年學術獎。
張海沙: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佛教禪學與唐代詩歌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6a6a4e01836e83b9.jpg)
《初盛唐佛教禪學與詩歌研究》
個人簡介:張海沙(1957- ):女,湖南益陽人。1986年獲湘潭大學中國古典文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著作有《困境與超越——宋代文人心態》(合著)、《曹溪禪學與詩學》、《佛教五經與唐宋詩學》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在研項目有廣東省十五社科資助項目:《嶺南禪學與詩學》,五經與唐宋文學,唐宋詩學范疇的佛學溯源等。曾獲暨南大學第二屆“十佳授課教師”稱號。
1995年第六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王素美: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元詩發展史》,收入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由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公開發行。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9082c3ba6f021d6c.jpg)
《許衡的理學思想與文學》
個人簡介:王素美(1953- ):女,遼寧盤錦人。1992年獲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的主要課程有:元明清文學、宋元明清詩文研究、宋元明清文化思潮。學術著作有《劉因的理學思想與文學》、《吳澄的理學思想與文學》、《許衡的理學思想與文學》等,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2000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榮獲1999年度河北大學教學工作重要貢獻獎,2005年《劉因的理學思想與文學》獲保定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馬茂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宋代儒學與文學》。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北宋儒學與文學》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8991997b5a2f444a.jpg)
《北宋儒學與文學》
個人簡介:馬茂軍(1966- ):安徽滁州人。199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周必大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所所長,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省宣傳部社科理論十百千省級人才,省教育廳千百十省級人才。專著有《禪門奇僧》、《宋代散文史論》、《唐宋散文研究》、《中國古代散文思想史》、《北宋儒學與文學》、《宋代文人心態史》、《唐宋八大家散文》、《中國古代散文概念發生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曾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大宋名相趙普》。
許文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論陸游英雄主義詩歌的幻想性質》。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論陸游英雄主義詩歌的幻想性質》,載《陜西師大學報》1994年第一期。
個人簡介:許文軍(1966- ):新疆烏魯木齊人。1995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陜西師大外語學院教授。論文有《論陸游在南鄭》等。
1996年第七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史小軍: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明代七子派及其文學復古運動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b98f23ab8fbb0abb.jpg)
《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
個人簡介:史小軍:(1966- ):陜西岐山人。1985年入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書,相繼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博士畢業后即到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至今。任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暨南大學圖書館館長。著作有《金瓶梅版本知見錄》、《醒世姻緣傳校注》等,發表論文四十多篇。負責編輯出版《嶺南文化書系》(30種)、《少兒國學讀本》(7種),《人文學叢書》(35種)等多種叢書共百余種。
1997年第八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劉鋒燾: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金詞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金前期詞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c42238c673111114.jpg)
《金前期詞研究》
個人簡介:劉鋒燾:(1964- ):陜西人。1986年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1989年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畢業,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年鑒》執行主編。兼任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杜甫研究會理事,中國遼金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著作有《宋金詞論稿》、《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等,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主編與參編圖書數十種。獲多項省部級獎。
祝菊賢: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魏晉南北朝詩歌意象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魏晉南朝詩歌意象論》陜西師大出版社2000,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f5adf07580a0455d.jpg)
《魏晉南朝詩歌意象論》
個人簡介:祝菊賢:(1956- ):女,陜西乾縣人。1982年陜西師大中文系畢業,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對外漢語教學系主任。曾赴韓國放送大學講學。主要著作有:《藝術的審美情感與形式》、《詩歌的美學闡釋》、《藝術概論》、《中國古代美學簡史》等,發表論文數十篇。承擔了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儒家樂教思想的精神價值和現代意義》、省教育廳資助的《西部藝術教育書稿》等5個科學研究項目。
聶永華: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初唐宮廷詩風流變考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初唐宮廷詩風流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26c190fe487113d5.jpg)
《初唐宮廷詩風流變考論》
個人簡介:聶永華:(1962- ):河南省鎮平縣人。1993年河南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鄭州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現為天津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中華萬家書·萬家筆記》、《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國散文研究學術史》等,發表論文四十余篇。成果獲多次省部級獎。
白政民: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黃庭堅詩歌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黃庭堅詩歌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673c3ed6762addd8.jpg)
《黃庭堅詩歌研究》
個人簡介:白政民:(1968- ):陜西西安市人,1994年寧夏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咸陽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學院第一屆學術帶頭人。曾在寧夏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任教。1999年評為副教授,同年被聘為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文論多篇。專著《黃庭堅詩歌研究》榮獲寧夏第八屆社會科學著作獎三等獎。
張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帝王文化與西漢文學》。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人民出版社2004。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7bc638f7a3f1e2d9.jpg)
《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
個人簡介:張強:(1956- ):江蘇沭陽人。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任淮陰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副院長。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333”跨世紀人才工程人選,同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兼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文學年鑒》編委、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史記》學會副會長、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中國人文社科學報理事、淮安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等。著作有《司馬遷與宗教神話》、《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桑文化原論》、《人與自然的對話》、《揚雄傳》、《僧肇大師傳》、《宇宙的寂寞》等十多部,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余篇。曾多次主持并完成省部級以上的課題,多次獲省部級獎。
王承丹: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公安派論》。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公安派孕育期探析》《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4期;《公安派衰微原因再探》《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期。
個人簡介:王承丹:(1965- ):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人。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1年任教于曲阜師范大學、遠東工商外語大學,1998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任碩士生導師,曾獲校優秀教師稱號。2001年至今,在廈門大學中文系任教,2003年2月,入武漢大學文學院,從事貶謫文化與文學的博士后課題研究。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和廈門大學的共同資助,在美國從事“孔子《論語》在英語世界”課題研究,應邀為當地學生(研究生)講授與孔子、老子等相關的課程,校對《論語》。2010年9月至11月,受歐盟伊拉斯謨項目資助,赴波蘭華沙大學合作研究“孔子《論語》在西方世界”項目,舉辦“中國視角下的歐洲”講座,參加“中國及其鄰國”學術會議。學術專著有《明代詩文綜論》、《盛世文豪——司馬相如傳》等,發表論文30余篇。
任海天: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題目是《晚唐詩風研究》。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成果是:《晚唐詩風》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霍松林作序。
![](/Files259/BeyondPic/2020-6/1/200601173331884388e801f8e9.jpg)
《晚唐詩風》
個人簡介:任海天:(1970-2016):哈爾濱市人。1997年獲陜西師大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歷任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大學出版社總編輯,黑龍江大學教育雜志社社長、總編,省政協十屆、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十一屆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理論研究會理事、民進黑龍江省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出版與傳媒委員會主任,黑龍江大學民進支部主任委員。先后獲得“黑龍江大學十佳青年教師”、“黑龍江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獎,連續三次獲得黑龍江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獲2007年省“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獎,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著作有《韋莊研究》、《鴻篇巨制》等,論文有《韋莊寓居虢州考論》、《傷悼與反思:晚唐詠史詩的焦點指向》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