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伏羲祭典搭臺 文化研究不斷創新
伏羲文化旅游節成為天水的美麗名片
杜松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2f2b3477689baa54.jpg)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集中體現了國家和民族品格、文化的力量,深化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團結人民、推動發展的精神支撐。華夏各民族共同創造、傳承了伏羲文化。伏羲文化綿延博廣、海納百川,是千百年來哺育、滋養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家園和營養寶庫之一。
公祭活動古已有之,是感念祖先的一種形式。《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天水公祭伏羲歷史悠久,自春秋時期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天水伏羲廟在明代就被確定為國祭,由禮部頒降《太昊廟祭文》,并責成甘肅巡按御史與秦州知州主持制禮作樂。民間的祭祀活動除特殊歲月一直綿綿不絕。1988年天水恢復政府主持的公祭活動,迄今30屆(因汶川地震及恢復建設中斷二屆),前17屆為市祭,從2005年開始升格為省祭,已進行12屆。我作為伏羲節慶組委會常務副主任、主任主持了2005年和2006年兩屆節會的籌備組織工作。時間雖然過去了十五、六年,但回憶往事仍歷歷在目。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6d01701a190ec9ac.jpg)
(2005年伏羲公祭大典資料圖片)
2005年伏羲公祭大典,不同于以往16屆祭典。是由市祭改為省祭的首次公祭典禮。以伏羲公祭和天水建市二十周年慶祝活動為主體活動,還安排了第二屆中華伏羲文化研討會,海峽兩岸文化聯誼活動,西北區域旅游開發論壇,百家都市晚報“羲皇故里”采風、建市二十周年科技成果展、東部人才市場大型交流會,天水旅游推介會、經貿洽談會、天水旅游商品展,慶祝建市二十周年焰火晚會、產品展示展銷等40多項活動。這次公祭規格之高、規模之大、活動之多前所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省上四大班子及各廳局領導和全省其它13個市州領導、港澳臺同胞代表、研究伏羲的專家、天水友好城市、經濟協作、文化交流城市代表和境內外新聞記者約10000人參加了公祭活動。省政協主席仲兆隆主持公祭大典,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徐守盛恭讀祭文。國內和港澳50多家主要媒體對節會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報道,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國際頻道和新聞頻道進行集中報道。7月3日公祭當天,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新聞頻道播出了公祭伏羲的新聞消息,據統計,海內外媒體先后共發節會報道稿件130多篇,極大地提高了伏羲祭典和天水的知名度。
節慶文化活動突出了廣泛性和群眾性的特點,明星演唱會、秦腔名家演唱會,建市二十周年焰火晚會、各類藝術品展、體育賽事異彩粉呈,為廣大市民呈現了豐盛的文化大餐。建市成就展、科技成果展、各類商品、名優產成果、地方名優新產品、天水地方風味餐飲展等琳瑯滿目,銷售額過億元。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9e7ba129a2330064.jpg)
(2005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資料圖片)
2005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暨慶天水市建市二十周年活動的成功舉辦,提升了天水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擴大了伏羲文化的影響和認同,為招商引資、發展旅游業創造了輿論環境和社會條件,鼓舞了民氣、增強了全市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信心和積極性。當年年底,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被國家節慶協會授予“國內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會活動”稱號。2006年初,天水市被節慶中華協作理事會吸收為理事單位。2006年4月在全國首屆節慶產業評選活動中,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入選2005年度全國節慶50強,天水市與杭州、青島、大連等城市一道榮膺2005年度十大節慶城市。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5163b9806491558e.jpg)
(2006年5月27日上午,2006 (丙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副省長李膺出席新聞發布會并致辭;天水市人民政府市長張廣智向到會的各路記者介紹了天水基本市情;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組委會主任杜松奇致新聞發布詞。)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36e5ce1daca274a5.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2006年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于7月3日至5日隆重舉辦。本次節會以“弘揚伏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展示隴右文明、建設和諧天水”為宗旨,突出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隴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舉辦杜甫隴右詩(意)書畫作品展、全國百名書畫家作品展暨拍賣活動,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2006年工作會議暨全國百名書畫家采風活動,天水市第二屆大型集報精品暨“文革”藏品展,舉辦明星演唱會、秦腔名家演唱會,舉辦全國甲A女子籃球四強爭霸賽、中國CBO業余籃球聯賽、象棋名手賽和天水伏羲武術邀請賽,甘肅省學術年會,中國四大石窟羲皇故里旅游推介、絲綢之路區域旅游經濟合作發展論壇,舉行了人才交流、項目洽談、勞務洽談等一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了天水裝備、電子電器、勞務輸出基地的優勢,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公祭活動由省人民政府和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參加了公祭活動。臺灣兩岸和平發展研究會、原住民代表和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挪威、西班牙、牙買加等國的80位外賓也參加了公祭活動。此前在深圳、北京人民大會堂、蘭州分別召開了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廣泛邀請中央、港、澳、臺等多方新聞媒體參加。中央電視臺、甘肅省電視臺對整個公祭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錄制,多家媒體的200多名記者聚焦天水,共計發稿154篇,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節會期間,共舉行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3場 ,簽約項目120項,投資總額32億元,引進資金30.5億元。同時,積極吸收先進的辦節理念,規范辦節,市場化運作、以人為本、娛樂百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充分享受到節會帶來的實惠和喜悅,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節會給整個城市所帶來的變化,形成了內外結合、全民參與、社會關注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擴大了節會影響力。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ceb9418cee9e0f18.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2006年4月初,我正在下鄉調研,聽北京朋友傳來消息,甘肅省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被零錄。省有關部門指示我市上報的脊獸、道教音樂等三項都未入選,而河南周口伏羲祭祀卻進入。我即連夜與文化局長蘇定武等趕往北京,一下車直接去了文化部。經多方奔走,先后給副部長、司長副司長反復溝通匯報,據理力爭,終于答應將我們的伏羲公祭大典與河南周口的一起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繼2002年12月在北京成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后又一個重大成果,對天水將伏羲文化推向全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d032ff72f831369c.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天水在恢復伏羲祭祀的同時就重視天水伏羲文化的發掘與研究。2001年設立了伏羲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2月,在國務院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國家民政部批準,國家一級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在北京成立。先后召開了四次國際性伏羲文化研討會,加強對伏羲文化遺址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伏羲文化的研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路,產生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有力地支撐了公祭大典與羲皇故里地位的鞏固與提升。2006年6月,太昊伏羲祭典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國務院正式公布。至此,天水伏羲大典奠定了在全國各地祭祖活動中的特殊地位。伏羲文化旅游節也成為天水獨有的美麗名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7755.JPG)
(2006年7月3日上午9:50 伏羲大典開始,10時左右天水的天空出現彩虹。)
最后,我用七年前出版的《伏羲文化研究》一書中的一段話作結:歷史記載和研究表明,伏羲氏族發源于渭河上游的天水一帶,繁衍生活于黃河中下游及中國的西北、中原、西南、東北等許多廣大的地區。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伏羲氏族活動的足跡。伏羲不僅是漢族的人文始祖,而且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各族人民對伏羲的崇敬和禮贊成為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現象,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強大支柱。作為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生生不息,與時俱進的精神特質,塑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面貌,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品質之一,也是聯系全球中華兒女的文化紐帶和精神基因。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a94c865e89a18b10.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94216eb6cf0c9710.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dd080aa797d340fa.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976265245c12b18b.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c9499825902b23d3.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19061820195be368741c663cc2.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7884.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7823.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7840.JPG)
(2006年伏羲大典資料圖片)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7947.jpg)
(2006年“天慶之夜”明星演唱會7月3日晚在南山體育場舉行)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0072.JPG)
(陳慧琳)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0006.jpg)
(東方歌舞團)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0614.jpg)
(東方歌舞團)
![](/Files257/BeyondPic/2019-6/18/0963.JPG)
(2006年“天慶之夜”明星演唱會7月3日晚在南山體育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