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27682fd054b804e54d.jpg)
位于天水市麥積區城區15公里的甘泉鎮玉蘭村的太平寺 因有一汪甘冽的清泉又名甘泉寺 此泉旱不竭,冬不枯,甘美聞名古今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時曾飲此泉的水并寫下:“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的詩篇贊美此泉水。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05306570bc3b399c1.jpg)
(雙玉蘭堂)
![](/Files257/BeyondPic/2019-4/2/9235_201903291650551PlQO.jpg)
在詩仙李白的故鄉,杜甫在寓居的三個月里,共寫下了近百首詩作記錄他的見聞和感想,《秦州雜詩 》與詩圣杜甫給天水留下了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給天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文化色彩。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4805e52224d8d63ba.jpg)
相傳在北宋初年為紀念杜甫旅居天水,為表達人們的懷念之情,有人在“太平寺”里栽種了兩棵玉蘭樹。兩棵玉蘭樹相距5米,樹高達20多米,因花朵均為雙瓣稱雙玉蘭,俗名“雙玉蘭”。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8ae1dce0d127d2bb0.jpg)
“雙玉蘭”其花色一白一紫,南邊的一棵開白花,樹枝蒼勁曲折,宛若盤龍;北邊的一棵開紫花,樹枝清秀矗立。兩棵古樹猶如白衣相公與紫衣佳人一樣,千百年來親密依偎,笑看古今。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87b82e3b3237e4e82.jpg)
“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贈君。” 人們常把玉蘭花與比翼鳥相比擬 象征著純潔的愛情 他們潔如仙露,清如水月,攜手走過1200年的歲月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44552a29802f1e855a.jpg)
甘肅省首任政府主席鄧寶珊,時常關注家鄉的玉蘭樹并題詞“萬丈光芒傳老杜,雙柯磊落得芳蘭”。后來,他把玉蘭樹的神奇介紹給時年90多歲的國畫大師齊白石。1954年,齊白石老人在95歲高齡時,應邀題寫了蒼勁有力、大氣磅礴的“雙玉蘭堂”,今天還掛在玉蘭樹后的大殿上。從此,“太平寺”更名為“雙玉蘭堂” 。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88c7499ebede22796.jpg)
從詩圣到國畫大師 從太平寺到雙玉蘭堂 甘泉甜冽如初 中華文明數千年來一脈傳承如斯
![](/Files257/BeyondPic/2019-4/2/19040117385ac122f8fe208a75.jpg)
雙玉蘭花開又一年 它們有故事與你分享
![](/Files257/BeyondPic/2019-4/2/9235_201903291651335A2w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