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線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報道】
耗資四億橡皮筑壩 甘肅天水“民心工程”遭質疑
法制日報2006年10月30日報道
甘肅省天水市藉河治理工程被當地政府定為“民心工程”,工程在開工前就全面完成了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所規定的各項法定手續,并得到絕大多數市民的擁護。但隨著工程藍圖實現在即,部分市民表示出擔憂:“一旦橡皮壩出了問題,70萬立方米的蓄水在洪水期下泄,后果將不堪設想。”
“圓明園防滲工程叫停第一人”張正春和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鄭本法,在對天水市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進行為期一周的考察后,聯合對該工程提出了諸多質疑。
藉河治理工程審批過程
2003年11月,天水市建設局、市城投公司委托水利部陜西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完成了《秦州區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規劃方案》。不足一個月,天水市規劃委原則通過。
2004年10月,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15位專家,原則同意對藉河城區段采用二槽方案和五級庫區的總體布置方案,認為能滿足城市50年一遇的防洪安全需要。
2004年12月1日,天水市環保局批準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12月18日,市建設局邀請水利部有關專家對該工程初步設計進行了初審,認為方案可行。
2005年8月16日,甘肅省建設廳批準了《藉河城區段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施工圖設計》。同年8月18日,天水市規劃局頒發了該工程建設規劃批準書。10月29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蓄水大壩是橡皮做的,一個橡皮壩造價近百萬元,重達二十余噸,四十多人牽著一個角,都難以拖動。”最近,甘肅省天水市投資4億元的“藉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一期即將竣工,其浩大的橡皮壩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很快就要發揮充水蓄水作用,形成“五湖相連”之美景。不少過路人駐足圍觀,并為當地媒體和市民熱議。
得名于“天河注水”傳說的天水市,因傳華夏始祖伏羲氏誕生于此,被譽為“羲皇故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穿城而過的母親河藉河,曾經孕育了2600多年的古城文明,是條名副其實的“歷史長河”,她一直扮演著當地生態調控樞紐等諸多重要角色。
天水藉河治理工程被當地政府定為“民心工程”,從去年10月29日開工時起,一場關于歷史文化名城古城風貌保護、城市防洪安全等的爭議便產生了。10月25日至29日,在工程開工一周年的日子里,記者對這一工程的前前后后進行了詳細調查。
專家質疑
“脫胎換骨”帶來防汛和生態危機
據了解,早在5月底,藉河整治工程施工如火如荼之時,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圓明園防滲工程叫停第一人”張正春和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鄭本法,在對天水市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進行為期一周的考察后,聯合對該工程提出了諸多質疑。
“這項耗資巨大的建設工程,其功利性遠遠超過了公益性。”鄭本法認為,工程的實施是以“疏浚河道”名義進行的,所謂“疏浚”,是指“清除淤塞或挖深河槽使水流通暢”,本應把防汛抗洪的功能放在首位。然而,這項工程把大量鋼筋、水泥、石塊往河道里填,并在河道中間筑起一堵高4米、長3000多米的巨型水泥“中隔墻”,這是防汛抗洪之大忌。“據說這項工程設計能防止50年不遇的洪水,那么,更大的洪水一旦到來,其后果將不堪設想。”
張正春教授從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方面表示出擔憂。他認為,這項工程以完全防滲和整體硬化的措施,把一條寬闊古老的天然河道改造成極其狹窄的人工渠和現代化的大型水上娛樂設施,致使自然河流的生態功能大大損毀。“自然生態環境變成現代人為工程,自然河流的生態功能蕩然無存。工程嚴重威脅著水生物的棲息,致使生物的多樣性銳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自然新陳代謝和抗災防災的能力弱化,破壞了藉河作為天水市的生態命脈和文化靈氣,降低了其歷史意義和自然價值,導致城市的生態安全岌岌可危。”
記者調查
“民心工程”憧憬之中含隱憂
“河道馬上就要蓄水了,趕緊來揀一些黃河石收藏,一旦水蓄滿,這里就全被淹沒了。”10月25日中午,天水市民馬先生在藉河坑坑洼洼的河道內細心地搜尋著,在他旁邊的就是那條高4米、長3000多米的石頭水泥“中隔墻”。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巨型“中隔墻”已將原本寬闊的河道一分為二。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原河道總寬180米,分隔后泄洪區寬為60米,剩余的120米為蓄水區,將用5道橡膠壩蓄水,形成5個相互串聯的人工湖,游人可在碧波蕩漾的湖水里游泳、劃船。
在靠近一座橋的地方,正在修建的橡膠壩,引來了大批市民的圍觀。市民李先生贊嘆說,枯水期充水蓄水,汛期排水行洪,橡膠大壩真是“神奇”。年逾古稀的陳老漢聽說橡膠大壩就要充水,專程從幾十里外的家中趕來觀看。
據當地長者回憶,歷史上藉河水量充沛、清水長流。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及氣候的變化,水量日減,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污染日益嚴重,藉河河道雜草叢生、污水橫流。但由于市內再無其他河流,藉河兩岸仍然是市民們鍛煉、休閑的主要場所。
“藉河無河,天水無水”的現狀,激起很多市民向往傳說中“天河注水”的美景。因而當藉河治理工程提出以后,得到絕大多數市民的擁護。但隨著工程藍圖實現在即,部分市民表示出擔憂:“藉河流域一遇暴雨,泥沙俱下,橡皮大壩能否經受住考驗?一旦橡皮壩出了問題,70萬立方米的蓄水在洪水期下泄,后果將不堪設想。”
目前,一期工程已到收尾階段,南北兩岸河堤加固和道路拓寬工程正在緊張施工,蓄水區預計于今年年底開始蓄水。
政府回應
工程經層層論證體現三大公益
“我們的工程在開工前就全面完成了國家基本建設程序所規定的各項法定手續,完全具備開工條件。”藉河治理工程項目法人、天水市城投公司總經理、市建設局局長趙建強頗為自信。
在天水市城投公司城市開發部提供的兩本厚厚的資料上,記者看到了該工程各項法定手續的審批原件。
“藉河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河道蓄水、河道疏浚、道路拓寬、污水截流和景觀工程。”趙建強說,該工程效益主要體現在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聯動增值效益三方面。
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綠化城市、美化環境、為市民提供優美的休閑娛樂場所,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在生態方面,將最大可能地美化市容、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和土壤,還可以減弱噪聲、降低灰塵以及為居民提供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娛樂健身場所。
“工程建成后,城區沿河兩岸的土地將有一定增值。特別是其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優美的城市景觀,極大地提高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并對經濟的發展產生聯動效應。”事實上,雖然河道還未蓄水,但沿河兩岸及周邊區域的房地產卻早已悄然升值,一些地方的房產價格已直逼蘭州市的黃金地段。
觀點碰撞
短期公益怎抵生態防洪百年大計
10月29日,記者就藉河生態治理工程再次采訪了張正春教授和鄭本法研究員,他們從工程性質、生態環境、城市品位和防洪能力四個方面,發出了令人深思的質疑:
一問工程性質,是公益還是功利?施工方認為,該工程系社會公益項目,然而耗資巨大的建設工程之真實目的是建設水上樂園,這到底是為公益還是圖功利?
二問生態環境,是保護還是破壞?施工方稱,防滲工程主要是指對堤壩鋪防滲膜,河床仍然是天然的,并非滴水不漏。事實上,防滲工程不僅是在堤壩上,而且在河床上也進行了防滲處理,其區別僅是河床內采用的是石塊、鐵絲和水泥,如此“反生態”、“反自然”的生態整治工程,難道能稱之為保護生態環境?
三問城市品位,是提升還是下降?施工方稱,治理后的藉河更能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可惜,如此這般使藉河“改頭換面”的現代化包裝工程,恰恰破壞了天水市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氛圍,何以體現“歷史文化名城”?
四問防洪能力,是加強還是弱化?在河道中間建巨型的水泥石墻蓄水,嚴重違背了防汛行洪的基本原則,即不建永久性建筑物,不建大體量構筑物,不種植高大喬木的三不原則。同時,我國水法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從事影響河勢穩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此外,工程設計據稱能夠防止50年一遇的洪水;那么,更大的洪水到來的可能性就能在設計中被忽略?
今天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4年9月28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4年9月28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4年9月28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4年9月28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2月4日晚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7月19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8月11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6年8月11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6月10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6月10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6月10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6月10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6月10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
▲圖為天水在線無人機2018年10月26日航拍的藉河風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