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科舉史上,把考中第一甲第一、二、三名的進士叫作“鼎甲”,躋身鼎甲,榮耀萬分,由隋唐開科舉至明清,隴右不乏鼎甲,并非空白遺憾。由于史料不足,現在所知的鼎甲狀況僅為歷史真面目之一角,不能認為現在可知的即為歷史之全部。下面就現在能確考者列舉之。
李程,隴西成紀人,字表臣。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丙子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共有三十人。其中有孟郊(《游子吟》至今傳頌)、張仲方等人。主考官為禮部侍郎呂渭。試題為《日五色賦》、《春臺晴望詩》等。李程中狀元后又中宏詞科第一,應有雙狀元之稱。
李肱,隴西成紀人,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丁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共四十人。同榜有李商隱(其《無題》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句名揚海內外)等。主考官為禮部侍郎高鍇。試題為《琴瑟合奏賦》、《霓裳羽衣曲詩》等。
以上兩人為文狀元,且為甘肅今天水人。除以上文狀元外,還有以下武狀元。
李晟,甘肅臨潭人,為唐朝中期武狀元,曾任職至中書令。
張文煥,甘肅寧夏人(今為寧夏自治區,清代甘肅轄今寧夏地域,單獨成省區是后來之事。狀元乃古代現象,當以當時區域言之,才可稱為尊重歷史原貌。如民國時期沖破大學女禁的中國第一人,鄧春蘭,今屬青海,當時稱為甘肅循化,《悠久的甘肅歷史》一書亦按當時歷史原貌收編之)。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辛未科狀元,1713—1722年曾任職云貴總督。該科正主考禮部尚書熊賜履,副主考工部右侍郎王承租。
馬會伯,甘肅寧夏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狀元,曾任職兵部尚書。該科正主考禮部侍郎徐秉義,副主考翰林院侍講學士彭會琪。馬會伯文武全才,深為康熙贊賞。
李顯光,甘肅寧夏人,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壬辰科狀元,曾任總兵(正二品)。該科正主考為內閣學士凌紹雯,副主考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汪漋。
宋如柏,甘肅寧夏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巳科狀元,曾任總兵。該科正主考刑部尚書張廷樞,副主考詹事府少詹事王奕清。除以上文武狀元而外,還有以下文武榜眼、探花。
胡纘宗,字世甫,甘肅天水秦安縣人。明朝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探花。(對爭議胡喜成巳撰文駁之)